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铰接式自卸汽车平顺性仿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开发的重型铰接式自卸汽车,应用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建立了铰接式自卸汽车虚拟样机模型,并进行了随机路面下的平顺性仿真研究,为评价铰接式自卸汽车驾驶员乘坐舒适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制动工况下汽车乘坐舒适性仿真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制动工况对汽车乘坐舒适性影响最为显著这一主观试验结论 ,建立了反映路谱对乘坐舒适性影响的七自由度“制动 -振动”联合模型 .采用Simulink仿真软件包对该数学模型建立了仿真模型 .仿真分析了不同制动力矩和不同路面对乘坐舒适性的影响 ,仿真结果与主观试验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3.
针对轮毂电驱动汽车乘坐舒适性变差及驱动电机的质量问题, 建立了车身与车轮两自由度四分之一车辆 振动系统模型, 通过计算不变点说明乘坐舒适性变差的原因, 并给出驱动电机的质量要求以提高乘坐舒适性, 并用 Simulink 对结果仿真和验证。 结果表明, 频率不变点不会因为弹簧刚度和阻尼系数的改变而改变, 而且频 率不变点所对应的车身加速度对路面输入速度的幅频特性值很接近极大值, 对乘坐舒适性影响很大, 导致轮毂 电驱动汽车乘坐舒适性变差, 并给出驱动电机最适合整车舒适性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汽车行驶的舒适性,以某轿车为研究对象,以1/4车辆模型为例,建立了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采用主要目标函数法对车辆悬架参数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车身垂直方向加速度均方根值减小了60%,汽车乘坐舒适性得到了显著的改善。通过仿真分析比较,证明采用此方法进行悬架参数优化对车辆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的改善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减小车身垂直加速度以及轮胎变形量,从而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稳定性,采用一种基于参考模型的反演控制设计方法,对汽车悬架进行主动减振控制研究。建立了1/4车辆二自由度主动悬架试验台架的动力学模型,并基于天棚-地棚阻尼控制方法建立了一种理想的被动控制悬架系统模型,将其作为后续反演控制设计的参考模型;将路面激励下理想的被动控制悬架系统的输出作为参考信号,基于李雅普诺夫理论设计一种模型参考反演控制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悬架系统的主动减振控制,以此实现对理想被动悬架系统减振性能的逼近;选取一种典型的路面激励形式,对所提出的主动减振控制方法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参考模型的反演控制策略能有效抑制车身垂直运动,减小车身垂直加速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轮胎变形量,改善了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以某款轿车为研究对象,建立12自由度汽车乘坐动力学模型,通过达朗贝尔原理推导动力学方程.首先,采用滤波白噪声法建立路面不平度时域模型,生成的C级路面随机激励高程变化在-0.05~0.05 m范围以内,符合实际路面.然后,在Simulink中建立人-车-路系统仿真模型,对轿车在不同车速下不同位置的人体振动响应进行仿真分析,并进行舒适性评价.最后,进行实车试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在50 km·h-1车速下,所有乘员的主观感受为稍有不舒适;随着车速的增加,前排乘客和驾驶员稍有不舒适的主观感受越来越强,而后排乘客的主观感受由稍有不舒适增加到有些不舒适.  相似文献   

7.
汽车行驶时,由于来自路面不平等因素激起汽车的振动,使乘员处于振动环境之中,振动影响着乘坐舒适性、工作效能和身体健康,因此国外汽车公司对乘坐舒适性的研究都比较重视并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Wagon R 车在世界小型车坛上占有重要一席,它的平顺性设计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准,本文旨在通过分析Wagon R的乘坐舒适性,了解汽车乘坐舒适性研究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8.
随着汽车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悬架、制动等系统可以主动调节作用力,使汽车制动舒适性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回顾了车辆乘坐舒适性问题,重点关注在制动工况下的乘坐舒适性。制动舒适性是指车辆在制动时因车辆纵向动力学变化所引起的驾乘人员的不适。从影响因素、控制结构、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乘坐舒适性问题进行了综述和对比分析;悬架系统、制动系统是影响乘坐舒适性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制动过程的解构得出,频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结合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的背景,分析了典型工况下的乘坐舒适性;总结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最后对乘坐舒适性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某型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和路面输入模型,融合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的优点,设计了主动悬架模糊PID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对此控制器进行的仿真结果证明,相对传统的被动悬架,本方法在降低乘员座椅垂直加速度、改善行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方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申小勋 《科技资讯》2012,(30):60-61
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包含了汽车的轮胎,轮胎与路面直接接触的,与汽车悬架一起来缓解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冲击,同时还确保了汽车在形式的过程中的平顺性和在乘坐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舒适性,以及确保车轮与路面的附着性非常的好,这样就提高了汽车的通过性、制动性以及牵引性;可以更好的承受着汽车的总质量,所以说在汽车上轮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让更多的人对轮胎的作用越来越重视。  相似文献   

11.
汽车悬架是汽车车身与车轮间连接的装置,它能够有效减少路面不平坦带来的振动。为了改善汽车行驶时的平顺性和操作系统的稳定性,针对汽车1/4半主动悬架模型,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研究了不同车速及路面等级对控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模糊控制能够减小路面不平坦引起的汽车悬架振动,提高行驶安全性、驾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滤波白噪声路面数学模型在Simulink中建立了D级路面仿真模型,利用Car Sim-Simulink联合仿真方法建立了东风404轮式拖拉机的车辆动力学模型,结合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在车速分别为10、30、50 km/h时的舒适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整车的舒适性有待提高.探索了在Simulink中建立路面模型的方法及利用CarSim-Simulink研究整车舒适性分析的途径,为进一步进行整车动力学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Anti-slip Regulation)与坡道起步辅助系统HAC(Hill-start Assist Control)的集成化系统能降低对驾驶员的操纵技术的要求和驾驶疲劳强度,满足人们对汽车乘坐舒适性,操纵方便性和主动安全性的要求.在Matlab/Simulink及德国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CarMaker建立的虚拟车辆仿真环境下,针对ASR/HAC集成化系统进行了软件在环仿真研究.提出了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PID控制的ASR算法和HAC算法,并采用CarMaker和Simulink联合仿真的方式对ASR/HAC系统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显示汽车的加速性和可操控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汽车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本文对轿车半主动悬架系统进行研究.建立了1/4轿车二自由度悬架数学模型,并推导出悬架动力学方程和状态方程.接着设计出适用于半主动悬架系统的模糊逻辑控制,将该控制策略应用到半主动悬架中,并与被动悬架的车身加速度、轮胎动载荷、悬架动挠度性能指标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半主动悬架系统比传统的被动悬架具有更好的减振性能,同时说明该控制策略的可行,可以有效地提高车辆行驶的平稳性和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15.
张军 《科技信息》2013,(8):278-278
四轮定位技术是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重要保证,随着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四轮定位技术显得越越来越重要。四轮定位技术实际上就是经过专用的设备和一定的技术努力使汽车悬架系统和车轮回归到设计时理想的位置或者范围内,使汽车行驶更安全,乘坐更舒适。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日益提高。汽车作为人们商务接待、休闲娱乐的重要工具,其安全、舒适及动力等性能越来越受人们关注。其中座椅属于人们最接触时间最长的零件,也是最直接保护乘员的零件。各国法规均严格规范其安全性能,驾乘人员更是十分关心其乘坐舒适性。本文主要阐述汽车座椅的造型设计要素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轿车乘坐舒适性主观感觉评价及实践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应用相对比较法探讨了对汽车乘坐舒适性的主观评价,并进行了试验分析,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相对比较法能准确地评价汽车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18.
根据汽车系统动力学和电机学理论,建立了车辆悬架模型和控制电路模型,将变论域模糊控制应用到电磁馈能式主动悬架,对电路进行PD控制以确保实际控制力与理想控制力的一致性,提出自供能效率作为馈能型主动悬架的评价指标,并进行分析计算.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仿真,以滤波高斯白噪声为路面输入,结果显示,采用PD控制后的电路,输出的实际主动控制力和理想主动控制力基本一致;采用变论域模糊控制的馈能悬架车辆乘坐舒适性得以提高;且能获得超过11%的自供能效率.  相似文献   

19.
针对汽车主动悬架系统在转向过程中的动力学行为建立了全车转向模型.从提高汽车转向时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角度出发,从时域和频域2方面研究了整车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设计并用TMS320 F206 DSP处理器实现最优控制器.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由转向和路面不平引起的振动,在人体敏感频段的垂直和旋转方向振动的幅值明显降低,悬架动挠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0.
轮胎对汽车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正确合理的使用轮胎,对于保证汽车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保证与路面具有良好的附着作用,提高汽车的牵引性、操纵性和通过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合理使用轮胎当中的几点基本要求,如轮胎气压、轮胎超载、合理搭配、控制车速、控制胎温、底盘技术状况、日常维护和正确驾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