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海仙花开花和衰老过程与膜脂过氧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仙花从大蕾发育至玫红花时,开花时间较长,此后即迅速衰老萎蔫.开花和衰老过程中呼吸速率出现两次高峰,花盛开为乳白花时出现第1个呼吸峰,玫红花时又出现一次较低的呼吸峰.从大蕾发育至粉红花时,SOD和CAT活性逐渐增高,Vit.C含量逐渐降低但保持较高水平,而O-2含量低且变化不大;粉红花后,SOD和CAT活性继续升高,Vit.C含量迅速降低,O-2含量较快升高;玫红花后,SOD活性迅速降低,Vit.C含量达最低,O-2含量则迅速升高.开花前期花内MDA含量低且变化不大,相对透性值缓慢升高,粉红花后,O-2引发膜脂过氧化加强致使MDA含量和相对透性迅速升高,花萎蔫时达最高  相似文献   

2.
蜡梅花开花和衰老过程与膜脂过氧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蜡梅花从中蕾至花盛开时,花内SOD和CAT活性均保持较高水平.在花盛开时,维生素C含量达最高,脯氨酸含量亦保持较高水平.它们的共同作用可防止活性氧积累对细胞的伤害,因此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和脂质氢过氧化物含量较低,电导率和A280亦较低,保证了花的正常发育.花盛开后,SOD活性继续降低,CAT活性和维生素C及脯氨酸含量迅速降低,表明花内活性氧清除能力下降,脂质氢过氧化物和MDA含量迅速升高,电导率和A280亦明显增加,从而加速了花的衰老,实验结果表明,促进腊梅花衰老的活性氧可能是OH,O2等.  相似文献   

3.
用适当浓度的蔗糖和STS配制的1和2号保鲜剂处理天竺葵切花,可提高天竺葵切花花瓣中还原糖和蛋白质的含量,减慢蛋白质降解的速率,降低自由氨基酸的含量.与此同时,保鲜各种处理还可延缓花瓣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降低MDA含量和相对透性,保持膜结构的完整性,延迟花的衰老.保鲜剂处理还能增加花的鲜重,维持较高的开花率,降低花的萎蔫率,延长天竺葵切花的瓶插寿命.结果表明,保鲜剂1号较2号为好,且两种处理均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4.
以3个国家良种金银花为研究材料,分别在其三青期、二白期、大白期、银花期、金花期取样,研究良种金银花不同发育程度花蕾内部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良种金银花花蕾百针鲜重以大白期最高,亚特、亚特红、亚特立本分别为9.68 g、6.69 g和9.86 g;三个品种折干率在三青期最大,可溶性糖含量在大白期最大;亚特和亚特立本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随着花蕾的发育逐渐降低,以三青期最高,而亚特红木犀草苷一直处于上升状态,绿原酸到银花期达到最大值。各品种间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以亚特红最低,在三青期分别为4.22%和0.16%,亚特和亚特立本差异不明显;挥发油的含量则与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变化相反,随着花蕾的发育进程而逐渐升高,到金花期达到最高。三个品种之间以亚特红挥发油含量最高,在金花期达到1.40%,亚特和亚特立本之间差异不明显。综合比较产量、活性成分以及产后初加工,确定亚特良种金银花的最佳采收时期为二白期。  相似文献   

5.
UV-B辐射对极地雪藻Chlamydomonas nivalis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不同剂量的UV—B辐射极地雪藻,测定了致死率、色素含量、蛋白质和总脂含量以及自由基清除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UV—B辐射对极地雪藻具有一定的致死效应,UV-B辐射后雪藻细胞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虾青素含量也显著提高.UV—B辐射后,极地雪藻基本生化成分的含量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蛋白质含量随辐射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总脂含量则逐步增加.经UV—B辐射培养以后,极地雪藻在有机溶剂系统中的自由基清除活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不同供水条件,不同品种植株的叶片中,全氮及蛋白质氮的变化趋势相同,它们的含量都随年令的增长而逐渐增加。在抽穗和开花期达到最高点,以后则下降。在干旱条件下,红麦在前期全氮及蛋白质氮的含量均低于灌水者,而后期则增高;不灌水的96号仅于拔节期低于灌水者,而在以后两期则提高很多,非蛋白质氮的含量一般随年令增长而增加。 在根系中,蛋白质氮均在拔节期增高,抽穗开花期降低,后期又升高,非蛋白质氮的含量变化则相反,随着年令的增长到抽穗开花期增高,灌浆期又下降。 在干旱条件下,叶片中酰胺氮在前期下降,由抽穗开花期到灌浆期又明显升高;而铵态氮由拔节期到灌浆期,总的趋势是逐渐升高,但由抽穗开花期到灌浆期,抗旱品种红麦下降非常显著,而不抗旱品种96号仍在上升。  相似文献   

7.
硒对水稻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土壤施入亚硒酸钠的盆栽水稻籽粒中的蛋白质和17种氨基酸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适量的硒会使水稻籽粒中的蛋白质和大多数氨基酸的合量增加,其中以土壤施入硒量为2mg/kg时,水稻籽粒中蛋白质的含量和氨基酸的总量达到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15.0%和18.1%;17种氨基酸除含硫氨基酸(胱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受硒的影响减少外,其余15种氨基酸的含量均增加,最高增长率为32.0%。  相似文献   

8.
银杏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及3种氮代谢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不同萌发状态的银杏种子为研究对象,对其萌发过程中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杏种子萌发期间蛋白质含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游离氨基酸含量在种子萌发初期随着萌发的进行逐渐增加,当种子露白、胚根快突破种皮时游离氨基酸含量迅速下降,而幼芽开始生长后游离氨基酸含量又缓慢上升。蛋白酶的活性随种子的萌发逐渐增加,最大值达0.048 mg/(g.h),其后活性逐渐下降;肽酶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萌发开始阶段酶活性变化不大,当种子萌动时酶活性迅速增加,随后趋缓;硝酸还原酶活性也随着萌发的进行而增加,幼苗开始生长后酶活性逐渐下降。因此银杏种子萌发过程中贮藏蛋白质的降解为幼苗生长提供重要的氮源,这一过程与3种氮代谢酶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测定了白兰瓜果实组织在不同时期的呼吸强度、糖分和含氮物质含量的变化。用纸上色层分析法鉴别了各个时期白兰瓜果实中可溶性糖和氨基酸的种类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试验目的在于找出白兰瓜果实在发育和成熟期间糖分与含氮物质代谢的规律,而且探讨呼吸作用和糖、氮代谢间的关系。白兰瓜果实在发育的早期呼吸强度最高,各种糖分中以葡萄糖含量最多,蔗糖含量最少,蛋白质氮含量高,非蛋白氮含量低。在开花后10天至35天,随着果实的迅速增大,呼吸强度逐渐下降到最低点,与此相件随,蛋白质氮量和总氮量亦随之下降,葡萄糖、果糖和总糖量一直上升,但蔗糖含量仍然很少。在开花后35天至45天,果实进入成熟时期,呼吸强度急剧上升,出现呼吸高峯,总糖量增加不大,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下降。在此成熟过程中,蔗糖和蛋白质大量累积,其含量变化与呼吸强度上升相平行。当采收以后,果实进入衰老阶段,呼吸强度逐渐下降,蛋白质氮含量亦件随下降,物质代谢趋向分解。由上结果可以看出,呼吸作用和蔗糖、蛋白质合成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可能当呼吸高峯到来时,供给了蔗糖和蛋白质合成所需的能,因而引起了蔗糖和蛋白质的大量积累。白兰瓜果实中可溶性糖共有三种,即葡萄糖、果糖和蔗糖。氨基酸已确定有六种,即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纈氨酸、亮氨酸和一种未能定名的氢基酸。在白兰瓜果实不同发育和成熟时期,可溶性糖和氨基酸的种类并无变化,但在量上则发生了明显地改变。  相似文献   

10.
以华青二号藜麦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的方式,利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探讨在不同PEG-6000胁迫浓度(0%、5%、10%和15%)和胁迫时间(24 h、48 h、72 h)对藜麦种子萌发率及萌发期蛋白质、氨基酸和葡萄糖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藜麦的种植及研究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种子的萌发率及萌发期蛋白质、氨基酸和葡萄糖含量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72 h时达最高值;种子的萌发率、蛋白质含量在胁迫浓度为5%时最高,分别为96.67%和21.67 mg/g;氨基酸和葡萄糖含量在10%胁迫浓度下达最大值,分别为1.60 mg/g和9.09 mg/g.可见,一定的干旱胁迫可以促进藜麦种子的萌发及萌发期蛋白质、氨基酸和葡萄糖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利用榨汁后的广柑渣酿洒,每100kg可产15度酒16kg;其酒糟加入17%稻草粉栽培平菇,生物效率达48%;采菇后的菇渣代替30%基础日粮饲喂奶牛,日产奶率可提高132~492kg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文冠果花芽分化过程外部形态变化与内部解剖结构的对应关系,并探究内源激素含量与花芽分化的关系,为文冠果花性别相关研究的适时采样与提高雌/雄花比例的调控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外部形态观测,结合石蜡切片技术,分析文冠果花芽分化内外部形态之间的对应关系。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花芽分化过程中雌、雄能花的4种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探究其与内源激素之间的关系。【结果】① 文冠果雌能花和雄能花在性别分化之前均为两性,雌能花的单核花粉粒在有丝分裂期呈液泡化衰败,雄能花大孢子母细胞四分体时期细胞停止分裂,性器官发育异常导致单性花的形成。此外,文冠果花芽分化内部结构与外部形态之间具有时序性对应关系。② 玉米素(zeatin,ZT)含量在花芽未分化期至雌蕊原基分化期逐渐上升,雌雄配子体形成时期,雌能花的ZT含量始终高于雄能花。雌能花雄蕊发育出现异常时的生长素(auxin,IAA)、胞落酸(abscisic acid,ABA)含量显著高于雄能花,赤霉素(gibberellin,GA)含量显著低于雄能花。说明高水平ZT促进花芽分化,利于雌能花的发育; 高水平的IAA和ABA具有促雌作用; 高水平的GA具有促雄效应。③ m(ABA)/m(IAA)、m(ABA)/m(GA)、m(ZT)/m(GA)在花芽未分化期至雌蕊原基分化期均处于较高水平,雄能花雌蕊发育异常时,其m(ABA)/m(IAA)和m(ZT)/m(IAA)显著高于雌能花。说明高水平的m(ABA)/m(IAA)、m(ABA)/m(GA)、m(ZT)/m(GA)有利于花芽分化; 高水平m(ABA)/m(IAA)、m(ZT)/m(IAA)对雄蕊发育有利。【结论】文冠果雌能花和雄能花各自对应另一性器官的败育导致了性别分化。花芽分化过程中,可以根据花芽外部形态判断内部分化时期。高水平的ZT含量、m(ABA)/m(IAA)、m(ABA)/m(GA)、m(ZT)/m(GA)利于花芽分化,高水平的m(ZT)、m(IAA)和m(ABA)利于雌能花发育,高水平的GA含量、m(ABA)/m(IAA)、m(ZT)/m(IAA)利于雄能花发育。  相似文献   

13.
仙蜜果花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仙蜜果属仙人掌科植物,是一种集水果、蔬菜、花卉、药物和环保于一身的纯天然植物.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市场价值,是一种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植物.本文分析比较仙蜜果花不同部位(花瓣、苞、芯)的营养成分、磷、钙、铜、铁、锌及维生素C含量的差异,以其有利于对该花进行针对性的综合利用和开发.  相似文献   

14.
雌雄异型异熟青钱柳花发育过程中养分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青钱柳集药用、材用、观赏于一身,是典型的雌雄异型异熟植物,通过研究不同交配类型雌雄花芽(序)发育过程中花芽(序)和周围组织内养分的动态变化,以阐述其雌雄异熟的养分调控机理。【方法】在花发育期间,从青钱柳林分中随机选取两种交配类型(雄先型(简称PA),雌先型(简称PG)),观测花芽(序)(雄花♂,雌花♀)形态变化并测量花序长度; 同时测定两种交配类型花芽(序)及其周围组织(雄花枝条(记为♂Z),雌花枝条(记为♀Z)和雌花叶片(记为♀Y))内的淀粉、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①淀粉:花芽萌动前,花和枝条上均积累了大量淀粉,并随着花的发育呈持续下降的趋势; ♂Z的含量显著高于♀Z,PA的♂Z上的含量高于PG的♂Z上的。②可溶性糖:萌动前♂Z积累了大量的可溶性糖,在发育过程中其含量呈现下降、上升并趋于稳定的动态过程,而♂内的含量出现波动但相对稳定; 在♀及其周围组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花序伸长生长结束时达到峰值。③可溶性蛋白质:萌动前PA的♂比PG积累了更多的可溶性蛋白,在两种交配类型♂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着花的发育逐渐下降,♂Z内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发育过程中相对稳定; 可溶性蛋白在♀花序开始伸长生长时达到高峰,而♀Y中的含量呈持续下降,♀Z上可溶性蛋白的变化模式在两种交配类型上存在差异。【结论】雌雄花发育所需可溶性糖主要来自自身和枝条内贮藏的可溶性糖和淀粉(水解产物),但PA的♂Z内贮藏的可溶性糖含量远高于PG的; 雄花发育所需可溶性蛋白来自自身或光合产物的输入,雌花则主要来自光合产物的输入。淀粉和可溶性养分的动态变化在不同交配类型雌雄花上均存在时序差异,但与花序的发育进程一致。  相似文献   

15.
矮牵牛开花过程中核酸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把矮牵牛开花过程分为前分化期(无花芽),萼片、花芽形成期,雌雄蕊形成期,子房、花药成熟期和开花期5个时期。选择红色、粉红色和杂色3种花色的矮牵牛,对其开花期间核酸和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种花叶片的核酸含量在第2期时明显升高,粉红色花在第4期又出现一个核酸含量的高峰;红色花和杂色花中DNase比活力呈下降趋势,粉红色花在第2期时DNase比活力有一个高峰;红色花和杂色花叶片在第3期时RNase比活力出现一个高峰,粉色花在第2期和第5期时RNase均有所升高。3种花在第2期和第4期时叶绿素含量均降低,在第3期和第5期时均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16.
显微、超微结构研究表明 ,短日照条件下豌豆顶芽的衰老过程是从营养生长锥向花芽的转化 ,而用DNA原位末端标记 (TUNEL)、Caspase 8WesternBlot和 14 0bpDNA片断积累的试验结果证明 ,转化为花芽的整个生长锥细胞发生了编程性死亡 (PCD) ,而且其最顶端部分细胞首先发生PCD ,而顶端周围的分生组织细胞逐渐分化出花芽的各部分 ,但顶芽最后并没有发育成为完整的花 ,所有细胞就都发生PCD ,从而顶芽衰老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一年两收金槐花不同时期叶片内营养物质的含量变化规律,以营养期、花芽期、花蕾期、盛花期和果期5个时期的一年两收金槐叶片为试材,对其干物质、粗纤维、粗脂肪、粗蛋白、钙和磷等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干物质含量在第一季果期阶段含量最高(37.2%),第二季花蕾期含量最高;第一季和第二季花芽期至花蕾期的干物质含量都呈现上升趋势,说明该阶段需要消耗大量营养物质。第二季采收时各时期粗蛋白含量均低于第一季采收各时期,均在花芽期含量最高,其中第一季采收花芽期为5.99%,第二季花芽期为5.35%。第二季粗脂肪含量除了花芽和盛花期略高于第一季外,其他时期都低于第一季,第二季粗脂肪含量最高为盛花期(1.19%)。第二季采收时金槐在花芽-花蕾-盛花阶段粗纤维、灰分和钙含量明显高于第一季,第二季磷含量在营养期-花芽-花蕾阶段要低于第一季,但在盛花期到果期要显著高于第一季,其中第二季时磷含量最高为盛花期(0.126%)。第二季芦丁含量显著低于第一季,其中第二季花蕾时期芦丁含量为27.5%,但第一季花蕾时期芦丁含量却达到36.7%。因此,可在第一季采收结束及时补充磷肥,以促进二季金槐的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叶面肥 112 5对玫瑰 (RosarugosaThunb)生长发育及衰老生理的影响 ,于 2 0 0 1年 4月 1日玫瑰新梢两叶期叶面喷施 3.3mg·L-1 的 112 5。结果表明 :叶面肥 112 5能促进玫瑰的生长发育 ,使现蕾期、初绽期、盛花期分别提前 2 ,4和 4d,并延长花期 6~ 7d ;使花朵鲜重、单花花瓣数和花径及叶绿素含量增加和花枝长度缩短 ,使叶片的鲜重、干重、比叶重和茎粗增加 ,改善玫瑰花生长发育进程中的生理机能 ,增加玫瑰初绽期和衰败期的SOD活性 ,现蕾期、初绽期和衰败期的蛋白质含量 ,衰败期的总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 ;明显降低玫瑰现蕾期、初绽期的相对电导率 ,增加初绽期和盛开期的总糖含量以及降低衰败期相对电导率。  相似文献   

19.
日本沼虾胚胎发育时期消化酶活力和氨基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了日本沼虾胚胎发育过程中四种消化酶的比活力和氨基酸的含量.结果显示:卵内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随着胚胎的发育逐渐下降,但在原肠期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略高于囊胚期.四种消化酶中类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在胚胎发育早期和后期较高,中期较低.纤维素酶活力较低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变化规律不明显.总氨基酸含量在胚胎发育早期下降较快,胚胎发育至后无节幼体期氨基酸含量下降幅度变缓.必需氨基酸中亮氨酸的含量高,非必需氨基酸中谷氨酸的含量最高.单个必需氨基酸含量与必需氨基酸总量的比值(A/E)在整个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基本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20.
利用含3%蔗糖和适当浓度的8HQS(八羟基喹啉硫酸盐)、AgNO_3 、柠檬酸配制的保鲜剂,研究其对红山茶切花采后生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保鲜剂处理可使红山茶切花的花重和花径增加,提高花内还原糖的含量,抑制蛋白质的降解,降低非蛋白氮的含量,提高蛋白氮和总氮的含量.保鲜剂处理还能显著地降低花瓣细胞膜的相对透性,延迟花的衰老,使红山茶切花的瓶插寿命延长4~6天.红山茶切花采后立即插入3,4号液中保鲜效果较2,5号为好,但所有保鲜剂处理均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