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分析、绘制Si-O-N三维立体参数状态图基础上,采用纯原料合成了O‘-Sialon-ZrO2-SiC复合材料,对结果用XZRD、TEM进行分析,验证热力深 可靠性,结果表明:O’-Sialon-ZrO2-SiC复合材料中,主晶相O‘-Sialon彼此之间构成网络状态结构,ZrO2和SiC颗粒弥散于编织状结构的孔隙中,起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LCASSiCwZrO2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分析表明:SiCw 增韧和ZrO2 相变增韧的加和性不是简单地叠加,SiCw 增韧提高了ZrO2 相变增韧效果.体积分数分别为55 % ,30% ,15% 的LCAS,SiCw ,ZrO2 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K1C和抗弯强度σb 达到6-4 MPa·m1/2 和331-7 MPa.透射电镜(TEM) 图象表明:复合材料中ZrO2 起了应力诱导相变增韧作用;LCAS/SiCw 界面较清晰,其宽度约15 nm ;搭在LCAS/SiCw 界面两侧的杆状TiC 颗粒增加了界面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常压和270℃时甲醇催化脱氢制取甲酸甲酯反应中Cu-ZrO2/Si4和Cu-ZrO/SiO4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并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u-ZrO/SiO4催化剂的反应性能优于Cu-ZrO/SiO2催化剂.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零价铜是催化活性中心.差热分析表明,ZrO2的加入缓和了Cu(NO3)2的热分解过程.程序升温还原实验表明,加入ZrO2后,降低了CuO的还原温度.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解释了ZrO2的助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ZrO_2增韧Al_2O_3/SiCw陶瓷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热压烧结Al2O3+0.20SiCw(体积分数,下同)-ZrO2(摩尔分数为0.02Y2O3,记为ZrO2(0.02Y))陶瓷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韧化机制。结果表明,在Al2O3+0.20SiCw陶瓷中添加ZrO2(0.02Y)颗粒可使Al2O3+0.20SiCw材料进一步韧化和强化;室温下Al2O3+0.20SiCw+0.30ZrO2(0.02Y)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和抗弯强度分别可达10.85MPa·m1/2和1207MPa。断口形貌和裂纹扩展途径的SEM观察和XRD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增韧机制为裂纹偏转与绕过,晶须桥接与拔出以及相变增韧,并且晶须增韧与相变增韧具有良好的叠加性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β-Sialon/SiC复合材料在冰晶石熔液中的腐蚀动力学规律、腐蚀机理及材料密度和碳化硅含量对其抗蚀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该复合材料中的β-Sialon相与冰晶石反应生成粘度较大的NaAlSiO_4熔体能有效地阻止基体材料与冰晶石间的继续反应,抑制了腐蚀过程,使得β-Sialon/SiC复合材料作为铝电解槽内衬侧壁的候选材料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甲醇脱氢制备甲酸甲酯的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浸渍法制备的Cu/SiO2、Cu-ZnO/SiO2、Cu-ZnO-ZrO2/SiO2,以及Cu/γ-Al2O3、Cu-ZnO/γ-Al2O3、Cu-ZnO-ZrO2/γ-A六种催化剂应用于甲醇脱氢制甲酸甲酯反应。实验结果表明,以Al2O3为载体的催化选择性较差且易积炭失活;加有ZnO助催化剂的Cu-ZnO/SiO2性能优于末加助催化剂的Cu/SiO2;加有权助催化剂的Cu-Zn-ZrO2/Si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高强、高模量的SiC晶须引入以Y2O3稳定的ZrO2(t)相变增韧Al2O3基陶瓷材料[即ZTA(Y)]中.研究了不同晶须含量对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iC晶须能明显提高ZTA(Y)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体积含量为20%的SiC晶须的复合材料性能可达:σbb=830MPa,Kic=9.8MPam1/2.通过与SiCw/Al2O3复合材料系统的比较分析,认为SiCw/ZTA(Y)复合材料中,由于热膨胀系数差异所产生的基体中的张应力可由诱导ZrO2(t)的马氏体相变来缓解,其中存在着相变增韧和晶顺补强的双重强韧化机制  相似文献   

8.
溶胶—凝胶技术制备ZrO2陶瓷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ZrOCl2·8H2O为起始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ZrO2陶瓷膜。使用DTA、XRD以及SEM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SiO2对ZrO2陶瓷膜烧结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ZrO2陶瓷膜具有高度的择优取向特征;膜烧结过程存在ZrO2晶相转变,430°C左右ZrO2四方相开始析晶形成,550~750°C温度区域逐渐转变为单斜相;引入SiO2后ZrO2四方相一直到1350°C才转变为单斜相,表现为引入SiO2抑制了ZrO2晶相转变,提高了ZrO2陶瓷膜的结构完整性。  相似文献   

9.
GPS ZrO2(Y-TZP)-Si3N4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气氛加压烧结(GPS)和ZrO2(Y-TZP)-SiN4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主晶相β-Si3N4中普遍存在位错,但分散于氮化硅基体中的ZrO2对位错有钉扎作用;并且发现ZrO2(Y-TZP)-Si3N4复合材料中存在晶界玻璃相结晶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ZrO2含量在15wt%晶须含量对Al2O3/TiN/ZrO2/SiCw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当SiCw含量由10wt%增加到30wt%时,弯曲强度σf和断裂韧性KIC最高可达1134MPa和12.26MPa.m^1/2。用SEM,TEM观察分析了复合材料的表面抛光组织,断口形貌和微观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强韧化机制主要为晶拔拔出,相变增韧,裂纹偏转和晶须与基体界面解高  相似文献   

11.
由10个平面点群与5个平面点阵组合,推导出与二维编织复合材料几何结构有密切关系的17个平面群. 叙述了二维编织复合材料纱线段的点符号简化方法及其组合、交叉原则,以及由点符号组成的无对称单元、基本对称单元构建的方法. 阐述了从无对称单元到基本对称单元最终形成编织织物的过程. 将二维编织织物分为4种编织系,每种编织系包括若干个平面群,每个平面群对应一类编织结构,每类结构包括一种或几种编织形式,交织方法类似. 举例说明了多数平面群可能对应的编织几何结构.  相似文献   

12.
以氧化石墨烯与石墨烯为碳源,在熔盐介质中与钛粉反应原位生成石墨烯基TiC中间产物,并通过后续控制氧化制得石墨烯基TiO_2复合光催化剂,结合FTIR、XRD、Raman、SEM等手段,对两种石墨烯材料的结构及形貌差异进行表征,并分析了其对所制复合材料结构、形貌及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复合材料仍保持碳源的层片状结构,TiC和TiO_2颗粒均匀包覆在碳源表面;以石墨烯为碳源更有利于表面原位生成TiC晶粒的生长,其晶体结构更为完善;两种结构的石墨烯基TiO_2复合材料均对目标污染物亚甲基蓝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可见光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从低维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和制备工艺入手,设计开发了双极性双喷头静电纺丝装置,解决了单极性喷头同性相斥不能获得交织的异质材料的问题,实现了带有不同极性的两种金属氧化物纺丝前驱液的交织复合,成功制备了金属氧化物SnO2/In2O3复合纳米纤维。通过对SnO2/In2O3复合纳米纤维的SEM表征发现,复合纤维中同时存在正四方相晶系的SnO2和立方晶系结构的In2O3。利用双极性双喷头静电纺丝装置制备复合纳米纤维对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高比表面多孔型SiO2(比表面大于1000m2/g)为载体,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得表面修饰钴的SiO2复合体.经XRD、电子能谱、TEM检测发现表面修饰组分钴在SiO2表面均匀担载,且复合体在丙烯还原一氧化氮的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等温热处理半固态挤压的方法制备Mg2Si/Al复合材料,研究等温热处理温度、保温时间和挤压比压对复合材料组织和布氏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等温热处理后得到了基体α-Al和Mg2Si增强相双球化的半固态组织,其中,Mg2Si颗粒呈现球化,α-Al呈现规则球形或椭球形.当挤压比压恒定时,Mg2Si/Al复合材料显微组织中α-Al和Mg2Si颗粒的球化随着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而更加明显,同时α-Al的粗化也更加明显;当等温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恒定时,挤压比压对半固态挤压Mg2Si/Al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的影响不大.硬度测试表明,当挤压比压恒定时,布氏硬度随着等温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但当等温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恒定时,随着挤压比压的增加,布氏硬度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16.
利用Sol-gel法制备了Al2O3/SnO2纳米粉体,颗粒大小为20 nm.研究了Al2O3掺杂对SnO2粉体物相结构、晶化行为及晶粒度的影响,并对Al2O3/SnO2复合粉体的红外吸收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所制备的SnO2粉体样品属于四方结构,Al2O3的加入对SnO2结晶温度、晶粒度等方面产生影响,可对SnO2晶粒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大大降低其晶粒度.并且,Al2O3/SnO2复合粉体在400~1000cm-1波数范围内有较强的红外吸收.  相似文献   

17.
Nb_2O_5-TiO_2复合氧化物结构与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Nb2O5-TiO2复合氧化物,通过XRD、LRS和UV-vis DRS等方法考察Nb/Ti原子比和焙烧温度对Nb2O5-TiO2复合氧化物结构的影响,以水体中苯酚的降解为探针反应考察复合氧化物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Nb2O5-TiO2复合氧化物结构与Nb/Ti原子比和制备温度有关.随着Nb5+进入TiO2晶格,在可见光区域形成一新的吸收带,该吸收带强度随Nb/Ti原子比和焙烧温度变化,当焙烧温度高于973 K时,可见光区域吸收带消失.低Nb/Ti原子比下,Nb5+对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转变具有抑制作用,而高的Nb/Ti原子比下Ti4+对Nb2O5晶相结构具有导向作用.复合物对水体中苯酚的光催化降解活性随着Nb/Ti原子比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8.
通过N风景区例证,认为风景区社会体冲突的根源在于地理边界、社会边界和社会体职能所交织的社会结构状态的存在,其特征具有随机性与选择性、双向性与单向性等,而解决的对策应是加强各方社会体的利益关系调适与文化上的沟通、理解。  相似文献   

19.
将N-十六烷基乙二胺三乙酸同时用作螯合剂与结构导向剂,经由以阴离子模板法制备介孔SiO2(AMS)的路径一步法制得了一系列NiO/介孔SiO2复合体。借助XRD,HRTEM和N2-吸附脱附对该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溶液模拟偶氮染料废水,在紫外光照条件下将所制备的介孔复合材料、市售P25和以EO20PO70EO20(P123)为模板合成的介孔TiO2分别进行光催化氧化性能的测试,以脱色率为指标考察了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中心类型、数目以及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等因素对甲基橙光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NiO/介孔SiO2复合材料对甲基橙的降解能力优于市售P25,并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可再生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的理论和控煤作用的论断,采用构造、岩相-厚度分析和数学地质方法,论述长彬旬含煤区波浪状斜向交织构造的存在、发展演化特征,分析波浪状构造的活动方式及其对聚煤作用的影响,探讨波浪状构造的控煤作用规律及其在煤田地质勘探中的理论指导作用和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