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关于《国际商务谈判》课程逻辑结构的设计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商务谈判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人通过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教学实践.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发现:国内外各个版本的商务谈判教材的理论逻辑体系各不相同,并且在相同问题的论述过程中,外文原版教材跟我们国内教材的差异更大。因此.如何将其有机地统一起来,力争在教学过程中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相应的技能,是摆在经济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件大事。本人通过认真分析国内外12个版本的国际商务谈判教材,理出了国际商务谈判教学的一个大纲,得出了自己关于国际商务谈判的“3P”理论,并提出了对理论进行完善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晓 《当代地方科技》2011,(24):128-128
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增加,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各种商务交流都越来越多,然而商务谈判理论发展开始于西方,中国早期在这方面根本没有理论支撑,在与国外交易中屡屡吃亏,随着交易的越来越多.西方文化的流入,商务谈判的理论在中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然商务谈判的精髓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再反过来看看其又怎么反作用于生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布朗和列文森的礼貌策略、面子理论及利奇的礼貌原则为基础,结合商务谈判中的具体案例,探讨了模糊表达、委婉表达、低调陈述、恭维言辞等礼貌语用策略在商务谈判中的体现和应用,阐述了礼貌对商务谈判的影响,希望能对国际商务谈判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对策论亦称竞赛论或博弈论,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对策论学科还比较年轻,1944年冯.诺依曼(von Neumann)与奥斯卡.摩根斯特恩(O.Morgenstern)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出版,才标志着现代系统博弈理论的初步形成,从此博弈论按着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两个经典框架发展起来。本文在这里整理一下博弈论的发展史,预测下博弈论在未来的理论研究和应用中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5.
浅谈国际商务谈判的常用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科技资讯》2010,(23):243-24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推进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化,国际商务谈判作为商战的序幕,已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经济领域交往中。国际商务谈判要面对的谈判对象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由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各民族间有着迥然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各国客商的文化曾景和价值观念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他们在商务谈判中的风格也各不相同。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如果不了解这些不同的谈判风格,就可能闹出笑话,产生误解,既失礼于人,又可能因此而失去许多谈判成功的契机。本文通过时国际商务谈判的概念.重要性、国际商务谈判的技巧进行阐述,以期提高谈判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在对博弈论的概念和发展历史进行讨论概括的基础上,从体育基础理论、体育应用、体育开发3个层面评述了博弈论在体育领域中的相关研究.从现有研究发现,博弈论在体育基础理论层面的研究较薄弱,在体育应用层面的研究较突出,而在体育开发层面研究较少.据此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鉴于工程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自然科学和各种工程技术中均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电路理论和自动控制理论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探讨了在课堂教学中把工程数学和工科类专业课程有机结合的方法.提出了工程理论与数学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P.D.Lax是当代著名的美国数学家,长期在国际闻名的Courant研究所从事数学研究,其研究领域涉及纯粹和应用数学,特别是泛函分析、偏微分方程、数值方法、可积系及散射理论等,对当代数学发展有重要贡献。1944~2003年期间他总共发表出版论文和专著158篇(部),其中一些成为经典性论著,有的甚至是研究生“必读”文献。  相似文献   

9.
《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科特点要求该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探讨了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内涵,及在国际商务谈判课程中应用的意义,对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国际商务谈判课程》中如何实施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宋广文 《科技信息》2011,(36):I0082-I0083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国际商务谈判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谈判语境,谈判方式,谈判策略三个角度,分析了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跨文化谈判中,企业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学者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将制度因素和交易成本引入国际贸易理论,对制度(特别是非正式制度)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介绍了国际贸易理论新研究范式的形成背景条件,阐述了新研究范式的主要理论,总结了新研究范式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关于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的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已经不能解释日益增加的产业内贸易问题。鉴于此,探讨了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产生、内容及其与新贸易理论和传统贸易理论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分析了我国的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了发展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国际贸易与国际营销的区别与联系,探讨了国际贸易理论对国际营销的影响以及国际营销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指出两者之间存在以盈利为目的的超国界的经济活动的共性.  相似文献   

14.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云洁 《科技信息》2008,(36):70-70
《国际经济学》课程是经济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结合新的国际贸易环境对于专业人才的要求,介绍了“案例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以利于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经济学“实用性”的理论知识和国际视野的全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产生既是适用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现实的需要,也代表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其理论意义在于为各国政府对经济的积极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由于理论模型的条件假设与现实环境的距离,使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际功效受到相当程度的制约.  相似文献   

16.
H—O原理是西方经典国际贸易理论,然而里昂惕夫在对美国具体资料的验证中却得到了与H—O原理相反的结论,产生了世人瞩目的谜,即里昂惕夫之谜。为了解释里昂惕夫之谜,产生了一场学说革命,极大的促进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指出技术性贸易壁垒虽然可以保护进口国部分企业的利益,却损害了进口国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增加了出口国的商品成本,降低了出口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阻碍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发展.对我国食品行业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一些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食品业冲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国际贸易的发展要面对更为严峻的风险挑战,风险使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蒙受程度不同的损失.本文主要研究国际贸易市场性风险,对其风险特征及表现形式进行了揭示和分析,阐述风险的成因,研究识别方法和构建预警模型.  相似文献   

19.
将复杂网络分析应用于国际农产品贸易,研究发现:在中观层面通过加权优化极值算法和粗粒化过程,得到反映“中心外围”结构的三类国家;而在微观层面根据网络节点中心性所列的国家排名显示,国际农产品贸易是封闭的、非均衡的且向多元化和多极化发展的.此外,还利用改进后的靴襻渗流模型评估了双边贸易关系遭到破坏对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其传播.   相似文献   

20.
由于叠加原理的破坏,主张将非线性生产函数替代传统线性齐次函数。利用非线性科学的研究成果,将要素的非同质性和要素结合的非线性作用有机结合,提出非线性基础上的贸易投资一体化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