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综述了电解质水溶液热力学性质和结构研究的各种方法、近年来取得的巨大进展以及电解质水溶液在石油工业中的广泛应用 ,展望了电解质水溶液的研究前景 .简述了电解质水溶液研究的半经验理论和统计热力学理论等理论方法、多种结构和实验方法以及 3种计算机模拟方法 ;介绍了电解质水溶液在石油开采、储运、加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电解质水溶液理论研究的发展将为其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提供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电解质水溶液热力学性质和结构研究的各种方法,近年来取得的巨大进展以及电解质水溶液在石油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展望了电解质水溶液的研究前景,简述了电解质水溶液研究的半经验理论和统计热力学理论等理论方法、多种结构和实验方法以及3种计算机模拟方法;介绍了电解质水溶液在石油开、储运、加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应用中出现的问题。电解质水溶液理论研究的发展将为其石油工业中的应用提供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研究在水溶液中阴离子聚电解质聚乙烯磺酸钠(PVS)诱导阳离子型染料硫代黄素T(ThT)激基缔合物的形成,考察在PVS存在下,ThT在水溶液中形成激基缔合物的影响因素.通过光谱实验及量化理论计算方法,比较ThT与PVS,PSS和PAA聚电解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溶液pH值、溶剂和电解质的浓度对ThT激基缔合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298 15K条件下采用等压实验方法对与含氯化镉及氯化钾固态配合物平衡的五元水溶液体系(水+氯化钾+氯化镉+甘露醇+山梨醇)及其2个四元亚系(水+氯化钾+氯化镉+甘露醇)和(水+氯化钾+氯化镉+山梨醇)进行了热力学研究·以氯化钠水溶液为参考溶液,测定了不同水活度条件下该五元水溶液的渗透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上述五元系相对于其四元亚系的等压行为符合类理想溶液模型·  相似文献   

5.
将线性等压规则与基本热力学方程相结合推导出了由二元系密度数据预测多元水溶液密度的新方法。新方法的特点是 ,可以直接应用与多元系水活度相等的二元系的密度数据预测多元水溶液的密度 ,而不需要任何其他经验参数。用文献已报道的 2 5个三元或四元水溶液密度的实验数据对新方法进行了检验 ,所用体系包括多元电解质水溶液、多元非电解质水溶液及多元电解质非电解质水溶液。结果表明 ,该方法对密度的预测精度为 10 -4 ,预测值与实验值在全部实验浓度范围内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6.
前言近三十年来,已经积累了很多关于高聚电解质水溶液热力学性质的实验资料,并进行了很多理论工作。Fuoss等提出的园柱体模型和Manning提出的线状电荷模型一般认为是比较成功的,应用它们来说明高聚电解质水溶液的性质是相当令  相似文献   

7.
将线性等压规则与基本热力学方程相结合推导出了由二元系密度数据预测多元水溶液密度的新方法,新方法的特点是,可以直民多元系水活度相等的二元系的密度数据预测多元水溶液的密度,而不需要任何其他经验参数。用文献已报道的25个三元或四元水溶液密度的实验数据对新方法进行了检测,所用体系包括多元电解质水溶液,多元非电解质水溶液及多元电解质-非电解质水溶液,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密度的预测精度为10^-4,预测值与实验值在全部实验浓度范围内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提出计算强电解质浓溶液活度系数的半经验计算公式(25℃,水溶液): 由文献的实验数据求出了一系列电解质的A_1、B_1、A_2、B_2,C_2等参数值。算得的活度系数值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归纳总结了热力学各种相互作用参数的理论关系式及其研究方法.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氨基酸──盐──水体系的焓相互作用,指出结构相互作用是影响焓相互作用参数的主要因素,并将水溶液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推广到中等盐浓度范围.  相似文献   

10.
溶解铸膜法制备了PVA(聚乙烯醇)-KOH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用循环伏安和激光拉曼光谱对其电化学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将其应用于锌镍二次模拟电池.结果表明,该固态电解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循环寿命远远高于以5 m o l/L KOH水溶液为电解质的锌镍电池.  相似文献   

11.
Based on statistical mechanics, a review of recent theoretical studies of real electrolyte solutions is presented from three aspects, namely, molecular simulation, mean spherical approximation (MSA), and perturbation theory. Recent advances in studies of three kinds of electrostatic potentials of mean force, three kinds of internal energies (ion-ion, ion-dipole, and dipole-dipole interactions), and three kinds of electrolyte models (primitive, non-primitive, and solvent primitive models) are introduc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between primitive and non-primitive models, and between MSA and perturbation theory are discussed. Some new equations of state (EOSs) based on MSA and perturbation theory for real electrolyte solutions are introduced. The one-Yukawa EOS and the two-Yukawa EOS for charged colloid system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 Various electrolyte solutions are widely used in hy-drometallurgy, solvent extraction, chemical absorption, biological separation, salt lake development, geologi-cal chemistry, and green process. Many authors have paid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描述了建立电解质溶液热力学模型的理论基础,对现有的主要模型进行了分类(经验模型和理论模型),并加以评价。对目前应用甚广的 Bromley模型、Meissner模型、Pitzer和Chen模型以及本文作者近期开发的新模型进行了计算比较。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电沉积方法修复混凝土裂缝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利用电沉积方法修复混凝土裂缝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选取6种电沉积溶液及各项试验参数,设计了利用电沉积方法修复混凝土裂缝的试验装置,比较不同溶液中试件表面和裂缝的沉积效果,结果表明:在所选的6种电沉积溶液中,ZnSO04,MgSO4和MgCl2溶液可取得较好的沉积效果,试验采用的装置对于利用电沉积方法修复混凝土裂缝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磁波干扰防护技术与隐身技术的的发展,吸波材料已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介绍了材料的吸波原理、吸波材料的分类及其特征,总结了超材料吸波体在微波频段的应用研究现状,综述了超材料作为可调谐吸波体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超材料在可调谐吸波体中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6.
五对角线性方程组追赶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三对角线性方程组追赶法思想,推导出五对角线性方程组追赶法,理论推导表明:对于n阶五对角线性方程组求解,该算法的运算量级为O(11n),数值实验表明:该算法比高斯消去法和其他一些迭代法有明显的速度和内存优势,这极大地提高了解线性方程的速度。  相似文献   

17.
一般系统的可控性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关系一般系统模型为基础,讨论了多值评价空间的内聚性,可控性等基本概念以及可控性的充要条件,并给出了定义在域上的线性多值评价空间的更为简洁的一般可控性必要性条件证明,以动力系统的状态空间可控性和一般趋势关联系统为例,说明了其在理论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理论和实验数据对红外反射光谱电解池薄层的电势响应及电势分布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主要利用数值方法研究Volterra模型下的三种群捕食系统的平衡解及其稳定性和持续性,描绘系统相图,讨论参数变化对系统的影响状况,得到一些有益结果.  相似文献   

20.
MSMA直线驱动器的数学模型及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型功能材料磁控形状记忆合金(Magnetically Controlled Shape Memory Alloy简称MSMA)在磁场作用下变形量大、动态响应频率高、功率密度大和机电能量转换效率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MSMA材料的新型直线驱动器及其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在分析了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分析计算;给出了MSMA驱动器的样机和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的正确性和实用性,为MSMA材料在智能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