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建立尿嘧啶替加氟片中替加氟和尿嘧啶的溶出度方法.采用转篮和浆法,以水为溶出介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嘧啶替加氟片溶出度.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使尿嘧啶替加氟片二个组分很快溶出,30 min时二个组分的累积溶出量均达到75%以上,但方法之间存在差异.浆法更适合用于尿嘧啶替加氟片溶出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千金藤素片和千金藤素滴丸在溶出方面的表现.方法 采用桨法进行试验,以人工胃液为溶出介质,测量温度(37±0.5)℃,转速100r/min,于不同时间点取样,测定千金藤素含量,计算溶出参数m、T50、Td.结果 千金藤素滴丸的溶出参数m、T50、Td均明显小于千金藤素片.结论 千金藤素滴丸的溶出度快于千金藤素片.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千金藤素片和千金藤素滴丸在溶出方面的表现。方法采用桨法进行试验,以人工液为溶出介质,测量温度(37±0.5)℃,转速100r/min,于不同时间点取样,测定千金藤素含量,计算溶出参数m、T50、Td。结果千金藤素滴丸的溶出参数m、T50、Td均明显小于千金藤素片。结论千金藤素滴丸的溶出度快于千金藤素片。  相似文献   

4.
建立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曲线的测定方法,并评价仿制药与原研药的质量一致性.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243 nm,以水、pH 1.2的盐酸溶液、pH 5.8的磷酸盐缓冲液、p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出介质,溶出介质体积为900 m L,采用桨法(50 r/min),分别考察对乙酰氨基酚片仿制药与原研药的溶出度,并通过计算相似因子(f2)来评价其溶出曲线的相似性.实验结果表明,4批次原研药和6批次仿制药在水、pH1.2盐酸溶液、pH 5.8磷酸盐缓冲液、pH 6.8磷酸盐缓冲液4种溶出介质中10 min时溶出均大于85%,均为非常快速溶出,相似性好.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适用于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曲线的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片仿制药与原研药的体外溶出曲线具有相似性,其质量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确立布洛芬分散片溶出度测定方法。通过对溶出度定量方法的方法学考察,溶出介质种类、介质体积、测定装置、转速、取样时间的选择,以及溶出均一性的考察,优选最佳溶出度测定方法。最终确定的溶出度测定条件为:桨法,75 r/min,以p H5.5的磷酸盐缓冲液900 m L为溶出介质,45 min取样,限度为85%。经测定自制布洛芬分散片溶出度符合规定,均一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那格列奈片溶出度测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那格列奈片的体外溶出度测定方法,以pH6.8磷酸缓冲液 500 mL为溶出介质,浆法,50 r/min;溶出度测定采用HPLC法。线性范围10~200μg/mL(r=0.999 8),方法的回收率为(100.2±0.514 8)%。建立的那格列奈片体外溶出度测定方法可较好控制该片质量。  相似文献   

7.
制备米诺膦酸片,并以原研制剂为参比制剂,采用f_2相似因子法对两者体外溶出度的一致性进行考察.建立合适的体外溶出度测定方法,研究参比制剂的溶出情况,通过单因素试验对辅料的用量进行筛选,制备出米诺磷酸片.比较自制品与原研制剂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出行为,评价两者体外溶出行为的相似性.结果表明:制备的米诺膦酸片剂与原研制剂在4种不同pH值溶出介质中的溶出相似因子f_2均大于50;制备的米诺膦酸片剂与原研制剂体外溶出行为相似.  相似文献   

8.
采用篮法,以0.1mol/L盐酸为溶出介质,温度37±0.5℃,转速100r/min,取样时间为30min;采用C18(250×4.6mm,5μm)色谱柱,以四氢呋喃-水-冰醋酸(25∶75∶0.4)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25℃,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贝那普利、氢氯噻嗪的溶出度。结果表明,氢氯噻嗪和贝那普利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999 2~14.99μg/mL(r=0.999 7)和0.798 4~9.581μg/mL(r=0.999 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和100.2%。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有效测定贝那普利氢氯噻嗪片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9.
阿哌沙班是一种新型口服抗凝血药物。以对硝基苯胺和5-氯戊酰氯为原料,依次经过酰化-环合、二氯化、缩合-消除、[3+2]环合-消除反应合成阿哌沙班的关键中间体。该方法4步反应总收率为58.1%,反应所需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步骤短,产品纯度高达99.5%(HPLC法),为阿哌沙班的合成提供了原料。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6个厂家盐酸二甲双胍片体外溶出度,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采用转篮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6个厂家生产的盐酸二甲双胍片的体外溶出度进行测定.结果6个厂家的盐酸二甲双胍片的体外溶出度均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规定,但各厂家盐酸二甲双胍片的体外溶出参数m、T30、 T50、 Td和T80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说明不同厂家的产品溶出度的明显差异,应进一步对目前正在使用的这6种产品进行评价,以期对盐酸二甲双胍片的使用和采购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复方岩白菜素含量及溶出速度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不同厂家生产的复方岩白菜素含量及溶出速度.方法:用分光光度法和转蓝法.结果:复方岩白菜素的含量分别为:83.98%、72.96%、78.93%、79.03%;30min时的溶出百分率分别为:74.3%、79.77%、73.35%、3.07%.结论:四种片剂含量偏低,普通片溶出度相近,缓释片溶出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2.
采用正交实验优化诺氟沙星片剂的制备条件,获得最佳处方:淀粉为填充剂,质量分数为5%的羧甲基淀粉钠(CMS-Na)为崩解剂,1%的滑石粉为润滑剂,10%的淀粉浆为黏合剂.为增大诺氟沙星药物的溶出,采用研磨法制备β-环糊精诺氟沙星包合物,经湿法制粒压片工艺制备环糊精诺氟沙星片剂.环糊精诺氟沙星片的片重差异、脆碎度和崩解时限均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要求,其中诺氟沙星的溶出度得到有效改善,解决了诺氟沙星片剂对照组的主药溶出度低的问题.采用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制备环糊精诺氟沙星片,可改善难溶性诺氟沙星药物的溶出度且工艺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普卢利沙星片中普卢利沙星的含量及有关物质。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量片剂溶出度,作为普卢利沙星片的质量控制标准的一种新方法。在片剂的含量测定中,3种浓度下回收率均良好,RSD=0.015%,空白辅料对主药测定无干扰。本品3批有关物质均小于1.0%;溶液浓度在(1~10)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线性关系良好,A=0.097 8C+0.002,相关系数r=1。本品在45 min内溶出量达85%以上。建立的普卢利沙星片的含量、有关物质和溶出度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4.
环酯红霉素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磷酸盐缓冲液(pH6.8)为溶出介质,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建立环酯红霉素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环酯红霉素在24.08—48.16μ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可用于完善环酯红霉素片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5.
锌布片中有效成分葡萄糖酸锌溶出度的测定,是通过对溶出仪转速的控常l,溶媒的选择,方法学的验证(包括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辅型剂及其它有效成分对测定的影响、精密度试验、回收试验、溶出均一性试验等一系列验证试验),最终证实了本方法科学、合理,完全能够用于锌布片质量标准——葡萄糖酸锌溶出度的测定(锌布片中葡萄糖酸锌溶出度测定的时限为30min,溶出限度为75%).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一种简单而灵敏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连续自动监测盐酸氯丙嗪片溶出度的方法,并对Ce(SO4)2盐酸氯丙嗪化学发光体系的适宜反应条件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测定了三种不同来源的盐酸氯丙嗪片的溶出度,结果与药典标准方法测得值一致、体系具有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简单、方便和大动态测量范围,能便捷地在线监测盐酸氯丙嗪片的溶出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
以原研制剂为参考,采用直接压片法制备盐酸维拉佐酮片;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合适的体外溶出度测定方法,对两者的体外溶出行为进行一致性评价.通过单因素试验对辅料的用量进行筛选并确定最佳处方,制备出盐酸维拉佐酮片.然后,以原研药为参比制剂,考察自制品在醋酸溶液(pH=3.1)、水、磷酸盐缓冲液(pH=6.8)、盐酸溶液(pH=1.0)中的溶出情况,并计算相似因子(f2),评价自制品与参比制剂溶出行为的相似性.结果表明:自制品与原研制剂在4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行为相似,f2均大于50.所建立的溶出度曲线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为盐酸维拉佐酮片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维C银翘片中连翘苷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展开剂为苯-丙酮-醋酸乙酯-甲醇-水(20:25:30:3:3),碘缸显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为Agilent ZORBAX SB 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乙睛-水(23:77),检测波长228nm,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易于识别,连翘苷在0.2~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8.50%,RSD为1.70%。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分离效果好、稳定性高、重现性好,为全面控制维C银翘片的质量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HPLC法测定脑血栓片中丹酚酸B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血栓片中的丹酚酸B含量,利用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睛-0.2%磷酸(21:79),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λ=286 nm,柱温40℃,结果表明丹酚酸B检测浓度在0.031 76~1.985μg(Y=967.602 7X-2.419 1)范围内与峰面积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39%(RSD=0.62%).本方法灵敏、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脑血栓片的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