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患病罗非鱼的血液、肝脏、脾脏中分离到细菌,经理化鉴定,该菌为嗜水气单胞菌,动物回归试验阳性,认定该罗非鱼的肠炎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  相似文献   

2.
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患腹水病褐牙鲆体内分离致病菌,通过生理生化鉴定方法对该菌进行了鉴定.根据Genbank 上报道的嗜水气单胞菌标准株的16s rDNA序列以及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所含有的气溶素(aer)基因没汁了2对引物,对所分离到的2株疑似菌以及3株标准株进行PCR扩增,均能够扩增出目的条带,经测序后,该菌的16s rDNA的序列、aer序列与标准株同源性分别达到99.8%和95%,与常规细菌鉴定方法所得结果一致,证明该菌为嗜水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3.
平菇黄腐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主要是对平菇黄腐病病原菌进行研究。从感染黄腐病的平菇幼菇子实体中分离得到2种具平板生长优势的革兰氏阴性杆状细菌(编号为G1和G2),通过对平菇子实体回接感染实验,发现细菌G1感染的平菇子实体病灶与自然感染的黄腐病状况一致,因此认为该菌就是导致平菇黄腐病的主要病原菌。经采用传统的生理生化实验与16s rDNA序列分析以及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分析鉴定,确定该菌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相似文献   

4.
由Ⅱ型分泌系统(typeⅡsecretion system,T2SS)分泌的细胞壁降解酶(cell-wall degrading enzymes,CWDEs)在病原菌寄生与致病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CWDEs在植物病原黄单胞菌中具有多样性与特异性.CWDEs在黄单胞菌与寄主植物互作中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能降解植物细胞壁,引起植物病害;另一方面能诱导植物防卫反应.对植物病原黄单胞菌中已鉴定CWDE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病原菌与寄主植物互作中的作用进行了总结,并就CWDEs在不同植物病原黄单胞菌中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未来植物病原黄单胞菌CWDEs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增进对黄单胞菌与寄主植物互作机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通过碱性蛋白胨水 (APW)的增菌效果与气单胞菌培养基 (RYAN)的选择性效果试验 ,建立了运动性气单胞菌细菌学分离和鉴定的实验室检测程序。应用该程序对 8个模拟阳性样品和 71个动物产品、养殖水样及动物病料进行检测 ,结果模拟感染菌全部被分离到 ,从 71个检测样品中分离到 2 0株运动性气单胞菌。实验表明 ,所建立的分离和鉴定方法简便、快速、敏感。此外本文对用生化特性判定细菌致病力的可行性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热带植物花卉红掌叶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DA和肉汤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平板,从云南省西双版纳红掌叶腐病病灶上分离到6株形态不同的细菌,经初步鉴定,其中5株分别属于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另外1株其属分类地位还不确定.  相似文献   

7.
李辰 《天津科技》2013,(5):68-71
水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是引起水稻白叶枯病的病原细菌。目前对于Xoo效应因子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TAL效应因子的鉴定和功能研究上,而对non-TAL效应因子的研究却很少,如AvrBs2。AvrBs2Xcv虽然是第一个被证明能够增强病原细菌在寄主植物中繁殖的non-TAL效应因子,并且能够增强野油菜黄单胞菌(Xcv)的毒性,但是与其高度同源的水稻黄单胞菌avrBs2效应因子的功能目前研究的还不清楚。  相似文献   

8.
从报废的大型变压器介质油中分离得到动性球菌、假单胞菌、黄单胞菌等细菌,并对其形态和代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双重PCR法快速检测欧鳗鲡嗜水气单胞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已知的嗜水气单胞菌编码溶血素(Hemolysin)和外膜蛋白(Ompts)的基因序列为目的基因,依据其保守序列设计两对相应引物,用双重PCR方法检测了32株从发病欧鳗鲡分离的细菌,将检测结果与试剂盒快速生化鉴定结果进行比较.以嗜水气单胞菌为阳性对照,以大肠杆菌、枯草芽胞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鳗弧菌、溶壁微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阴性对照检测了嗜水气单胞菌溶血素与外膜蛋白基因的特异性.结果表明:被检测的32株欧鳗鲡致病菌中,检测到的4株既有溶血素基因又有外膜蛋白基因的细菌,其生化鉴定结果全部为嗜水气单胞菌,而仅具有外膜蛋白基因的13株细菌中只有5株生化鉴定结果为嗜水气单胞菌.证明双重PCR法可用于快速检测部分嗜水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10.
从温州印染厂废水池污泥中分离出三株染料脱色优势菌,其中A1对活性桃红KD-8B脱色率为87.5%,A2对活性桃红KD-8B脱色率为90.2%,A3对弱酸猩红FG的脱色率为86.4%,并根据各菌株的个体、群体形态和生理化实验对细菌进行鉴定,三株细菌分别定名为:A1为睾丸酮假单胞菌,A2为嗜麦芽黄单胞菌,A3为恶臭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从沈阳重型机械厂煤气发生站废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三次分期取样,采用常规的细菌分离方法分离出62株细菌,经鉴定它们分别属于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气单孢菌属、邻单胞菌属和产碱杆菌属,经过训化,得到9株抗高浓度酚和降解酚浓度较强的优良菌株,这些菌株分别属于邻单胞杆菌属和假单胞杆菌属.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离鉴定一株产天然蓝色素的细菌,本文以表面消毒法从牛大力Millettia specisoa Champ植物根中分离可产天然蓝色素的细菌,以通用引物27F/1492R对目标细菌的16SrDNA序列进行PCR扩增、序列对比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同时对目标细菌进行形态学观察,并采用GEN III MicroStation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对目标细菌进行Biolog鉴定。序列比对结果表明,目标细菌与Pseudomonas aeruginosa相近,相似率为99%;系统发育树显示,其与菌株Pseudomonas aeruginosa在同一条分支上;形态学鉴定为杆状革兰氏阴性;Biolog鉴定目标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综合形态学、分子、Biolog鉴定结果,鉴定该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命名为2016NX1。  相似文献   

13.
主要研究西沙群岛野生诺尼叶片中可培养内生菌的多样性。利用常规平板分离方法进行菌株分离。通过测定真菌核糖体基因翻译间隔序列(ITS序列)和细菌16S r DNA基因序列,结合系统发育研究对所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分析。共分离到32株内生菌,分为19种。其中2种霉菌,共2株,分别属于炭层菌属(Nemania sp.)和毛壳菌属(Chaetomium sp.);细菌17种,共30株,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 sp.)、微球菌属(Micrococcus sp.)、土地芽孢杆菌属(Terribacillus sp.)、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sp.)、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 sp.)等7个已知属,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为绝对优势属,共20株,11种。  相似文献   

14.
细菌生活在营养匮乏的环境时,为了能够适应这种恶劣的环境,细菌自身会产生应急反应。细菌的应急反应至今仍是生物学研究热点之一,实施这一应急反应的是胞内的信号分子(p)ppGpp,其能与RNA聚合酶结合,调控许多细胞过程,包括病原细菌致病过程,可以作为防治动植物细菌性病害的药物靶点。植物病原细菌分布范围很广,能引起植物的许多重要病害发生,对许多农作物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植物病原细菌解淀粉欧文氏菌(Erwinia amylovora)、丁香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yringae)、黑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atrosepticum)、柑橘黄单胞菌柑橘亚种(Xanthomonas citri subsp.citri)和十字花科黑腐病菌(X.campestris pv.campestris,Xcc)中应急反应的研究进展,为全面、深入地了解植物病原细菌的应急反应,有效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株甲烷氧化杆菌的分离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Munz培养基,由河底淤泥等土样中分离以甲烷为唯一碳源的细菌。对其中一株杆菌经透射电镜观察及生理学鉴定,认为该菌为甲基单胞菌属(Methylomonas)甲烷氧化杆菌。该菌能将乙烯氧化产生环氧乙烷,能在质量分数为01%苯酚、对苯二酚和体积分数为01%苯的培养液中增殖并发生降解或氧化反应。该菌粗蛋白质量分数为225%以上。下一步将对该菌的实际应用作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了鉴定新鲜香蕉皮中通过分离纯化得到的一株细菌,本实验采用观察细菌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试验以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对该分离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此菌不能降解棉子糖、阿拉伯糖、麦芽糖、蔗糖、葡萄糖、甘露醇、乳糖、枸橼酸盐等,但可以降解尿素、甘露糖.经鉴定该菌株属于变形菌门、莫拉菌科、不动杆菌属细菌.该菌种在香蕉皮中的发现丰富了不动杆菌属细菌在环境中的分布,也为香蕉皮内生菌种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奠定了研究基础,因此本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华鳖病原维氏气单胞菌的分子鉴定及分子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单胞菌是一类人和水产经济动物的严重致病菌,用分子进化手段鉴定一株分离自红脖子病甲鱼病灶部位的菌HBJY01,同时探讨气单胞菌的进化地位.克隆HBJY01的16S rRNA和gyrB基因,鉴定该菌的属种.用16S rRNA和gyrB基因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和计算序列两两间遗传距离的方法,探讨气单胞菌的进化地位.HBJY01的16S rRNA和gyrB基因与维氏气单胞菌的相应基因同源性最高,经分子鉴定为维氏气单胞菌.气单胞菌应独立于弧菌科,单独形成一个科,即气单胞菌科(Aeromonadaceae).  相似文献   

18.
初步探讨了采用16S rDNA片段鉴定鳗鲡病原菌的方法.根据已知细菌16S rDNA序列的高度保守区设计引物,利用PCR法扩增16株已鉴定的鳗鲡病原菌的16S rDNA片段,测序分析后,通过Gen-Bank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检索,并构建相应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6株鳗鲡病原菌均扩增到了400 bp左右的基因片段,其中14株菌的16S rDNA片段序列与网上已发表的同属菌株的同源性为100%,其余2株为99%;8株病原菌被鉴定到种,分别属于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其余8株被鉴定到属,分别属于气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和肠杆菌属;鉴定结果与生化鉴定结果在属的分类单元上的符合程度高达82%.  相似文献   

19.
杨余  王梅英  董和银 《甘肃科技》2012,28(14):145-146,117
了解白银地区临床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特征.收集白银市两院2011年1月至12月临床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采用传统手工检验方法及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K-B法).下呼吸道痰标本检出细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80.2%,前6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革兰阴性杆菌对敏感性最高的抗菌药物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其次为阿米卡星.头孢唑啉耐药率最高.耐药菌株主要以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是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致病菌,耐药性主要为产ESBLs+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  相似文献   

20.
对患病中华鳖心脏、肝脏、肠道中分离得到的疑似致病菌株进行常规生理生化鉴定,同时采用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设计细菌16srDNA保守区通用引物,进行基因扩增及序列比对,建立并优化多重PCR反应条件.分离鉴定出4种病原菌: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Et)、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Av)、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Cf).多重PCR检测体系敏感性与特异性良好,证明多重PCR是一种能快速准确鉴定多种中华鳖致病菌的方法,且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