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以五氧化二磷、二溴新戊二醇为原料合成了5,5-二溴甲基-2-羟基-2-氧代-1,3,2-二氧磷杂环己烷,采用元素分析,IR,1H-NMR,13C-NMR等分析方法进行表征,确定了结构.用该化合物与三聚氰胺反应,合成了含氮、溴、磷的膨胀型阻燃剂二溴新戊二醇磷酸酯三聚氰胺盐,并将其用于对聚丙烯(PP)的阻燃,实验结果表明,当阻燃剂与聚丙烯质量比为3:7时,离火后0秒自熄且不滴落,膨胀性好,具有很好的阻燃效果.  相似文献   

2.
由于卤素阻燃剂的毒性和环境问题,磷系阻燃剂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阻燃剂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及其衍生物作为一种无卤含磷阻燃剂,在聚合物中主要以气相阻燃机理表现出优异的阻燃性能.相比于卤系阻燃剂,DOPO及其衍生物在燃烧过程中所释放出的腐蚀性和毒性气体很少.近年来,通过各种化学反应和合成方法,开发了众多含DOPO结构的有机及无机阻燃剂,许多含DOPO结构的阻燃剂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青睐.此外,以DOPO为原料合成有机磷化合物阻燃改性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因此,本文综述了有机-DOPO类阻燃剂以及无机-DOPO类阻燃剂的制备、阻燃机理及其在聚合物阻燃改性中的应用,并对其在阻燃应用方向作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1,3,2-二氧磷杂环己烷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5,5-二甲基-2-氯2-氧-1,3,2-二氧磷杂环己烷和取代苯胺及脂肪二元胺反应,合成了10个未见文献报导的目标化合物Ia~Ij.通过元素分析、IR、^1H NMR、和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部分化合物的热重和差热分析表明.化合物最高失重速率的温区在220~400C,这与大部分高分子材料的热氧降解温区重叠.具有很好的阻燃配伍性能.在醇酸清漆和环氧树脂中的初步阻燃测试表现出很好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4.
磷腈化合物是一类无卤、对环境友好且具有生物相容性的低毒性阻燃剂,但大部分磷腈衍生物是油溶性的,需要通过熔融共混、辊轧等方式才能制成阻燃纤维、塑料,操作工艺复杂,无法直接用于天然纤维,因此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该文以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和六氯环三磷腈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醚化两步法合成了一种水溶性、醇溶性无卤磷腈阻燃剂.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1H NMR、13C NMR、31P NMR)和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等进行了结构表征,证明其为无氯、P螺原子链接的目标化合物.将该阻燃剂用95%乙醇溶解,配成4种浓度梯度(5%、10%、15%、20%)的阻燃溶液,浸泡布料(医用纯棉纱布、化纤窗帘布)获得阻燃布,用热重分析仪(TGA)在氮气氛下对阻燃布料的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阻燃剂热稳定性较高,残碳率高达41.8%.阻燃布料点燃后最高残碳率达44.2%,极限氧指数(LOI)比未阻燃前提高了29.6%,对织物有较好的阻燃性能;仅含阻燃剂质量分数为3.0%的窗帘布点燃后不再有熔滴出现,有较好的抗熔滴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四羟甲基硫酸鏻为原料,合成笼状有机硅酸酯阻燃抗静电剂1-丙基-4-羟甲基-1-硅杂-4-磷杂-2,6,7-三氧杂双环[2,2,2]-辛烷季鏻硫酸盐,讨论温度、时间、溶剂等对产率的影响,并采用FTIR、1H-NMR、差热、极限氧指数及表面电阻等技术表征了产品的结构及性能.最佳工艺条件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四羟甲基硫酸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二甲苯作溶剂,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9 h.实验表明:该化合物分解温度为265.5℃,有优良的阻燃抗静电性能.  相似文献   

6.
应用连续的Passerini-氮杂Wittig反应合成了两种4H-3,1-苯并嗯嗪类化合物,对合成的苯并噁嗪化合物进行拉曼光谱测试分析,用密度泛函(DFT,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理论的B3LYP方法,选用标准的6-31G*基组对化合物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并对其振动频率进行了量化计算.结果表...  相似文献   

7.
含有5-氟尿嘧啶的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及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一种新的含有5-氟尿嘧啶的Keggin型磷钨多金属氧酸盐C4H4FN2O2H2PW12O40* 8H2O,通过元素分析、IR、UV、XRD、183W NMR和TG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IR、UV和XRD图谱表明,该化合物具有Keggin与5-氟尿嘧啶环结构. 183W NMR表明,该化合物中的钨原子处于相同的化学环境中. TG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其热失重分2步完成. 在人肾胚胎细胞系HEK293细胞内,以5-氟尿嘧啶为阳性对照药物,用MTT法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体外细胞毒性研究,该化合物的TC50为1.48×10-5 mol·L-1,其毒性低于5-氟尿嘧啶.  相似文献   

8.
以丹皮酚为原料,通过三步反应成功合成一种苯并噁嗪类化合物,该合成方法简便,产率高,方便提纯.另外,利用1H NMR、13C NMR结合2D NMR(HSQC和HMBC)对该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全解析.  相似文献   

9.
新型阻燃剂季戊四醇双磷酸二氢酯三聚氰胺盐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季戊四醇、氧氯化磷和三聚氰胺为原料,成功地合成了季戊四醇双磷酸二氢酯三聚氰胺盐,经元素分析,IR和^31PNMR证实了结构,测定了该化合物对聚丙烯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0.
分别用三氯化磷法和三氯氧磷法合成了数种标题化合物。用IR光谱和NMR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与预期相符。使用标题物配制成添加型复合阻燃剂,对环氧树脂E-44进行了阻燃处理。氧指数测试结果表明:标题物含磷量高,阻燃效果好;溴、磷等元素的协同作用,使其阻燃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一种新的高分子模型化合物———六(4-乙氧羰苯氧基)三聚磷腈,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质谱证实了该中间体的结构,用正交试验优化了该中间体的合成方法.结果表明,合成六(4-乙氧羰苯氧基)三聚磷腈的较好方法为:以2.4 g K2CO3为催化剂,用1 g六氯三聚磷腈与3.5 g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在丙酮中回流8 h,产率为93.9%.  相似文献   

12.
以三对硝基苯氧基三苯氧基环三膦腈和六对硝基苯氧基环三膦腈为主要单体,采用活性硝基亲核取代的方法,合成了一类新的环簇膦腈聚合物。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IR和1H-NMR等方法得到确认,聚合物的性质采用DSC,TGA等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现由三对硝基苯氧基三苯氧基环三膦腈制得的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网络结构,但是由六对硝基苯氧基环三膦腈制得环簇膦腈聚合物的过程中由于空间位阻的影响,导致最终聚合物存在明显的结构缺陷,但两种聚合物在空气中均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800℃时残碳率分别为45.1%和 43.2%,同时发现膦腈网络结构的完善程度是决定聚合物燃烧性质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3.
 用蒸汽压渗透法,探讨在不同的溶剂和温度下,用单点法和多点法测定聚二(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磷腈的相对分子质量,研究最佳的测定条件.通过实验比较得出:以甲醇作为溶剂,在40℃下,稳定7 min测定出的数据较稳定、可靠.单点法与多点法相比较,单点法具有更为简单、快捷等特点,所以单点法完全可以用来测定聚磷腈的相对分子质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环状三聚六氯化磷腈出发,经开环聚合制得聚磷腈骨架,并引入带柔性间隔基的介晶基团,成功地合成出侧链液晶聚合物。  相似文献   

15.
六氯环三磷腈是非常重要的中间体,是环磷腈、聚磷腈系列衍生物的基础。本文简要介绍了六氯环三磷腈的合成及分离方法,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以均苯四甲酸二酐(化合物1)和L-蛋氨酸(化合物2)为反应物,无水醋酸为溶剂,反应生成酰亚胺酸[N,N'-均苯四酸-2-L-蛋氨酸二酸](化合物3).化合物3与二氯亚砜形成酰氯[N,N'-均苯四酸-2-L-蛋氨酸二酰氯](化合物4)后,在微波加热条件下,在10min内与乙二胺快速形成缩聚产物[聚N,N'-均苯四酸-2-L-蛋氨酸乙二酰胺](聚合物5).应用红外光谱分析(IR)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1H-NMR)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微波辅助加热可用L-蛋氨酸为原料将手性元素引入聚合物.  相似文献   

17.
马来海松酸二酰亚胺的合成及其构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级松香与马来酸酐的Diels-Alder加成产物马来海松酸及其进一步甲酯化产物马来海松酸甲酯为反应原料,制备了1个新型N-芳香基马来海松酸二酰亚胺.化合物的结构均经元素分析、NMR和MS表征,用COSY,HMQC和HMBC进一步对新型N-芳香基马来海松酸二酰亚胺进行结构分析,首次发现松香背景的衍生物在溶剂中能够进行构型的动力学翻转,并利用2D NMR确定了其trans和cis在溶液中的构象.  相似文献   

18.
 通过呋喃和丙酮在酸性溶液中的缩合,得到大环化合物八甲基四氧杂口夸哒烯(1),化合物(1)经间氯过氧苯甲酸氧化,得八甲基环二十碳四烯八酮(2).化合物(1)和(2)的结构均经IR,1HNMR,13CNMR,MS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9.
以苯胂酸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合成了中间体1,5-双(苯胂基)戊烷,用该中间体与四甘醇二氨醚进行环缩合反应合成了砷杂冠醚1,13-二苯基-4,7,10-三氧杂-1,13-二砷杂环十八烷。目标物的组成和结构通过IR,^1HMNR,MS等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