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公害工业化生产要求制革企业放弃制革工艺中沿用的传统有害物质,采用新方法生产高质量皮革制品。介绍了中俄科研人员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涂布法、浸酶法)和两种不同的脱毛酶制剂进行的生皮脱毛试验。试验证明,用酶制剂脱毛效果良好,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硫化碱,同时能够改善制革工艺,削弱碱性物质对皮革表面的侵害,减少制革业对水源污染。  相似文献   

2.
《应用科技》1999,(10):40
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针对各地制革业严重污染环境的问题,最近研究发明了一种酶法脱毛剂,使制革污染大大减轻.长期以来,各地制革业一直采用“灰碱法”脱毛,使制革过程中产生大量含灰碱及硫化物的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给环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立体污染.  相似文献   

3.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由河南皮革研究所和杭州皮革厂协作进行了“209”酶应用黄牛正面革生产试点工作,在今年六月已经胜利结束。“209”酶应用于黄牛面革生产的成功,使该厂制革生产进入全面酶法工艺的新阶段。“209”酶应用于黄牛正面革生产工艺完全去掉石灰、硫化碱,大大改善了环境卫生和操作条件,彻底解决了脱毛污水对水源和农田的污染,变废为肥,化害为利,每月出肥水150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酒精生产中双酶法低温蒸煮糖化的机理及其工艺流程.并与传统的高温蒸煮糖化工艺进行了比较,采用双酶法低温蒸煮糖化工艺可减少糖分损失,提高淀粉出酒率1.1%,节约能源21.1%,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制革工业废水水质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处理难度大,目前没有成熟的处理工艺能完全处理达标制革废水.为了能稳定、有效地降解制革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设计A/O变形工艺处理制革废水实验,并研究A/O变形工艺在不同负荷条件下的处理效果.在本实验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废水CODcr去除率为92.52﹪~95.85﹪,BOD5去除率为96.93﹪~99.39﹪,NH3-N去除率为82.35﹪~99.42﹪,TN去除率为92.70﹪~98.03﹪,达到了制革废水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酶法提取松针中的天然香料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纤维素酶(CE)法提取松针中的天然香料,确定了酶法提取松针叶中有效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与普通的水提取法相比,酶法具有提供条件温和,撮率高等优点,撮率可以提高40%以上。  相似文献   

7.
赵玉梅 《甘肃科技》2001,17(6):12-12
我国西部年产牦牛皮约1000万张,若50%用以制作牦牛皮高档革,即以年产500万张高档牦牛皮革计,分别约需新型涂饰剂1200吨、复鞣剂2000吨、加脂剂4000吨,可为皮化行业带来1亿多元销售额,2000多万元利润,为西部制革企业增加年产值5亿元,利润500万元,这势必促进甘肃乃至西部经济发展,为西部大开发作出贡献。 1 制革工艺 针对牦牛皮纤维松散、缺陷多、伤残大等特点,从提高质量着手,在重点产区培训剥皮人员,添置剥皮机,推广原料皮的盐腌保藏法;研究适合西部地区高寒、低温条件的各种性能牦牛高档革制品的制革工艺及与之匹配的皮革化…  相似文献   

8.
我国正式加入WTO之后,制革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皮革产量的增加,制革工业污染环境的问题日益突出,由此产生的污染事故和纠纷时有发生。为了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作用,促进制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作者从事制革企业环境影响评价实际工作的一些体会,就制革企业的环境影响因子识别,评价重点,源强确定、防治措施、工作中实际遇到的一些问题等提出了一些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超滤分离、酶水解蛋白、酶法脱脂、酶法降糖研究了曲拉制干酪素生产工艺,筛选出合理的工艺参数,得到品质较佳的干酪素制品.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了鹿城区制革业废水对水环境的污染情况,着重分析和测定了制革业的主要污染物铬和化学耗氧量(COD),并从技术上提出了治理制革污水方案。  相似文献   

11.
详细论述了制革污水的特点,对制革污水提出了先分段处理再综合处理的方法,推荐了适合于中,小型制革企业污水分段治理的简单,易行,投资少,管理费用低,处理效果稳定的方案,并提出了制革污泥治理与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米糠蛋白的脉冲超声辅助提取技术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用脉冲超声辅助提取技术提取脱脂米糠中的蛋白质,考察主要提取因素对米糠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液料温度26℃、脉冲超声频率0.25Hz、脉冲超声间隔2s及pH4.5时进行米糠蛋白酸沉的状态下,分别设定不同的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液料比、pH,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80min,超声功率600W,液料比9:1,pH9,在此条件下,米糠蛋白提取率为48.3%,纯度为75.9%.脉冲超声辅助法的工艺条件优于碱法和酶法;米糠蛋白提取率高于碱法,稍低于酶法;米糠蛋白纯度与碱法差别不大,稍低于酶法.这表明脉冲超声辅助法能应用于米糠蛋白的提取.  相似文献   

13.
陈新爱  孙迅 《菏泽师专学报》1999,21(2):36-37,46
简要介绍藻泽造纸厂概况,简述其生产工艺流程,分析造纸废液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指出技术革新的必要性,提出酶法制浆工艺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14.
 借助于实际工程的运行,比较了水解酸化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组合工艺(H-SBR)和接触氧化与SBR组合工艺(O-SBR)两套设施处理制革废水的效能。结果表明,接触氧化与SBR组合工艺能有效处理制革废水,在接触氧化HRT 24h、SBR曝气5-7h的条件下,COD和氨氮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3%和74%,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273和42mg/L。采用水解酸化与SBR的组合工艺对预处理后的制革废水进行处理,在水解酸化HRT 24h、SBR曝气5-7h的条件下,COD和氨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仅为70%和5%,虽然COD可降低到500mg/L以下,但氨氮高达163mg/L左右,且需配套臭气处理设施。  相似文献   

15.
南通制革厂广大职工为了将“三废”在制革生产过程中加以消除,改变制革工业脏、臭、累、慢的落后面貌,在上海沪光制革厂皮革研究室等单位协助下,于1973年开始,经过一年多六十多批次、一万余张猪轻革试验,实现了酶脱毛、干燥一步法新工艺。这项新工艺具有以下优点:一、基本消除了制革污水。新工艺不用浓酸碱,采用干鞣、干染,避免了铬、硫等毒物对水质的污染。新工艺废水比旧工艺减少80%以上(仅有20%无毒洗皮水);旧工艺每千斤  相似文献   

16.
以琯溪蜜柚为主要原料,利用响应面法对酶法澄清琯溪蜜柚汁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根据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进行分析,以透光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曲线图和等高线图,并建立了工艺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酶法澄清蜜柚汁工艺的最佳参数为果胶酶浓度200 U/mL、酶解温度49℃、酶解时间40 min;并对结果进行验证,在此条件下,蜜柚汁透光率为97.2%,与预测值97.5%接近.说明,根据Box-Behnken模型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得到的酶法澄清蜜柚汁优化工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制革工艺恶臭物质的组成及其来源、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控制和减少恶臭污染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单因子分析和正交试验,以孝顺竹叶提取物中含量为指标,对酶法提取中影响多糖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并研究了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酶法提取优化工艺条件纤维素酶添加量为0.2g,酶解时间为55min,酶解温度为45℃。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多糖提取物含量为11.7%。其具有较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效果。酶法提取条件温和、污染小、效率高,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工业生产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减少琼脂提取过程中的碱用量,开发琼脂的绿色清洁生产工艺,以凝胶强度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酶法替代碱法提取琼脂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酶法辅助琼脂提取工艺最优条件为:碱质量分数3%,处理时间2.5 h,处理温度45℃,pH值7.0,加酶量4 U/mL;复合酶法工艺最佳提取条件为:酶处理温度50℃,处理时间2 h,纤维素酶单位活力14 U/mL,琼脂硫酸酯酶单位活力26.6 U/mL,料水比(m/V)为1∶18。在此基础上,分别开展了酶法辅助和复合酶法2种工艺的小试优化结果的验证与200 L放大试验。其中,小试工艺验证结果表明,酶法辅助和复合酶法2种提取工艺下,琼脂的凝胶强度分别为831.9 g/cm~2和377.2 g/cm~2,得率分别为18.9%和18.3%;200 L中试放大试验结果显示,2种工艺琼脂的凝胶强度分别为1001.3 g/cm~2和369.6 g/cm~2。说明,2种工艺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20.
杨娟 《科技信息》2009,(20):101-101
本文从酶法改性大豆蛋白的优良功能特性及水解物的部分不良特性入手,阐述了其相关的特性原理及改善手段,提出了优化水解工艺、进行动力学特性研究为进一步提高改性产品功能特性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