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应力求创新服务模式,通过提高馆员素质,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创新服务机制,变革服务模式,为读者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  相似文献   
2.
前言(绪论)区分原则是物权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被很多人誉为"德国潘德克吞法学的基本特点和最大的贡献"。德国学者萨维尼论述关于所有权移转的内容中包含了区分原则的重要原理,但并  相似文献   
3.
对渤海PL19-3原油环烷酸分离提纯后,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气相色谱-质谱等手段对环烷酸组成结构及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渤海PL19-3原油中石油酸不仅存在于柴油馏分中,在减压蜡油中仍然有较高含量;环烷酸主要是以一环、二环、三环为主,芳环含量较低,并随馏分变重结构趋于复杂.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共辐射接枝法改善聚四氟乙烯车削板的粘接性能。论述了聚四氟乙烯·苯乙烯·丙烯酸体系辐射接枝的最佳工艺条件,其中包括单体混合物组成及某些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5.
红茶连续逆流浸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间歇法提取红茶的效率低、浓度低、利用率差的问题,采用L型螺旋式连续浸取器对红茶连续逆流浸取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对实验结果分析,在浸汁浓度、浸取率和浸取效率(浸取能力值F.E.A)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并与两浸法浸取工艺相对比,得到了最优的浸取条件。浸取温度为85~95℃,浸取时间为33min,水茶比为8.2时,浸汁浓度为0.046kg/L,浸取率为78.4%,F.E.A为0.99g/L·min。  相似文献   
6.
胶东乳山金矿含金石英脉中的锆石具有较高的普通铅(206Pbc=2.00%~15.88%)和Th/U比值(0.31~1.35), 其壳-幔部捕获的流体包裹体与含金脉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类型相同, 表明锆石形成于高Th/U比值的成矿热液环境. SHRIMP法 U-Pb测定结果表明, 含金脉石英中热液锆石的形成年龄为117±3 Ma, 与前人在胶东其他地区金矿床获得的成矿年龄相接近, 代表了乳山金矿的热液成矿时间; 围岩昆嵛山二长花岗岩中锆石的形成年龄为160±3 Ma, 表明金矿床形成与二长花岗质岩浆侵位事件无直接关系. 采用SHRIMP法直接测定含金石英脉中热液锆石的U-Pb年龄, 可用来限定热液成因金矿床的成矿时代.  相似文献   
7.
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岩的差异性折返: 流体包裹体证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南部和北部经历了具有明显不同的折返过程, 主要表现为在北部榴辉岩中有麻粒岩相叠加变质作用. 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 苏鲁高压-超高压榴辉岩矿物及脉石英中存在有五种类型包裹体: 在超高压-高压榴辉岩相条件下捕获的A型N2±CO2包裹体; 在榴辉岩发生麻粒岩相叠加变质作用期间被捕获的B型纯CO2液相包裹体; 在高压榴辉岩重结晶阶段被捕获的C型CO2-H2O包裹体和D型高盐度水溶液包裹体; 超高压岩石折返过程中最晚(角闪岩相退变质甚至更晚)阶段捕获的E型低盐度水溶液包裹体. 石榴石中密集分布的B型高密度CO2流体的发现为本区榴辉岩相岩石遭受了麻粒岩相叠加提供了又一佐证.  相似文献   
8.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碳钢在环烷酸馏分油中,动态高温常压下的腐蚀行为,考察了酸值、温度和反应时间环烷酸对碳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影响环烷酸腐蚀的各因素中,酸值起决定性的作用,温度的影响也比较大,试验时间的影响作用不大。腐蚀环境相同时,环烷酸的腐蚀速率随着环烷酸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职院校要努力克服学生在校时间短、党务工作者专职化水平低、学生思想日趋复杂化等难点,立足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特点,通过紧扣时代脉络,贴近学生特点,围绕专业特色,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发挥好"思想引领、文化传承、专业服务、创先争优"四面旗帜的作用,不断提升学生党建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法医学常见生物检材进行涂片染色,并利用LCM技术对检材涂片进行单个细胞的捕获,通过观察结果了解LCM技术是否适于生物检材的单细胞提取。方法:对生物检材进行液体和斑迹分组,针对检材中不同类型的有核细胞,涂片后分别进行吉姆萨和伊红美蓝染色,最后利用LCM技术分离单细胞。结果:液体组检材涂片都能够进行很好的分离,斑迹组涂片染色后完整的有核细胞含量较少,但可以进行单细胞分离。涂片分离效果随时间的增长而呈负相关。结论:利用LCM技术可以有效地对生物检材的染色涂片进行单细胞的分离,精子细胞不染色直接涂片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分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