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大孔吸附树脂浓缩火龙果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了吸附和洗脱火龙果色素的方法和条件.该色素在535nm处有最大吸收峰.S 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火龙果色素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乙醇浓度对树脂上色素的解吸有影响,当浓度为40%时解吸效果最好.考察了不同进样速度下树脂柱的泄漏和不同的酸浓度对洗脱峰的影响,结果选择1.5mL/min的进样速度及0.2%HCl 40%乙醇溶液为洗脱剂.经吸附-洗脱循环,色素液浓缩17倍以上,回收率达93.4%,且色素浓缩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大孔吸附树脂对高粱泡鲜果红色素的吸附与洗脱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高粱泡果实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及大孔吸附树脂对其吸附和洗脱特性.结果表明,高粱泡果实红色素的最适提取剂为酸性EtOH.3种大孔树脂中,X-5型树脂对高粱泡果实红色素的吸附和洗脱性能较好,吸附率达96.17%,解吸率为94.40%,适宜用作高粱泡果实红色素的分离、纯化;适当的色素液浓度、流速、NaCl质量分数及温度均可增大X-5型树脂对色素的吸附率,而用80%~95%EtOH作为洗脱剂,洗脱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陈智理  杨昌鹏  廖贵珍  全玉姣 《科技信息》2011,(20):I0003-I0004
用X-5、AB-8、S-8三种不同型号树脂对杨梅红色素进行吸附与解吸。其结果表明,不同型号树脂对该色素的吸附及解吸效果均有所不同。各种型号树脂对该色素的静态吸附效果顺序为AB-8﹥X-5﹥S-8,解吸效果为X-5﹥S-8﹥AB-8。采用X-5树脂对杨梅红色素进行动态吸附与洗脱。其结果表明,X-5树脂对杨梅红色素的动态吸附量随上柱样液浓度的降低、上柱流速的增加而减少。不同浓度的洗脱液对杨梅红色素的解吸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用70%的乙醇进行洗脱,其洗脱峰窄,洗脱曲线对称性好,解吸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高粱泡果实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及大孔吸附树脂对其吸附和洗脱特性.结果表明,高粱泡果实红色素的最适提取剂为酸性EtOH.3种大孔树脂中,X-5型树脂对高粱泡果实红色素的吸附和洗脱性能较好,吸附率达96.17%,解吸率为94.40%,适宜用作高梁泡果实红色素的分离、纯化;适当的色素液浓度、流速、NaCl质量分数及温度均可增大X-5型树脂对色素的吸附率,而用80%~95%EtOH作为洗脱剂,洗脱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月见草花黄色素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月见草花黄色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比较了无水乙醇、95%乙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石油醚提取月见草花黄色素的效果.结果显示:以95%乙醇为最佳溶剂,95%乙醇提取液的λmax为394 nm.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表明,温度对提取月见草花黄色素的影响较大,而浸提时间和料液比影响较小.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以体积分数95%的乙醇为浸提剂,按每0.2 g月见草花粉末加浸提剂30 mL的比例投料,在温度60 ℃下,浸提时间为4 h.月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亚胺基二乙酸树脂(D401)吸附钐(Ⅲ)离子性能,在HAc-NaAc缓冲体系中pH为5.73时,树脂吸附钐(Ⅲ)离子的吸附最好,其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190mg/g树脂;用0.5~2.0 mol/L HCl溶液作解吸剂,解吸率为100.0%.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红花红色素进行精制,并对大孔吸附树脂进行了优选;研究了不同条件下X-5树脂对红花红色素的吸附和解吸性能.结果表明:X-5树脂对红花红色素具有良好的吸附和解吸性能,其吸附效果在室温、pH 7.0~9.0的条件下较好;采用pH 7.0~9.0、60%乙醇溶液进行洗脱,解吸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大孔树脂对丹参酮ⅡA的静态吸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7种不同极性的大孔树脂对丹参酮ⅡA的静态吸附解吸效果;探讨了吸附过程中树脂在25℃的等温吸附过程与吸附动力学曲线,并应用Langmuir方程与Freundlich方程对吸附过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非极性的HPD-100树脂对丹参酮ⅡA的吸附解吸效果较好,其吸附率为72.24%,解吸率为69.31%,吸附量达15mg/g干树脂左右。该树脂是吸附解吸丹参酮ⅡA的较理想树脂。  相似文献   

9.
通过静态吸附、解吸实验对7种不同类型的大孔吸附树脂D101,DM-08,DM-18,DM-130,D301,D318,330进行筛选.选择吸附、解吸率较高的树脂进行动力学特性研究,并比较了吸附等温线的差异.结果表明,D101型树脂综合性能最佳,适合3-甲硫基丙醇的富集.  相似文献   

10.
黑米皮花色苷的大孔树脂吸附纯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摘要:比较了5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黑米皮花色苷( Black Rice Anthocyanins, BRA)的吸附纯化效果,研究了AB-8型大孔树脂对BRA的吸附与解吸特性.结果表明:AB-8大孔树脂对BRA具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能力,是吸附纯化BRA的最佳树脂类型,其分离纯化BRA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上柱液pH 值=2,样品质量浓度1.0mg/mL,吸附流速1.0mL/min,以体积分数为70%乙醇为解吸剂,洗脱速度为1.0mL/min. 树脂的重复利用率好,使用5次后吸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使用7次后,吸附率仅降低2.58%. BRA经AB-8大孔树脂纯化后,花色苷含量提高2.38倍,总抗氧化能力提高3.99倍.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光、热、酸、碱、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蔗糖、Vc等添加剂对用95%乙醇浸提的月见草花黄色素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色素易溶于95%的乙醇、无水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溶剂.对光、热、碱、氧化剂、金属离子(Na+,Ca2+,Mg2+)及添加剂有一定的稳定性,而对酸、还原剂的稳定性不太好,Cu2+和Fe3+对色素溶液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月见草不同部位8种元素的光谱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和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分别测定了宁夏栽培的月见草中的K,Na,Ca,Mg,Cu,Fe,Zn和Se元素含量,分析了月见草中花、叶、根等不同部位8种元素含量的关系,叶中Cu,Fe和Se,花中K,Ca,Mg,Fe和Zn,根中K和Se元素含量较其他部位高,说明月见草可作为一种保健品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从辽宁省引进了油料作物月见草( Oenothera biennis L. ) 种子, 试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的吉首大学校园、永顺长官和凤凰腊尔山等3 个试种点. 栽培结果表明: 月见草适应性强, 在湘西地区表现为1 年生草本, 当年播种, 当年结实; 南引月见草的物候表现有早熟和中熟2 种类型; 南引月见草生育期较北方月见草长, 种子产量较北方月见草低.  相似文献   

14.
采用扫描电镜观测月见草花粉形态,以月见草及其花粉提取液对白鼠的血糖、血脂、血栓含量及血小板聚集率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月见草及其花粉提取液具有明显降低白鼠的血糖、血脂含量的作用(P〈0.01),并能抑制体外血栓形成及血小板的聚集率.月见草及其花粉提取液的药用机理与其窜含的γ-亚麻酸(GLA)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中药月见草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俊英 《山东科学》2004,17(1):30-31
本文对月见草(Oenothera biennis L.)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染色体数目为2n=14,核型公式为K(2n)=2x=14=14m(2sat),相对长度组成为2n=14=6M2 8M1,核型为“1A”型。  相似文献   

16.
D-301大孔树脂富集刺山柑总酚酸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D-301大孔树脂富集刺山柑总酚酸的工艺条件及参数。以刺山柑阿魏酸含量为指标建立标准曲线,使用D-301大孔树脂,优选富集刺山柑总酚酸的最优条件。上样液浓度及pH对总酚酸吸附率有显著影响,而洗脱液的pH则显著影响解吸率。采用D-301树脂富集纯化刺山柑总酚酸,吸附率达98.1%,解吸率达72%。D-301树脂交换吸附刺山柑总酚酸的纯化方法可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不同溶剂提取叶绿体色素,再用纸层析法对叶绿体色素进行分离,并对分离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的确可以通过改革溶剂的配方将色素分离结果清晰呈现出来.在原来80%的丙酮为溶剂进行提取时各色素分层明显,界限清晰,但各色素颜色很浅,尤其黄色素颜色更浅;乙醚提取时黄色素相对较多,而当乙醚:丙酮=2:1混合作提取溶剂时,各色素比例相当,含量较高,层析后效果好,各色素带清晰,分界明显.  相似文献   

18.
亚胺基二乙酸树脂对Ag(Ⅰ)的吸附性能及其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亚胺基二乙酸树脂(D401)对银(Ⅰ)的吸附行为,考察了介质pH、温度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测得在HAc—NaAc 体系中pH为5.6是最佳的吸附条件之一;在温度为298K时,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296 mg/g树脂,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298 )为1.046×10-5 S-1 ;表观吸附活化能(E)为27.87 kJ·mol-1。等温吸附服从Freundlich经验式,树脂功能基与银(Ⅰ)的配位摩尔比约为1:1。用红外光谱等表征方法探讨了吸附的作用原理并,对负载树脂解吸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