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探索中级无机化学实验微型化中,尝试将醋酸铬(Ⅱ)水合物的合成由常规实验改为微型实验,使仪器设备缩小百倍,简化了装置,药品用量降为常量的百分之一,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减少了三废污染,更加完善地达到了实验的目的要求,成功地证实了中级无机化学实验微型化的可行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利用自制微型滴定装置,对水的硬度进行一系列微型化滴定实验探索,以此来确定试剂的最少用量,当试剂用量降低到原用量的1/2和1/10时仍能得到符合常量分析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的实验结果,从而节约了实验试剂,实验经费和时间,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黄酮的提取率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提取结果的影响,通过Box-Behnken设计建立响应面模型来优选鬼针草茎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鬼针草茎中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液料比12∶1(mL/g),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可达到0.95%,与理论值0.98%的相对误差为3.06%。  相似文献   

4.
采用乙醇-无机盐双水相技术,研究了从国产新楝果核中提取印楝素的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探讨了无机盐的质量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印楝素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正交提取、双水相体系纯化印楝素的最佳条件是:无机盐浓度为0.62g/mL,提取时间为1.5h,料液比为1∶10(g∶mL),此时印楝素的提取率为1.23%.  相似文献   

5.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微型实验装置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采用微型化实验装置及提取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6.
玉米须膳食纤维的提取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95℃,pH=7.0,时间10min,提取液用量80mL/g,此条件下产率为10.80%。正交实验确定了化学法提取玉米须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浸泡温度30℃,浸泡时间0.5h,NaOH的质量分数是0.1%,料液比1:120,此条件得到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83.98%。同时分别采用化学法、酶法、酶与化学结合法从玉米须中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并且对3种方法所得到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产品进行了分析比较。化学法所得到的产品生理活性最好,膨胀力和持水力分别为15.4mL/g和615.27%。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波法辅助提取紫甘蓝菜色素,改进了传统的浸提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原料为1g粉粹的干紫甘蓝,采用水作为提取剂、微波功率为450W、提取时间为3min、液固比为10:1(mL:g)。与传统的浸提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相比,时间由4h和50min缩短为3min,微波辅助提取色素具有时间短、耗能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柠檬渣中总黄酮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低温烘干的柠檬渣为原料,利用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柠檬渣中的总黄酮,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硫酸铵用量、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体积浓度为60%、料液比为1∶20g/mL、硫酸铵用量为24g、提取温度为55℃、提取时间为30min时,提取率最高.在此条件下进行了5次平行实验,平均提取率可达1.58%,而且实验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采用酸解法试验研究了从提取淀粉后的蕉藕残渣中提取果胶的最佳工艺,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通过料液比、料浆pH值、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等单因素实验和L9(34)正交试验,得到了提取果胶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5 h,料浆pH 4.0,料液比1∶20(g/mL),此条件下果胶产率为7.72%。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异黑成熟颗粒中甘草、地锦草、铁线蕨和香青兰最佳的醇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以甘草酸含量和醇浸出物量为指标,对影响提取效果的乙醇浓度A、提取时间B、乙醇用量C和提取次数D进行考查,确定提取次数为2次,选择乙醇浓度为55%、65%、75%,乙醇用量为10、12、14倍量,提取时间为1.0、1.5、2.0h。进一步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甘草、地锦草、铁线蕨和香青兰醇提取条件,对实验各关键因素变化范围内均衡抽样,使每次试验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结果表明,乙醇浓度对提取效果有显著影响,而提取时间、乙醇用量对提取效果无显著性影响,最佳提取工艺为A2B2C3。鉴于乙醇用量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无显著性影响,为降低成本、节省工时,将B2改为B1,将C3改为C1,由此得提取工艺为A2B1C1。确定药材醇提取条件:65%乙醇10倍量,提取2次,每次1h。由此,经过正交试验法优选的提取工艺设计合理,结果稳定可行,符合大工业生产要求。上述实验结果可为异黑成熟颗粒制备工艺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超声波法从茶叶中提取苯多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介绍以陈年绿茶为原料,用超声波法提取茶多酚,并以常温浸提做比较,分别改变提取剂的浓度、体积、酸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对产品提取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70%乙醇作浸提剂,pH值为1~2,当浸提时间40min及料液比为1:10。两次超声辐射浸提后提取率为89.29/6,该法与常规溶剂提取法相比,具有提取温度低,产品得率高,氧化损耗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乙醇提取毛冬青茎中总黄酮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毛冬青茎中总黄酮提取的影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乙醇作为提取溶剂的最佳工艺是乙醇浓度30%,料液比1:20,提取3h,提取3次,此条件下吸光值为0.529.结论:乙醇浓度影响最大,其次是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料液比对毛冬青茎中总黄酮提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改进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提取咖啡因常用的5种方法:"茶叶中加入生石灰在索氏提取器中用95%乙醇提取-升华法"、"茶叶中加入生石灰95%乙醇回流浸取-升华法"、"将茶叶在热水溶解浸取-氯仿萃取法"、"碳酸钠水溶液热浸取二氯甲烷萃取法"、"直接升华法",作者对提取咖啡因方法进行了实际比较,发现在茶叶末中混合一定量的碱碳酸钠,会改善咖啡因的收率,增强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14.
红茶连续逆流浸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间歇法提取红茶的效率低、浓度低、利用率差的问题,采用L型螺旋式连续浸取器对红茶连续逆流浸取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对实验结果分析,在浸汁浓度、浸取率和浸取效率(浸取能力值F.E.A)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并与两浸法浸取工艺相对比,得到了最优的浸取条件。浸取温度为85~95℃,浸取时间为33min,水茶比为8.2时,浸汁浓度为0.046kg/L,浸取率为78.4%,F.E.A为0.99g/L·min。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行研制的微型实验装置,探讨了微型化学实验——海带中提取碘的蒸馏水用量、熬煮时间、熬煮次数、酸度、氧化剂种类等反应条件对碘的提取率的影响,提出成套的实验方案和适宜的操作步骤,可供大学相关实验课程开设本实验选用.本法提取的碘单质晶粒大、晶型好、提取率高,具有金属光泽,易于收集,便于称量,达到较好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中药黄芩提取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中药黄芩提取工艺,以HPLC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并以此为指标考察乙醇体积分数、乙醇溶剂用量、浸泡时间、蒸馏时间和黄芩粒度5个因素对黄芩苷提取收率的影响.实验确定乙醇体积分数为60%,乙醇溶剂用量为70~90 mL,浸泡时间为0~3 h,回流时间为120 min,黄芩粒度取0.1~0.5 mm为最佳的提取条件.本工艺设计合理,方法方便实用,预测性强,是优化中草药提取工艺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槐花米中提取芦丁的微型实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微型实验为手段,对槐花米中提取芦丁方法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提取芦丁酸化时的最佳酸性条件,其为pH=4.0~5.0.同时用微型索氏提取器对常用提取方法进行了改进,用该法提取的芦丁虽然提取率较低,但纯度高,且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8.
枇杷花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索氏提取和超声波提取对枇杷花中的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枇杷花样品的测定波长、显色剂用量、显色时间和显色温度等进行选择,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测定波长504nm,显色时间10—90min,显色剂用量0.60—1.00mL,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用量0.70mL,显色温度30—80℃。结果表明,采用索氏提取对枇杷花中的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更彻底,晚钟枇杷花中三萜类化合物含量比早钟要高。  相似文献   

19.
研究机械化学法辅助提取废茶渣中茶多酚的最佳工艺,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从固相试剂配比、研磨时间、洗脱时间、洗脱次数、pH值等多个方面探讨了提取工艺参数.得出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固相试剂配比(茶末与固相试剂质量比)1:0.6、研磨时间5min、洗脱时间5min、洗脱次数3次、pH值为4.  相似文献   

20.
为优化雪莲果叶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溶剂浓度、料液比、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4个因素对雪莲果叶黄酮提取量的影响。确定了雪莲果叶黄酮提取的最优条件为用体积浓度40%的乙醇,在料液比为1∶30(g/mL)的溶剂条件下在70℃提取1.5 h,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黄酮含量提取量达到53.41 mg/g。通过工艺优化,雪莲果叶黄酮得率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