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药方剂的数据挖掘研究是把我国丰富的中药信息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重要内容,它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知识发现技术对传统中药新药、中医组方理论及规律、中药作用机制、有效成分构效关系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关联规则为主的研究模式是数据挖掘的一种常用方式,将关联规则用于方剂配伍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寻核心药群,寻找药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整体用药规律.本文对中药方剂数据挖掘模式和算法集成进行了研究,提炼方剂中有关联的药物匹配模式,探讨这些模式中药物组配后功效的变化情况,从而为中药方剂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研究提供现代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分类算法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及其进展,为中药领域数据挖掘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利用知网、万方和维普等作为主要文献检索平台,整理文献建立研究对象文献数据库。从311 746篇文献中,整理得到345篇相关文献。结果显示分类算法的应用较多集中在中药药性研究、药物分析、药物安全性/毒性、方剂配伍规律和中药功效等5个研究子领域,且人工神经网络算法运用的范围最广,适用于中药科研的多个子领域。因此得出:分类算法在中药科研中应用种类多,且涵盖的研究范围广;不同数学模型的分类算法均有特色,应当结合中药数据的特点,优选不同的分类算法;通过改进完善传统的分类算法,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分类算法在中药传承和创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分类算法在中药科研中的应用及其进展,为中药领域数据挖掘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方法 利用国内知网、万方和维普等作为主要文献检索平台,整理文献建立研究对象文献数据库。结果 从311746篇文献中,整理得到345篇相关文献;分类算法的应用较多集中在中药药性研究、药物分析、药物安全性/毒性、方剂配伍规律和中药功效等5个研究子领域;且人工神经网络算法运用的范围最广,适用于中药科研的多个子领域。结论 分类算法在中药科研中应用种类多,且涵盖的研究范围广;不同数学模型的分类算法均有特色,应当结合中药数据的特点,优选不同的分类算法;通过改进完善传统的分类算法,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分类算法在中药传承和创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位图矩阵和双支持度的中药配伍挖掘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了中药方剂配伍的规律.引入了关注频繁项概念,提出并实现了基于位图矩阵和双支持度技术的BM-DB-Apriori算法来寻找药对药组.位图矩阵技术使得在找频繁k-项集时无需对数据库扫描,双支持度确保频繁项集中不包含那些因太频繁而失去意义的项集.以脾胃方剂库为对象分别使用BM-DB-Apriori和Apriofi两种算法进行实验,实验表明,BM-DB-Apriori算法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挖掘出药对和药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如何建立心律失常复方数据库系统,并讨论了如何将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发现算法应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疾病的传统中药复方数据库系统中,用于发现中药单方之间的配伍规律,获取中医药药方治病机理等,实现对信息的深度开发,并且为人类专家的决策提供高层次的支持,为临床准确、合理选用方剂或为以后的新药研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浩瀚的数据资源中发现并提取有价值的知识是目前数据库、人工智能等学科研究中的共同热点问题.面向属性的归纳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特征规则的发掘算法,本文对特征规则挖掘的面向属性归纳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分类信息库”的概念,给出了基于这种概念的新算法.利用这种算法可以发现很多原方法发现不了的新知识,使特征规则的发现有了更大的实用价值.实例分析表明,该算法能够准确地发现特征规则。  相似文献   

7.
利用初等矩阵理论方法,证明了投影矩阵分解定理.此定理是研究复杂系统的基础定理.对称分析理论和正交分析理论是研究复杂系统的基本理论,而矩阵象是研究对称性和正交性的主要工具.此定理的主要作用是研究处理矩阵象的运算规律,这些规律是提出的GL算法、零成分搜索法、对称性全局方差分析、正交性全局方差分析等新方法的数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孤立点检测是数据挖掘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标是发现数据集中行为异常的数据对象.本文在局部稀疏系数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局部最大距离的局部孤立点检测算法,该算法提出检测孤立点只需计算它的最近邻居对象的最大距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发现局部孤立点是高效的。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已有的拓扑推断理论和算法,针对其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物理层拓扑发现算法.对子网内拓扑发现中的哑设备以及VLAN环境中设备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使新算法在实际应用中更具通用性,能快速、准确、完整地发现局域网内设备间的连接关系.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中药在人体内释放的物理模型,研究中药间接缓慢释放的动力学规律,其中考虑到由于释放复合介质渗透、中药松弛膨胀而引起的力学状态的变化。研究表明,中药与释放复合介质移动速率的相对大小是控制中药扩散释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及目前中药炮制学实验存在的问题,以中药炮制学中润法为例,采用现代学徒制的剧情设计,以真实实验操作工艺、炮制技术及有关理论为基础,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实现一套互动性强、真实感强、参与度高且具有高度沉浸感的虚拟实验系统,为中药炮制学实验提供一种新的教学途径及思路.  相似文献   

12.
大数据中的知识发现是大数据应用中的核心热点.本文从高度抽象认知事物视角出发,以表征事物普遍性为特征的概念驱动与表征事物特异性为特征的数据驱动两种方法学为哲学原理,提出了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和对象偏序结构图的知识发现方法.分别从群结构、子群结构、支路、节点等角度对数据特征之间的结构关系进行讨论分析.属性偏序结构图将数据中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对象聚类到一起,是数据共性的表达;对象偏序结构图中,通过数据的独有属性可以快速有效的将特异性对象区分于其他对象.最后,以中医药方剂配伍研究问题为例,对张锡纯治疗中风的32个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大数据知识发现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立足当前中医、针灸理论建设与临床发展实际,分析了针灸、中药内服理论与方法的差异及二者结合的优势。分析表明,针灸和中药内服在切入方式、效应机理、辨治视角等多个方面均有不同,二者联合应用能补充彼此之不足,具有较大临床优势;药物外治法是针药结合的重要研究向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青蒿配伍规律及应用特点,为临床使用中药青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收录的含青蒿中药方剂为数据来源建立青蒿方剂数据库,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21、IBM SPSS Modeler 18.0、IBM SPSS Statistics 23.0等软件对纳入方剂进行分析,使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网络可视图。结果 最终纳入含青蒿的中药方剂50首,主治疾病为发热。涉及的189味中药累计使用564次,性多寒、温,味辛、苦,归肝经、肺经为主,功效分类上以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最为常见。高频中药关联规则分析显示,药对组合中青蒿-柴胡,青蒿-黄芩的支持度较高;三味药组中青蒿-黄芩-柴胡的支持度最高。治疗发热时,青蒿常与柴胡、黄芩、金银花等中药配伍,高频中药关联规则45项,聚类分析得到5类治疗发热的基本药物组合。结论 本研究分析总结了含青蒿中药方剂的主治病证、配伍规律及应用特点,为临床科学规范使用青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归经分析发现,中药方剂成分简化而药效反可更强。从这一发现提出构建分子方剂取代中药方剂。从中医运用中药的经验与理论,提出构建分子方剂的方法与法则。从分子方剂基础上提出创造新的、先进的药理理论与药物——分子方剂学、网络药理学、网络调节药,并阐述了其前景与路线。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大多数中医药数据挖掘研究中使用单一且基础的算法而出现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一种通过策略模式智能优选中医药数据挖掘方法的平台(TCM data strategy model analysis platform, TCMDP)。根据策略模式的思想,集成以下4个数据挖掘模块,统计学分析模块可对药物、药物种类、四气五味归经和药物功效进行统计学分析;关联规则挖掘模块可以分析处方中的药物关联性;聚类分析模块可获取药物组合得出聚类新方,通过分析结果来探讨肺癌处方的配伍规律;证型分类模块以电子病历的中医症状和四诊信息作为输入,将相关证型作为输出,构建证型分类模型。综上实现了基于策略模式的中医药数据智能挖掘平台,并运用该平台对中医临床治疗肺癌的中药处方进行用药规律和证型分类研究。结果表明:以痰瘀互结证肺癌病例为例,关联规则挖掘模块中WD-Get Rule算法的运行时间最少仅为0.038 s。聚类分析模块中CMC-DD算法分析时间略长但精确率高达87%。肺癌证型分类分析模块中PSO-ELM运行时间短为88.98 s,且模型平均精确率达88.44%,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而本平台所采用的改进算法均优于...  相似文献   

17.
道家在中国医学上有重大贡献,这些都同道家理论在医学上的应用分不开。道家医学的传播形态主要为三种,伦理型、传统科技型和符祝型。三种类型在历史上分别反映出,道家在追求医学完善的活动中,经历了复杂的筛选、淘汰和认证过程。值得重视的是,道家在医学上的一些本土性的科学理论,越千年不衰,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极其宝贵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8.
对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对传统中药升降浮沉理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现代的科学认识,目的在于补充中药升降浮沉理论、完善中药药性理论、发展中药临床用药原则、提高中药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