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识酒的门道在哪儿? 望:看颜色,识好酒一杯酒拿在手里,首先看到它的颜色。好的葡萄酒,澄清透亮,有光泽而不混浊。颜色则取决于葡萄品种、酿造工艺和贮藏年份。一般规律是,  相似文献   

2.
当用高酒度白酒配制低度白酒时,由于酒中含有的高级脂肪酸酯在低度酒内的溶解度降低,致使产生混浊。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使用少量褐藻胶与某些无机盐类作澄清剂,取得较好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经处理后的低度白酒,不失原酒的风味,清澈透明,即使在低温贮存时,亦不会产生混浊。  相似文献   

3.
冬果梨汁的澄清和变色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冬果梨汁的澄清和变色控制陈德蓉郭玉蓉(甘肃农业大学730070)在冬果梨澄清汁生产中,护色与澄清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工艺过程。如果加工不当,极易发生变色和混浊,使风味劣变,外观极差。本研究就冬果梨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变色和混浊问题进行了探讨,取得了满意效...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卷叶病对葡萄酒香气品质的影响,以宁夏贺兰山东麓显性感染卷叶病的蛇龙珠葡萄为材料,以未感病蛇龙珠葡萄为对照,分析葡萄酒香气感官特征和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感病蛇龙珠葡萄酒具有明显的中药香气,如甘草、藿香、陈皮味;未感病蛇龙珠葡萄酒生青气味明显,是该品种葡萄酒的典型香气特征。在挥发性物质方面,与未感病蛇龙珠葡萄酒相比,感病蛇龙珠葡萄酒中具有果香、花香特征的高级醇、酯类物质和具有生青气味的C6醇的质量浓度显著降低,具有油脂香气特征的月桂酸异戊酯、棕榈酸乙酯、正癸醇和2,3-戊二酮的质量浓度显著增加。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的结果表明:在感病蛇龙珠葡萄酒中存在具有草药香气特征的异戊酸香叶酯。香气重构和缺失实验证实了异戊酸香叶酯能够影响感病蛇龙珠葡萄酒的中药香气属性。研究明确了感病蛇龙珠葡萄酒的香气特征,探究了其香气物质基础,研究结果旨在为葡萄酒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混浊变质柴油经磁场强度20~100 m T、搅拌转速400~1 000 r/min、时间15~60 min和温度30~60℃的条件下磁化处理后,在190~800 nm的波长范围内的光谱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波长200~400 nm范围内,变质柴油中的芳环和杂环化合物的特征吸光值有随着磁化强度的增大、磁化转速的提高和磁化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的趋势。温度升高到60℃的磁化处理条件不利于变质柴油的吸光值继续下降。照片显示,经60 m T、800 r/min、50℃、45 min优化条件下磁化处理的混浊柴油明显变澄清。该磁致澄清的变质柴油在室温下静置6 d后重新变成混浊状态。混浊变质柴油磁致澄清后能否继续当作发动机燃料用,磁处理对变质柴油的回炼、处理是否有积极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两组感官结果差异性的分析以及对葡萄与葡萄酒理化指标相关度的分析,建立了基于葡萄和葡萄酒理化指标的葡萄酒质量评价体系.本文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得到感官评价结果的显著差异性.进而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系统聚类法、相关系数分析的联合运用得到对酿酒葡萄的分级结果.应用典型相关分析原理进一步研究葡萄与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之间的联系,对基于理化指标的葡萄酒质量评价体系给出了解析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7.
干红葡萄酒是指葡萄酒在酿造后,酿酒原料(葡萄汁)中的糖分完全转化成酒精,残糖量小于或等于4.0 g/L的红葡萄酒.本论述利用黑比诺葡萄进行干红葡萄酒的酿造,主要从葡萄的采收运输、分选、破碎除梗、SO2的添加、葡萄汁成分的调节、酵母的添加、酒精发酵、皮渣分离、苹果酸-乳酸发酵、澄清分离、陈酿等几个方面控制管理,才能获得优质的黑比诺干红葡萄酒.  相似文献   

8.
本文的模型是探究用葡萄和葡萄酒的理化指标评定葡萄酒质量的统计问题.研究以多元统计分析为理论基础,综合聚类、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通过建立葡萄酒的理化指标和质量的关系模型,定量地描述了葡萄酒的理化指标和葡萄酒质量的关系,对研究用葡萄和葡萄酒的理化指标评定葡萄酒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设计葡萄酒以及改善葡萄酒的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依据角膜混浊程度推断死亡时间的影响因素,为准确推断死亡时间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晋江市2012年~2013年法医勘验的尸体136例,从温度、氧气、空气流通、疾病、损伤等影响角膜混浊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轻度混浊50例,中度混浊51例,重度混浊35例.其中,88例自然环境作用下的无特异性的尸体符合一般角膜混浊变化规律,48例角膜混浊存在加速或延缓情况.结论:自然环境作用下的无特异性的尸体角膜混浊符合一般规律,但存在温度、氧气、空气流通性、损伤、疾病因素作用时需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0.
啤酒田各种胶体物质组成,在酿造过程中往往出现混浊和永久性混浊等不稳定性现象。啤酒混浊有非生物性混浊和氧化混浊。非生物性混浊主要由蛋白质、花色甙、单宁等构成的复合物所引起;氧化混浊是缓慢形成的不可逆混浊,有人认为铁、铜等金属盐类对其有促进作用。啤酒混浊主要和某些工艺因素有关,如糖化时间越长,蛋白质溶解在麦汁中越多;高温时蛋白酶被破坏,麦汁中蛋白质分解不完全等。  相似文献   

11.
首先通过配对T检验方法对两组评酒员对葡萄酒的评价质量数进行检验,并且计算方差均值,以选取更为可信的一组评酒员对葡萄酒的评价质量数作为葡萄酒分级的样本数据;其次通过相关分析法对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与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以选取与葡萄酒显著相关的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作为葡萄酒分级的部分指标;最后利用聚类分析法对葡萄酒分级.利用该方法可对葡萄酒进行有效评价.  相似文献   

12.
针对葡萄酒与酿酒葡萄的评价,根据所给数据,利用Matlab软件,运用F检验、模糊C均值聚类、典型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方法对葡萄酒的质量、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与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及三者之间存在的联系进行了分析与求解,并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凤型基酒经软化水降度勾调 ,添加1‰活性炭静置澄清 ,硅藻土过滤机粗滤贮存 ,陶瓷过滤机中滤静置 ,白酒除浊抗冷过滤机超滤后 ,用洁净干燥酒瓶包装即可消除混浊沉淀 ,使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以蛇龙珠干红葡萄酒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微波处理条件(功率、温度、时间和方式)下,对葡萄酒中总酚、主要酚类化合物、总酸和主要有机酸化合物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微波对葡萄酒风味变化的具体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微波处理条件对酚类、有机酸类等化合物影响程度不同,增加了咖啡酸、没食子酸、Mv-3-glu的含量,降低了总酚、儿茶素、总酸、乙酸、柠檬酸和苹果酸的含量,对Cy-3-glu、丁香酸、酒石酸、乳酸、草酸含量的影响不大.葡萄酒经100 W、6 min、40℃和间歇方式微波处理后,葡萄酒中酚类、有机酸类等化合物含量与自然陈酿过程中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ZTC澄清剂对黄姜总皂苷提取液的澄清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ZTC澄清剂对黄姜总皂苷提取液的澄清条件。实验通过ZTC澄清剂A,B的加入顺序、用量、温度、作用时间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澄清条件。得出黄姜总皂苷提取液的最佳澄清条件如下:ZTCl+1澄清剂的加入顺序是先加入ZTC组分B再加入ZTC组分A;澄清剂B和A的最佳用量为1.2g/L和0.6g/L;加入组分A或B后,在80℃下作用20min即可达到澄清除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葡萄酒金属离子不稳定性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酒金属离子的不稳定性,是指葡萄酒中的钾、钙、铁、铜等金属阳离子由于受外界环境或内部因素的影响,发生程度不同的物理、化学变化,使葡萄酒出现失光、浑浊、沉淀等现象,从而影响葡萄酒的感观质量.因此,研究葡萄酒金属离子不稳定性的产生与防治,对葡萄酒的生产、经营、消费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 葡萄酒钾、钙离子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以雪花梨作为对照,主要从抗褐变能力、出汁率、澄清效果等方面研究无籽梨的果汁加工性能。结果表明,无籽梨和雪花梨切块护色时加入抗坏血酸,其最佳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6 g/L和0.8 g/L;最高出汁率酶解条件分别为:酶的质量浓度均为0.1 g/L,酶解温度为40℃,酶解时间为2.5 h与2 h,出汁率分别为85.2%和87.5%;无籽梨与雪花梨均以冷冻澄清效果最好。成品无籽梨果汁外观呈黄白色乳浊液,无沉淀,无变色现象;成品雪花梨果汁呈金黄色,清晰透明、晶亮、无混浊和沉淀。无籽梨果汁的出汁率比雪花梨低,并且不易澄清,所以并不是很适合加工澄清果汁,可以考虑加工成浑浊果汁或者带肉果汁。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葡萄酒中的黄酮类、花色苷类、白藜芦醇等多酚类物质在保护细胞组织、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方面的作用和机制.长期适度饮用葡萄酒对身体有很好的保健效果,同时还能有效地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葡萄酒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葡萄酒的质量,通过有关数据分析,运用Matlab中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主要影响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得到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的理化指标,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们的质量.运用相关系数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得到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的各项理化、感官指标及质量问题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葡萄酒消费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带动了葡萄酒酒庄的飞速发展。现代酒庄是集种植、酿酒、储藏、展示、销售、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建筑群。快速催生下的中国葡萄酒酒庄的设计风格过度迎合市场,突显了地域文化风格丧失、酒庄建设品质偏低、缺少控制规划引导等问题。从地域文化理念角度提出酒庄设计过程中通过利用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候自然条件,运用地方性材料、能源及建造技术,借用传统文化和地域建筑形式中的成就,采用当地人文因素与景观因素结合的方法设计出具有地域特色葡萄酒酒庄的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