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交联壳聚糖处理电镀废水中铬(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壳聚糖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用环氧氯丙烷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制备得水不溶的交联壳聚糖(CCTS),采用静态法研究交联壳聚糖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交联壳聚糖对Cr(Ⅵ)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吸附的最佳条件是:pH值3-4,吸附时间为80min.使用CCTS处理电镀废水中的Cr(Ⅵ),离子吸附率达到了96%,而且吸附后的CCTS可以再生使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钕离子为模板、戊二醛为交联剂,合成了钕模板交联壳聚糖;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Nd(Ⅲ)初始质量浓度对钕模板交联壳聚糖吸附性能的影响,得到钕模板交联壳聚糖吸附Nd(Ⅲ)的最佳条件为:pH值为6~8,Nd(Ⅲ)的质量浓度为57.14 mg/L,吸附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模板交联壳聚糖对Nd(Ⅲ)的吸附容量为41.0...  相似文献   

3.
在稀醋酸溶液中,微波辐射下壳聚糖与Zn^2 反应制备了壳聚糖Zn^2 配合物,然后将制得的配合物与环氧氯丙烷在微波辐射下进行交联反应后,用稀酸除去Zn^2 ,合成了具有Zn^2 离子孔穴的交联壳聚糖树脂。实验考察了该树脂对一些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并对影响树脂吸附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印迹与交联壳聚糖吸附水中微量Cr(VI)的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壳聚糖为原料,戊二醛为交联剂,分别采用直接交联的方法和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交联壳聚糖和Cr(Ⅵ)印迹壳聚糖,并对这两种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H、反应时间、吸附剂投加量、Cr(Ⅵ)初始浓度、温度对Cr(Ⅵ)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性环境有利于壳聚糖类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pH为6.0时吸附效果最佳.交联壳聚糖和印迹壳聚糖对Cr(Ⅵ)的吸附速率在前20 min较快,90 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对30 mg/L 的Cr(Ⅵ)溶液,交联壳聚糖与印迹壳聚糖对Cr(Ⅵ)的去除率随投加量增加而增加,在投加量为3.5 g/L时,对Cr(Ⅵ)的去除率最高可达到92.4%和97.8%.相同实验条件下,印迹壳聚糖对Cr(Ⅵ)的吸附较交联壳聚糖有明显提高,其幅度最高可达7.3%.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微球树脂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甲壳素为原料 ,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制备高脱乙酰度和高交联度的壳聚糖树脂的工艺条件 .当温度、碱浓度和反应时间分别为 70℃ ,12 .5 0 mol· L-1和 4 h时 ,可得脱乙酰度 94 %、粘度80 0 m Pa· s的壳聚糖 .在交联剂浓度为 1.0 mol· L-1、壳聚糖用量为 2 g和交联时间为 2 h的条件下 ,可获交联度为 93%的微球树脂 .研究壳聚糖树脂对染料废水及印染废水的吸附脱色条件 ,其对单一染料废水的吸附率可达 85 %以上 .高交联度树脂的吸附率优于低交联度树脂的吸附率 ,交联后的壳聚糖微球树脂 ,具有适用于较广 p H范围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苯甲醛与壳聚糖形成希夫碱保护氨基,用环氧氯丙烷交联制备了模板占位保护型壳聚糖树脂(PT-CTS)和无保护下的交联壳聚糖(UNPT-CTS)及在非均相条件下使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的多孔型乙酰化壳聚糖(P-CT).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合成树脂的结构,原子力显微技术(AFM)分析了新型树脂的粒度分布.考察了三种树脂对水杨酸的吸附和在不同pH条件下的缓释行为,推测了PT-CTS对水杨酸吸附的物理化学机理.结果表明,PT-CTS相对于UNPT-CTS和P-CT有较高的吸附量和初始吸附能力,PT-CTS的缓释行为表现出稳定的缓释能力并对介质酸度变化有强烈的依赖性,可作为潜在的肠道靶向药物缓释剂.  相似文献   

7.
通过FTIR、WXRD、TGA、DTA等测试手段,详细研究了吸附Ni(Ⅱ)给交联壳聚糖微球树脂(AECTS)的结构与性能带来的变化.结果表明,AECTS对Ni(Ⅱ)的吸附导致AECTS结构和性能发生显著变化.红外分析表明Ni(Ⅱ)以配位键的形式吸附于AECTS,使AECTS上氨基的伸缩振动、变形振动以及羟基的变形振动等发生明显变化.由于交联,壳聚糖的结晶结构发生明显破坏,Ni(Ⅱ)可以通过非晶区扩散到晶区,从而使AECTS的结晶结构进一步被破坏.热分析表明AECTS-Ni(Ⅱ)的特征失重温度在350 ℃附近,表现为吸热过程;而AECTS的特征失重温度在280 ℃附近,表现为放热过程.另外吸附Ni(Ⅱ) 使AECTS在空气条件下的燃烧温度由原来的450 ℃左右提高到500 ℃,同时大大提高了燃烧放热量.  相似文献   

8.
为了制备吸附性更强的吸附剂去除水中的Cr(Ⅵ),在壳聚糖中加入活性炭,并用甲醛进行微波交联,得到交联壳聚糖-活性炭复合物.将目标产物对Cr(Ⅵ)进行了静、动态吸附研究,并绘制了吸附曲线,结果表明目标产物是Cr(Ⅵ)的良好吸附剂.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对Cr(Ⅵ)离子的吸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化学法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分别制备了交联壳聚糖、丁烷基壳聚糖和O-羧甲基壳聚糖,用γ射线辐照降解制备了低摩尔质量的壳聚糖,研究了它们对废水中较难处理的污染物Cr(Ⅵ)的吸附情况,壳聚糖对Cr(Ⅵ)吸附的最佳pH值范围为5.0~6.0,最佳吸附时间大约为2h,每克壳聚糖可吸附约3mg Cr(Ⅵ),吸附率最大可达90%以上。交联壳聚糖、丁烷基壳聚糖和低摩尔质量壳聚糖对Cr(Ⅵ)的吸附效果都比壳聚糖本身要好得多:交联壳聚糖吸附1h即可达到吸附饱和;丁烷基壳聚糖吸附Cr(Ⅵ)的最佳pH值出现在5.0附近,更能适应酸性环境;辐照降解后,壳聚糖在(0.4~0.8)×105g/mol的范围内存在一个吸附最大值。  相似文献   

10.
微波辐射下交联壳聚糖树脂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悦  龙来寿 《韶关学院学报》2005,26(6):70-72,110
在稀醋酸溶液中,微波辐射下壳聚糖与Zn^2+反应制备了壳聚糖Zn^2+配合物,然后将制得的配合物与环氧氯丙烷在微波辐射下进行交联反应后,用稀酸除去Zn^2+,合成了具有Zn^2+孔穴的交联壳聚糖树脂,实验考察了该树脂对一些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并对影响树脂吸附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金属螯合亲和吸附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利用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亚氨基二乙酸(IDA)为螯合配基制备金属螯合亲和吸附剂的条件.方法 戊二醛对壳聚糖进行交联,环氧氯丙烷法进行载体活化和螯合配基的偶联.键合IDA后与Cu2+螯合.结果 采用0.22 mL/g(壳聚糖)戊二醛对壳聚糖进行交联.交联壳聚糖加入0.4 mol/L NaOH与体积分数为0.5的二甲亚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搅匀,25℃下缓慢滴加1.2 mL(体积分数为0.3)的环氧氯丙烷,升温至40℃,170 r/min下振荡反应3h进行活化.之后,以4.26 g/g(壳聚糖)浓度的IDA进行连接反应,65℃下反应18 h.结论 采用优化条件制备的金属螯合亲和吸附剂对Cu2+有较大螯合量,可用作固定化金属亲和层析的固定相.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北方低温低浊水中的超标氨氮和去除难度大的问题,利用吸附法,以硝酸改性竹炭与戊二醛交联壳聚糖铜为原料,用5%的海藻酸钠交联法控制反应条件,制备出竹炭壳聚糖铜吸附剂.通过SEM,IR和BET对材料的形貌、结构、比表面积和化学组成等物化性能进行表征.通过其对水中氨氮(NH_3-N)的静态吸附试验,考察其对氨氮的吸附效果及吸附规律,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模拟吸附过程,推断竹炭交联壳聚糖铜对氨氮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当吸附剂的用量为1 g/L,pH值为8,温度为5℃,吸附时间为80 min,搅拌速度为165 r/min,初始氨氮浓度为5 mg/L时,氨氮的去除率可以达到80%左右,基本达到了国家的生活饮用水对氨氮的浓度要求.其中竹炭交联壳聚糖铜的比表面积为157.78 m~2/g,主要以微孔吸附为主,且微孔占总孔比表面积的90%以上,改性效果较好.将酸改性竹炭作为基体可使戊二醛交联壳聚糖的六元环骨架变强,碳网平面更加坚固,同时铜离子对氨氮具有化学螯合作用,更有益于对氨氮的吸附.吸附剂对氨氮的吸附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密度泛函理论揭示了竹炭的协同作用一方面提高了对氨氮的吸附量,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吸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以芳香小分子苯为基本原料,氯甲醚为氯甲基化试剂,无水氯化锌和无水三氯化铁为催化剂,一步合成出超高交联吸附树脂BE-CME.利用红外、元素分析和比表面积测定等方法对树脂的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树脂BE-CME的比表面积高达812.43 m2/g,元素和红外表征结果证明,树脂BECME上还残留有部分未反应的氯甲基.对树脂BE-CME进行了二次交联反应,得到比表面积为974.37m2/g的超高交联吸附树脂P-BE-CME.以苯胺为吸附对象,考察了树脂BE-CME和P-BE-CME对苯胺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树脂后交联以后的吸附性能有所提高,树脂BE-CME和P-BE-CME对苯胺的吸附能力均优于相同条件下的XAD-4.随着温度的升高,树脂的吸附量下降,说明吸附是放热的.  相似文献   

14.
以壳聚糖为原料,在微波辐射下,根据模板法制备了具有Cu2+空穴的球形胺化交联壳聚糖树脂.采用FT-IR和SEM对树脂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影响树脂吸附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树脂具有能够吸附金属离子的活性基团,表面颗粒均匀;当无水乙醇为3mL、环氧氯丙烷为5mL、四乙烯五胺为4.8 mL、胺化时间为3 min时,制得的壳聚糖树脂对Cu2+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吸附容量为326.55 mg/g.  相似文献   

15.
交联羧甲基壳聚糖制备及对Cu(Ⅱ)的螯合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先将 N,O-羧甲基壳聚糖与 Cu2 + 螯合 ,然后用戊二醛交联 ,再洗脱 Cu2 + 的方法合成了交联 N,O-羧甲基壳聚糖树脂 ,研究了它对 Cu2 + 的螯合性能 ,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螯合前后树脂表面形貌的变化 .结果表明 ,该树脂对 Cu2 + 有较大的螯合容量 ,在 Cu2 + 初始浓度为2 .4 133× 10 - 4mol/ L的稀溶液中 ,可达 14 0 mg/ g树脂 ,是一般壳聚糖饱和吸附量的 5倍左右 ,而且可以再生和反复使用 .  相似文献   

16.
微波辐射下,用壳聚糖在稀醋酸介质中与Cu2+制得壳聚糖Cu2+络合物, 然后使壳聚糖铜络合物与戊二醛进行交联, 用稀酸洗去Cu2+, 制得具有Cu2+模板离子孔穴的交联壳聚糖树脂, 考察了该树脂对Cu2+的吸附性能. 实验表明, 微波加热所得的交联壳聚糖, 在酸性条件下不会发生软化和溶解, 重复使用性能亦好, 且比水浴加热制得的具有Cu2+模板离子孔穴的交联壳聚糖对铜有较大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17.
电位法研究外加盐对壳聚糖树脂吸附苯甲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电位法,跟踪观察交联壳聚糖树脂在不同环境体系吸附低浓度苯甲酸的行为,结合盐效应理论讨论了在三元体系(酸 水 盐)中,LiCl、NaCl、KCl、LiBr、NaBr、KBr、MgCl2、CaCl2、SrCl29种外加盐对交联壳聚糖树脂吸附苯甲酸吸附速率的影响.利用固一液界面吸附动力学方程,求取了表观速率常数(kt).实验结果表明,交联壳聚糖树脂在三元体系中吸附苯甲酸,外加盐起盐析作用,使得其表观速率常数(kt)随着外加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以壳聚糖、苯甲醛为原料,乙醇为溶剂,合成希夫碱;用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为交联剂,在酸性条件下脱保护,以环氧氯丙烷和四乙烯五胺对交联树脂修饰,合成多胺基壳聚糖交联树脂。以石腊为溶剂,PEG-2000为致孔剂,司本-80为乳化剂,形成了多胺基壳聚糖含孔树脂。在室温和pH=7时,壳聚糖树脂对Cd(Ⅱ)吸附量达123.54 mg/g,致孔后的树脂吸附量达315.10mg/g。  相似文献   

19.
微波辐射下壳聚糖的化学改性及其应用研究(Ⅱ)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在稀醋酸溶液中,微波辐射下壳聚糖与Cu^2+反应制备了壳聚糖Cu^2+配合物,然后将制得的配合物与环氧氯丙烷在微波辐射下再进行交联反应后,用稀酸除去Cu^2+,合成了具有Cu^2+离子孔穴的交联壳聚糖树脂。考察了该树脂对Cu^2+、Ni^2+、Co^2+的吸附性能。实验表明,使用微波辐射模板法制备具有Cu^2+离子孔穴的交联壳聚糖树脂,能大大缩短反应时间;制备的树脂在酸性条件下不会发生软化和溶解,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壳聚糖对铬(Ⅲ)离子的吸附性能,测定了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对铬(Ⅲ)离子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率受pH值影响较大.在此基础上,通过IR、UV、SEM等检测手段证实铬(Ⅲ)离子与壳聚糖之间发生了配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