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分析了TAP(Tris—Acet.Phosphate)、seTA(se—Tris—Acet)、seP(se—Phosphate)、seTH(se.Tris-HCl)和se5种培养基对莱茵衣藻-se生长产氢的影响,并进行了培养基的含量分析.结果发现,培养基的pH和氮素的含量是影响莱茵衣藻生长的重要因素;而培养基中醋酸根的含量则有助于提高厌氧产氢过程中衣藻的氢酶活性,从而提高其产氢量.综合考虑两步法产氢对细胞生长周期和细胞密度的要求以及最终厌氧诱导获得的氢酶活性,最终选择seTA培养基作为莱茵衣藻-se产氢用培养基.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粉纹夜蛾5BI细胞在转瓶系统悬浮培养及血清浓度,细胞接种浓度,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lurnic-F-68等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与作用,实验结果显示:5BI细胞能够搅拌条件下,在含5%血清培养基中正常生长增殖,当血清浓度降至2%时。细胞生长速率产生较明显变化,PluronicF-68对细胞生长有显著的保护作用,5BI细胞适宜于悬浮培养和进一步放大培养。  相似文献   

3.
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在DMEM和RPMI1640两种培养基中培养产生的活细胞数和黑色素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该癌细胞在DMEM培养基中培养产生的活细胞数比在RPMI1640培养基中培养产生的活细胞数平均减少87.9%,而黑色素量平均增加795%,以“黑色素量/活细胞数”计算分化指数,再以“DMEM中的分化指数/1640中的分化指数”计算DMEM相对于1640的对B16细胞的分化指数,显示DMEM中的分化指数平均是1640中的分化指数的67.8倍。提出营养物失衡是维持癌细胞恶性生长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大蒜细胞悬浮培养中细胞生长与产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大蒜细胞培养在MS液体培养基中,细胞生长迅速,脱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合成和积累SOD的能力.培养15天,大蒜细胞生长和SOD酶积累都达到高峰期,细胞合成量鲜重为120.8g/L,细胞单位酶活力为每克细胞5.22×10-7mol/s,细胞生长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值为5.8。植物生长调节物质(2,4—D、KT)对大蒜培养细胞生长和SOD酶积累都有显著的影响,其浓度有一个最佳值。适当地提高培养基中物质的浓度,有利于促进大蒜细胞的生长和胞内SOD酶的积累。培养基中添加一些刺激剂,可大大地提高大蒜细胞内SOD酶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及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东北红豆杉扦插苗幼茎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B5-B组(86.7%)>MS-A组(60.2%)>MS-B组(37.0%)。MS培养基中2,4-D和NAA同时存在时,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比不含NAA的要好1.5-2倍。MS培养基是 愈伤组织生长的适宜培养基。经过几代的继代培养,愈伤组织的生长周期由35-40d缩短为15-18d。红豆杉树与扦插苗间、树的不同个体间,甚至同一树不同部位的幼茎在愈伤组织诱导及生长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不同培养基对雨生红球藻生长和虾青素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适宜和亚适宜条件下,用BBM、HGZ两种培养基对3个不同品系的雨生红球藻培养,通过对生长速率、干重、叶绿素有虾青素累积量测定,比较不同培养基、不同培养条件对红球藻的生长与虾青素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BBM培养基比HGZ培养基更适合营养生长。3个品系(H17、HPM、HPB)的平均生长速率比HGZ培养基分别高57.2%、28.97%、18.1%,培养10d,叶绿素含量增加201.9%-288.2%、干重增加38.8%-114.3%。在高光强和缺氮条件培养15d后,用HGZ培养基培养的3个红球藻品素细胞的虾青素累积为BBM培养基的2.0-2.5倍。实验结果也表明:细胞生长和虾青素的累积也存在不同品系之间。  相似文献   

7.
将类型Ⅱ愈伤组织从固体培养基转入悬浮培养,发现在改良1/2MN培养基,1.0-2.0mg/L的2,4-D浓度及1000mg/L肌醇存在下,适合所有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悬浮细胞的生长和细胞成活率的提高.悬浮培养5-6天继代1次是适宜的.大量元素减半和0.5-1.0mg/L的2,4-D浓度用于玉米单细胞培养,能获得良好的细胞分裂和生长.细胞悬浮培养获得了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8.
银杏细胞悬浮培养及黄酮的产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激素、培养基的成分组成及诱导子对银杏悬浮细胞生长及黄酮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银杏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NAA和6-BA组合使用比NAA、6-BA单独使用更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当培养基的蔗糖浓度达到35g.L^-1时,比较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去掉培养基中的氮源,虽不利于细胞的生长,但有利于细胞中黄酮的累积,黄酮的含量可达2.16%,培养基中附加0.1g.L^-1琼脂糖诱导子可使细胞中黄酮含量提高到细胞干重的2.23%。  相似文献   

9.
玫瑰茄细胞生长及其花黄素产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玫瑰茄细胞培养产生产花黄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在含1μmol/L2,4-d及0.5μmol/LKT的B5悬浮培养基中生长良好,有产生较多的花黄素,为172mg/L,占细胞干重的2.1%。细胞的比生长速率为0..282d^-1,倍增时间为59h,色素产生的动力学方程为:dP/dt=(3.333 0.1830μ)x。2,4-D的浓度升高对色素的产生有抑制作用。蔗糖的最适浓度为3%。培养基中有无Fe^ 对产物形成的影响作用极微,而光照对细胞生长和色素形成都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0.
岩黄连离体细胞培养及生物碱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岩黄连不同组织部位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调整基本培养基和初始pH值,经多次继代培养,获得稳定生长的岩黄连离体细胞;采用薄层层析(TLC)、紫外扫描(UV)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对细胞和植株中生物碱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叶片最适于诱导愈伤组织;最佳基本培养基为B5,初始pH值为6.0;岩黄连离体培养细胞的生长周期为20d左右,第15天生物量最高,达到15.3g/L(DW);细胞和植株中生物碱成分有较大差别,但都舍有脱氢卡维丁,细胞中脱氢卡维丁的含量为0.58mg/g。  相似文献   

11.
绿豆下胚轴原生质体的培养陈汝民,龙程,王小菁(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学系广州510631)关键词绿豆下胚轴;原生质体;B5P1培养基;愈伤组织中图分类号Q944.46豆科植物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1980年高国输等人首先从豆科植物首清的叶片中分离和...  相似文献   

12.
厚朴组织培养与高产细胞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来自厚朴种源试验林的10个不同基因型材料开展组织培养和高产细胞系,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激素种类与配比、外植体的取材部位等因素对厚朴愈伤组织的诱导率、生化、褐化均有显影响。B5+2,4-D 4mg/L NAA 1mg/L培养基的诱导率达到100%;而采用B5+BA 1.0-2.0mg/L NAA 1.0MG/l的培养基,愈伤组织的增殖率最高,褐化率最低;140、54两个基因型的细胞增殖最快,是其它基因型细胞均值的2.12倍;不同的基因型、培养基、培养时间所产生愈伤组织细胞的厚朴酚类含量不同,以140基因型的细胞系在B5+BA 2.0mg/L NAA 1.0mg/L的培养基上培养60d为最优。  相似文献   

13.
紫杉细胞生长过程与营养物质消耗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紫杉 B10细胞系进行悬浮培养 ,并对其生长过程与营养物质的消耗过程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 :紫衫细胞在改良 B5培养基中 ,对于碳源、硝态氮、磷以及钙、镁、钾等营养物质的消耗并不是均匀的 ,虽然培养液中的碳源和钙可以满足细胞生长速度的需要 ,但氮、磷、钾在细胞快速生长前期已经被消耗殆尽 ,后期开始出现镁离子含量不足。因此可以证明培养液中的氮、磷、钾含量不足是影响细胞快速增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弱化H+-ATPase的德氏乳杆菌乳酸亚种的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氏乳杆菌乳酸亚种(L5)为出发菌株,以新霉素为选择 "压力",获得了弱化H+-ATPase变异菌株5M1、5M6和5B1。与出发菌株L5(对照)相比,各变异株的H+-ATPase活力分别下降51.3%、27.7%和34.3%。对变异株5M1、5M6和5B1的形态及其生理特性研究表明,变异株的细胞较菌株L5细长。L5的ATP含量为0.63×10-18mol/个,明显低于变异菌株;变异株5M6和5B1的ATP含量分别为1.18×10-18mol/个和1.38×10-18mol/个;变异株5M1的ATP含量最高,约为1.60×10-18mol/个。当各菌株在MRS培养基中37℃培养12h后,变异株表现出较高的谷氨酸到γ-氨基丁酸的转化率,其中变异株5M6最高,为16.73%,变异株5M1和5B1谷氨酸转化率居中,分别为15.6%和15.4%,出发菌株L5的谷氨酸转化率最低,为13.91%。与出发菌株L5相比,变异株5M6、5M1和5B1的H+-ATPase活性下降导致其耐酸性和耐盐性降低。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中压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国传统民族药佛甲草(Sedum lineare Thunb)的甲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从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首次对化合物山奈酚7-O-6″-O-丙二酸单酰-D-吡喃葡萄糖苷(1)的波谱数据进行了归属,用MTT法测试6个单体成分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ep3B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6个化合物均对HepG2和Hep3B细胞表现出抗肿瘤活性,并且IC50值在22.6~91.5 μg/mL之间,在浓度大于100 μg/mL时也没有表现出对人正常肝细胞L-02的抑制作用.相比于黄酮类化合物1、2,苯丙酸类化合物3~6(IC50=22.6~44.3 μg/mL)对HepG2和Hep3B细胞表现出更强的抑制作用.其中,顺式苯丙酸类化合物5对HepG2和Hep3B细胞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其IC50值范围在22.6~28.2 μg/mL,能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小球藻(Chlorella sp.)的生物量,须对f/2配方培养基进行响应面优化。首先须确定小球藻培养基的最佳pH值和盐度。在此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方案筛选出影响小球藻生长的3个主要因素分别为NaHCO3、KNO3和维生素B12,然后通过 Box-Behnken 设计试验确定这3个主要因素的最佳质量浓度参数。结果表明,当培养基组成为:NaHCO3 0.93 g/L、MgSO4 0.40 g/L、KNO3 0.46 g/L、K2HPO4 0.020 g/L、维生素B1 0.60 mg/L、维生素B12 1.8 μg/L、生物素 2.0 μg/L时,小球藻经实验室培养72 h后的生物量达到4.5×107个/mL,较优化前提高了32.5%。  相似文献   

17.
巴戟天细胞悬浮培养生产蒽醌类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巴戟天细胞在含NAA0.25mg/L,Kt0.025mg/t,的B5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细胞比生长速率为0.140天^-1,倍增时问为118.8小时,蒽醌含量可达151.27mg/L,为细胞干重的0.81%。巴戟天细胞中蒽醌含量是巴戟天根的2.17倍,蒽醌的比生产速率是巴戟天根的79.3倍。在固体培养愈伤组织中其蒽醌含量和比产率则分别是巴戟天根的6.1倍和209倍。  相似文献   

18.
几种离体动物细胞抗菌肽的诱导及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选取几种离体培养的昆虫细胞、哺乳动物细胞和肿瘤细胞,用热灭活的大肠杆菌DH5a诱导细胞产生抗菌肽,诱导的上清液经三氯乙酸沉淀提取诱导蛋白,采取抑菌圈法测定其抗菌活性.对从不同种细胞中诱导产生的抗菌肽的抗菌活性进行比较,发现581、SF-9、Vero、293、PK-15和IBRS-2细胞均能产生抗菌活性物质,其中Vero细胞产生的抗菌肽活性最强.经Tricine—SDS—PAGE、银染后发现,各种细胞产生的抗菌肽分子量为7000左右.  相似文献   

19.
假单胞菌B5生物合成邻苯二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假单胞菌B5菌株(实验室筛选)为实验菌株 ,完成了游离细胞发酵条件优化和发酵保护剂甘油最适用量的研究。在 6g/L的苯甲酸钠和 1.1g/L培养基上30℃培养 24h ,邻苯二酚(catechol)产量达到 2.5g/L ,分子水平转化率为 52.3%;同时进行细胞固定化材料、固定化条件和固定化发酵条件的实验。以 1.5%壳聚糖和 0.1%的海藻酸钙为固定化介质 ,0. 1%的戊二醛交联制备得到的固定化细胞成球形 ,直径约为 2.5mm ,在苯甲酸钠 (6g/L)培养基中可连续批次发酵 12次 ,邻苯二酚平均产量约为每批次 1.5g/L。  相似文献   

20.
6株谷氨酸产生菌以甘氨酸、青霉素和溶菌酶不同组合处理,对其原生质体形成进行了比较,在最佳条件下,原生质体形成率可达95~100%。B9-15 菌株细胞形态特殊,表面呈凹陷状,仅在含1.5~2.0%甘氨酸的高渗培养液中就能形成原生质体,在加有壁制剂的丁二酸钠高渗培养基上,所试菌株的原生质体再生率从10.5%~61.8%,差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