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4 毫秒
1.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扶贫有一定的基础且成效明显,但鉴于贫困面积大、程度深和情况复杂等现状,应继续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旅游扶贫实施过程中重视贫困人口的参与,通过旅游扶贫切实增加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以及进一步加强旅游扶贫的管理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包容性增长是近年来联合国提出的彻底改变落后地区贫困状况的发展思想,强调让弱势群体拥有平等的参与和分配机会,从而彻底消除贫困产生的根源。中国的民族聚居地大多处于边贫地区,旅游业的包容性增长是民族地区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首先回顾了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及由来,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不均衡现状及原因,结合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包容性增长的目标与内容,提出了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包容性增长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广西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雯雯 《科技资讯》2006,(18):186-187
民族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广西是一个民族氛围浓厚、民俗事项丰富的地区,具备开展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有利条件。文章在阐述广西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针对广西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资源、品牌、利益协调、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广西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贫困问题是中国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而发展旅游业则是既能解决地区经济贫困问题又能实现人民思想扶贫的一条可持续扶贫之路。百色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旅游资源极其丰富,通过对百色经济状况及其旅游资源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适合百色旅游扶贫的对策:生态旅游扶贫、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边境旅游扶贫、红色旅游扶贫和古遗址旅游扶贫。  相似文献   

5.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旅游产业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是深入推进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实现农村全面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民族村寨发展策略之一。研究设计了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旅游产业精准扶贫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基于贵州省金沙县温泉村调查,分析研究案例村特色旅游产业精准扶贫的水平。研究认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贫困人口融入、旅游产品缺乏吸引力、转型升级存在困难、旅游扶贫经济基础较差、旅游扶贫链接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鉴于此,从顶层设计构思提出精准识别扶贫受助对象、精准鉴别旅游项目资源、精准认识扶贫政策环境、精准打造社会参与平台、精准践行组织体系建设、精准创新产业融合道路、精准教育村民发展观念几个方面,构建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旅游产业精准扶贫路径。  相似文献   

6.
吴智嘉 《科技信息》2010,(17):J0276-J0277
辽宁省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诸多历史现实的原因,亟待整合,本文从辽宁民族地区旅游现状出发,研究了辽宁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不足,提出了整合发展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和而不同的发展民族旅游经济是辽宁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孙永龙  张静 《甘肃科技》2012,28(21):8-11,135
社区是旅游资源的重要载体,是发展民族旅游的基础,社区文化特色是民族旅游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各地区发展民族旅游的最大“卖点”,民族旅游的发展离不开社区的参与和合作。但因受政府作用发挥不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文化环境封闭、社区参与机制不健全、居民自身参与能力较弱等因素影响,社区参与民族旅游发展的程度和层次相对不高。以夏河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社区居民参与民族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旨在能够将“社区导向”理念引入民族旅游开发中,明确民族旅游开发与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实现民族地区社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旅游业已成为山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实现摆脱贫困任务的主导产业.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在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以旅游业发展迅速且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尝试从人口、经济、社会、空间、生态环境5个维度构建旅游城镇化水平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给五个维度下37个指标进行权重赋值,测算出2010年-2018年恩施州旅游城镇化水平评价值,诊断旅游城镇化进程中的限制性因子.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提高恩施州旅游城镇化质量的策略及建议,以期为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水平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将乡村视作开发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一种必然, 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众多的民族, 营造了广西特有的乡村文化。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对于广西旅游大省建设和广西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广西乡村旅游资源可以规整为民居与村寨、稻作与种植、水产与山珍、匠作与工艺等四大方面, 规划形成村寨、圩镇、田园三大乡村旅游系列。广西乡村旅游应是有序的开发和建设  相似文献   

10.
陈建军 《科技信息》2012,(33):49-50
旅游经济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昭觉县旅游资源为背景,剖析了昭觉县旅游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交通不发达,缺少配套设施建设,管理不规范;缺乏旅游资源整体包装,并提出了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进入21世纪以来学术期刊网上旅游扶贫方面核心期刊论文的分析,发现近十几年来旅游扶贫的相关论文主要从定义、区域旅游扶贫经验、旅游扶贫中存在的问题、战略模式、政府作用、旅游扶贫的可持续发展、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等七个方面进行了定性研究,而这些研究内容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是对于旅游扶贫模式的建模等定量分析较少,没有研究出适合中国区域旅游扶贫的理论体系,这也是未来一段时间旅游扶贫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2.
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关于民族贫困地区乡村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称湘西州)乡村旅游扶贫绩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15年湘西州乡村旅游扶贫绩效处于良好等级,但农民人均纯收入、地区年旅游就业人数、森林覆盖率等指标的实际得分与标准得分之间差距较大,影响了湘西州乡村旅游扶贫的绩效。为此,提出了加强湘西州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开展乡村旅游职业技能培训推动乡村居民旅游就业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对武隆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扶贫攻坚工作进行考察,认为武隆县在县域扶贫工作方面创出一条新路子,体现了扶贫理念、扶贫产业、区域发展、扶贫格局和工作机制等5个创新,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运用模糊综合分析法,利用旅游扶贫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豫南大别山区的4个贫困村旅游扶贫生态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豫南大别山区旅游扶贫总体生态绩效为"优秀";晏庄村和东岳村旅游扶贫的生态绩效为"优秀",河铺村旅游扶贫的生态绩效为"良好",董湾村旅游扶贫的生态绩效为"中等".模糊综合分析法是评价旅游扶贫生态绩效的有效方法,也是发现贫困地区旅游扶贫绩效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对武陵山片区特色村镇12个样本点旅游扶贫利益相关的5个群体进行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乡村旅游扶贫进程中存在协同推进出现障碍、农民利益缺保障、产品同质化严重和追求短期效益等问题,建议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刻地反思当下的乡村旅游工作,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发展为案例,将旅游减贫视为一种治理途径,分析并回溯遗产地3种旅游减贫计划实施的机制与过程,力图呈现并比较旅游减贫带来的乡村遗产地治理效应。研究表明:第一,旅游减贫是遗产地治理的一种形式,是在治理主体、治理技术、社会响应以及治理过程中生产出并由话语、知识等构成的动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权力主体之间形成了稳固的结构,多元主体在遗产地治理过程中呈现出双向互动的状态。第二,遗产地治理按照主体的治理理性和遗产旅游产业角色的不同,可分为工具型、对象型和共轭型。第三,遗产地治理呈现文化权力“再中心化”的趋势,政府在场和第三方监督是保证权威治理体系下遗产地治理效能的核心。结合“世界遗产文化”与乡土文化,使用遗产地能够接受的治理技术,能够更好地发挥文化治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17.
在对移动互联技术在旅游发展中作用的研究基础上,分析移动互联时代革命老区旅游扶贫联动开发的可行性。将移动互联技术运用到四川革命老区旅游扶贫联动开发中去,提出了四川革命老区旅游扶贫联动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与反贫困的直接相连,成为国际上近几年来的新议题。很多国家和地区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在旅游扶贫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效,并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对国内外旅游(饭店)扶贫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简单梳理学者们近些年来在旅游(饭店)扶贫方面的研究情况,并指出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从理论上为我国旅游扶贫的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开发需要加强对特色乡土资源的利用.慈利籍的革命大侠杜心五创立自然门武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其传奇经历是旅游开发的宝贵资源.通过文献调研和田野调查可知,在全面把握杜心五武术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在慈利县建设系列杜心五武术特色旅游项目,可以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