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94年至2000年,我国政府通过实施7年"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的宏伟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扶贫攻坚的胜利.回顾过去,扶贫攻坚的成绩辉煌;展望未来,脱贫致富,任重道远.扶贫工作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扶贫工作者,要扎实搞好扶贫开发工作,必须做到"十心".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扶贫工作,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在减少贫困、摆脱贫困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当前的精准扶贫工作已经进入到了攻坚环节,在扶贫工作当中,教育扶贫占据了绝大一部分力量,是开展扶贫总计划的关键一步。因此,该文将会从我国现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出发,通过阐明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实施的重要性,提供一定的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3.
贫困问题是个举世关注的问题,也是社会进步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扶贫工作现已进入攻坚阶段的关键时刻。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九五”期间实现扶贫攻坚目标的实施意见》,提出在3到5年的时间内解决全省380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如何搞好扶贫攻坚工作,真正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稳定脱贫,实践证明,全方位攻坚、综合性治理是一个很值得借鉴的好模式。  相似文献   

4.
文章回顾了吕梁地区3年来扶贫攻坚的主要战绩,指出了扶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对下一步工作进度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5.
<正>根据宜宾市科技扶贫专项2017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市科技局通过以下措施扎实推进我市科技扶贫攻坚工作的开展。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市级科技扶贫工作协调机制,负责全市科技扶贫工作的统筹部署,专人负责日常工作。指导10个相关区县成立科技扶贫工作协调机构,建立市、县联动推进科技扶贫的工作协商机制。适时召开全市科技扶贫工作现场会,推进科技支撑脱贫攻坚。二是加强财政科技投入。启动实施科  相似文献   

6.
正"在整个脱贫的过程中,大数据作用下的"精准扶贫"功不可没,贵州创造了全国脱贫攻坚的"省级样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贵州省通过结合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把大数据助力脱贫攻坚作为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大数据的"聚通用",让"大数据+大扶贫"成为政府提升扶贫管理能力的途径、发展扶贫产业的方向、政府扶贫资源的载体、汇聚扶贫力量的平台。目前,贵州已经利用大数据,联  相似文献   

7.
在西部大开发、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和实施扶贫攻坚的背景下,教育部定点联系云南滇西边境山区扶贫攻坚工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签署协议对口帮扶和援建大理学院。通过各项工作的开拓,体现大理学院抢抓机遇,主动作为,超前谋划,找准定位,落实协议的精神,乘势而上,跨越发展的气度。  相似文献   

8.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一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我国扶贫模式由粗放型开始转向精准型,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精准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但脱贫攻坚的任务仍然艰巨。四川省盐边县是一个偏远山区的贫困县,近年来,盐边县深入贯彻精准扶贫政策,通过落实建档立卡工作、建立"五个一"帮扶机制、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盐边县特色产业等措施,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扶贫工作也面临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结构单一、扶贫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贫困户脱贫积极性缺乏等困境。因此,针对盐边县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多产业协调发展、培养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重视扶贫队伍建设等对策,以此更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役,为全国减贫事业提供案例。  相似文献   

9.
贫困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大难题,减贫是一项全球性命题。贫困的本质是贫困地区人与自然互馈关系的恶化,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工作主要就是围绕如何改善贫困人口生存环境,以及如何提高贫困人口生产能力而展开。以贵州省典型贫困地区台江县的发展为例,从物质"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将我国不同历史阶段扶贫工作划分为扶贫攻坚1.0版、2.0版3.0版,在此基础上探索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扶贫工作组织方式,提出扶贫攻坚V4.0版智力"流"模式。智力"流"模式不同于智力扶贫,它是通过智力汇集,形成智力能力,不再是单方面地改善生存环境或提高人口素质,而是改善贫困地区恶化的人与自然互馈关系,其扶贫成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扶贫攻坚的收关阶段,"生态扶贫"有力地助推了我国扶贫目标的实现.河南省南阳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人口超千万,也是河南省扶贫开发工作任务最重的传统农业大市,面临保持一库清水永续北送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双重任务.南阳市把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作为扶贫开发新模式,把脱贫攻坚与水质保护相联合,把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统一起来,构建了绿色产业体系,走出一条保生态、保水质与助力脱贫攻坚相结合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1.
目前韶关市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战略成就。但面对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新形势,韶关市扶贫开发出现了贫困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新特点,产业扶贫缺乏战略性规划、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收的战略能力不强、战略性发展乏力等新的问题需要科学应对。因此,应规划好韶关市扶贫连片开发战略,构建起韶关市扶贫连片开发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区域减贫过程中,乡村地域系统的外缘要素强势介入,驱动乡村转型与发展水平剧烈演变.该研究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推拉理论模拟乡村地域系统要素流动推拉情景,借此构建脱贫攻坚驱动乡村发展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量化测度乡村发展与转型演化过程、耦合类型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地域系统要素外流可划分为加速增强、增速减缓、逐渐减弱三个阶段,对应着乡村地域快速衰退、逐步稳定、转向复兴的过程;脱贫攻坚驱动下,乡村发展和转型沿秦岭-淮河一线存在显著南北空间差异;脱贫县乡村发展与转型耦合形成了6种地域类型,其中高发展与高转型类型仅占18.2%,是乡村地域农户生活条件改善及人口转型主导的结果;立足脱贫县差异化的减贫模式,持续激发乡村内核发展动力是脱贫县乡村地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3.
参与式发展理念被视为目前我国扶贫开发思维方面的创新,正随着国外发展援助组织在中国开展的多种参与式扶贫项目而逐渐扩大其在中国反贫困实践中的影响。然而,参与式扶贫在我国扶贫实践过程中,往往由于其与本土实际结合不够,显得"水土不服",需要进一步地完善。  相似文献   

14.
精准化理念是新时期精准扶贫基本方略的核心要义。精准扶贫政策体系中精准化的要点在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2013年以来,通过实施基于建档立卡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我国扶贫的精准化程度显著提高。但是实践工作中仍存在许多难点和问题,具体表现为:由于贫困认定边界的模糊性和识别要求的精确性之间的矛盾、贫困户的发展能力的有限性和脱贫任务的紧迫性之间的矛盾、扶贫机构的松散式管理和扶贫开发工作的系统性之间矛盾,这些矛盾产生了识别精准化、帮扶精准化和管理精准化难题。本文在深入分析上述难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精准化程度的对策建议:一是建立贫困户分类系统,制定差别化的因村因户帮扶措施;二是建设扶贫大数据平台,推动贫困相关共享和扶贫决策优化;三是建立精准扶贫诚信体系,营造诚信帮扶和诚信脱贫的氛围;四是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估的监督作用,创新精准扶贫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交通在扶贫脱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交通扶贫进入了新阶段,交通+产业扶贫成为重要方向。通过阐述交通+产业扶贫模式,说明该模式充分融合了交通扶贫和产业扶贫的经验做法,推进了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服务、管理等全要素发展,注重与贫困地区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交通支撑产业、产业促进交通的良性互动。提出了“十四五”交通+产业的发展思路,即“十四五”时期需要从服务支撑贫困地区脱贫,转向服务支撑乡村全面振兴,转到持续培育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上来。“十四五”时期欠发达地区需关注交通+农村物流、交通+休闲旅游、交通+资源开发、交通+互联网、交通“新基建”+产业等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选取2008—2017年我国30个地区的相关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减缓效应,并在进一步分析中探讨了地区异质性与普惠金融水平的门槛效应等问题。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发展对各省农村的收入、健康、教育、权利贫困减缓和总体多维相对贫困减缓均起到了显著的积极作用;普惠金融的多维相对贫困减缓效应存在地区间异质性,对中部地区贫困减缓作用最大;随着普惠金融水平的提高,普惠金融发展对多维相对贫困减缓存在边际递减效应。总体来说,普惠金融对多维相对贫困的减缓效应值得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增加森林碳汇扶贫透明度,提高扶贫主体履约率,矫正扶贫行动偏差,进而提高森林碳汇扶贫绩效,需要构建一种科学的森林碳汇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基于统筹区域扶贫与精准扶贫的视角,借鉴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从经济效益、发展能力、发展机会等3个维度构建了森林碳汇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熵值定权法,以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项目为例,对森林碳汇扶贫绩效进行实证测度。【结果】基于CDM碳汇造林再造林项目的实证分析,构建了以经济效益、发展能力、发展机会为准则层,就业、收入、人力资本、基础设施、产业拓展、低碳金融、生态环境为指标层的评价体系。经济效益、发展能力、发展机会对森林碳汇扶贫总绩效的贡献度存在差异:经济效益能在短时期内促进贫困对象增收,其扶贫绩效显现的时滞性较短; 而发展机会创设之后还需提高贫困者自身发展能力,其扶贫绩效显现的时滞性较长,但各准则层在森林碳汇扶贫绩效提升中均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能偏废其一。【结论】森林碳汇扶贫绩效随着项目的深入实施逐步上升,扶贫效果得以不断显现; 各评价单元的扶贫绩效存在差异,需在扶贫工作中及时总结各区域的经验与不足,加强交流,不断提高森林碳汇扶贫绩效,充分发挥森林碳汇项目实施在扶贫中的作用。此次构建的森林碳汇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为森林碳汇扶贫绩效评价提供一种相对客观、便捷的动态评价方法,能够运用于不同时空条件下的森林碳汇扶贫绩效跟踪评价。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同心县贫困现状及形成原因的分析,阐述了近年来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经验,探讨了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就同心县农村扶贫工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政府为主导的外生性扶贫范式、理念、思路已无法适应扶贫新阶段的内在要求,扶贫思路、框架及重点亟需调整。公益创业扶贫理念的兴起有助于人们跳出传统扶贫思维禁锢的预设,引起人们对贫困群体内生性脱贫能力的重视。公益创业为公益创业扶贫提供理念、模式、经验、理论等支持,但公益创业扶贫话题是公益创业与扶贫相结合的新兴领域,还有很多难点如理论体系构建、公利与私利界定、公益创业扶贫专业性、政府与企业主动性等制约着其发展。基于难点的分析,认为应构建战略性理论框架、公利与私利界定三维体系、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四位一体推进模式等。  相似文献   

20.
 推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是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释放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路径。通过梳理国家层面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以制度改革为核心、以经济开发为核心、以贫困区域为核心、以精准为核心的贫困帮扶以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融合5个发展演变历程,在深入探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一致性和继起性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2个层面构建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衔接机制。立足凉山彝族自治州实际情况和已有文献研究的区域划分标准,将其划分为河坝聚落区、山坡聚落区、二半山聚落区、高半山聚落区4个区域,根据区域特性提出乡村振兴差异化推进路径。从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夯实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分区分类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完善乡村振兴与其他发展战略的衔接路径4个方面探讨了配套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