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4 毫秒
1.
为研究京津冀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性,首先利用典型相关分析,确定代表京津冀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然后利用协调度模型计算出1994—2017年北京、天津与河北3个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度。结果表明,近年来三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度不断上升,其中北京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度领先于河北及天津。建议京津冀地区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对高等教育的干预,进行区域教育资源共享,优化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结构。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区域作为我国北方经济的心脏,是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圈层.与长江三角地区与珠江三角地区这两个发展较早的经济圈相比,在各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加快建设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北方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其次运用经济发展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产业结构等)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剖析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现状,指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最后探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障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力求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做强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提出国家竞争力理论和主体功能区理论是做强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同时,从实践上对做强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进行探索,即根据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加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建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开展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探索;扩大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构建"区域大学联盟";加大区域统筹,根据国家战略打造具有区域优势的核心学科。  相似文献   

4.
以四川省21个市州为研究单元,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以及经济增长收敛模型等方法,对四川省2002年—2017年旅游经济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旅游经济总体差异呈现缩小趋势.四大区域中川南地区的旅游经济差距最小,川中地区的旅游经济差距较大,川南-川东地区以及川南-川中地区旅游经济区域间差距较小,而川东-川西地区区域间差距较大,旅游经济区域差距的主要来源为区域间差距;四川省旅游经济总体呈现σ收敛,川南地区、川中地区和川西地区σ收敛,川东地区则存在σ发散;四川省旅游经济总体上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显著的条件β收敛,但川西地区不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于京津冀三地的高等教育是一个极好的发展契机,但是三地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呈现了不平衡的态势,资源拥有量的差距较大。旨在结合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要求,按照应用型创新人才特征要求,通过对京津冀产业结构与人才现状分析,提出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整改方案和措施,紧密贴近国家、社会和专业的人才需求,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采用该模式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是优化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布局结构、缩小区域间高等教育差距、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经过4年多的改革实践,"提升工程"对14所入选高校产生了积极影响:入选高校结合国家政策导向,进一步明确区域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较大的经费支持力度,促使入选高校加大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力度,积极加强特色学科和科研平台建设;入选高校积极发挥办学优势,进一步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升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要想深入推进、取得新突破,需要加强区域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加强"提升工程"的常态化机制建设;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管理和评估机制;处理好入选高校的自身建设与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不同区域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存在明显差距。统计分析全国4个区域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后发现:东部地区办学规模大,合作双方资质好,共同开发课程比例高,但尚需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中部地区与全国整体发展水平相当,但在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引进课程与教学资源方面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发展需要稳中求进;东北地区办学普及度较高,地域性特点明显,但需要质、量并重;西部地区办学层次较高,合作者资质较好,但发展需要合理定位,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8.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一步深入,高等教育对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的科技、人才和智力支撑作用将更加突显。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存在区域合作整体规划不到位、区域发展基础不平衡、资金共享渠道不畅、合作共赢局面尚未形成等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为此,应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先导作用,优化整合京津冀区域优质高教资源,实现京津冀高教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实施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是教育部为全面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促进区域之间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重大创新。大理学院是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一所省属综合性本科院校,也是我国高等学校合并组建和改革实践的成功典范。在新时期,实现对口支援大理学院对于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历史影响和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是将增长极理论运用于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体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系统崛起,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四足鼎立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系统的构建,其实质是以辐射带动功能强的超大城市高等教育中心为极核,培育多级圈层开放结构,通过区域各创新要素开放、流动与整合,实现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和集群化发展。与其他三大增长极相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存在"双核独大"现象,以中心增长极单极吸引为主,内生创新动力不足,对外开放力度有待加强,需在建立强有力的驾驭核心、培育圈层多级高等教育中心、焕发高等教育创新活力和推动高等教育资源开放共享等多个方面形成合力,打造国际高等教育创新试验区。  相似文献   

11.
怎样缩小东西部高等教育之间的差距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议题,中央和西部地方政府及西部高校十分重视该问题。社会学方法中的“弱干预”是对自组织发育程度高水平社会的小力度干预,“强干预”则是对自组织发育程度低水平社会的大力度干预。迁移到高等教育领域,该概念以缩小东西部高等教育之间差距为标准,认为没有达到缩小两者之间差距目标的干预对策是“弱干预”;达到缩小东西部高等教育之间差距目标的干预对策是“强干预”。从现实的数据分析,从1999年到2019年,东西部高等教育之间的差距在绝对数量上有所缩小,但在反映质的排名上的差距却在加大。从历史的事件分析,中央政府出于战略转移与国防建设需要所实行的东部高等教育向西部的迁移改变了东西部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布局。为了实现新时期缩小东西部高等教育之间差距的目标,中央政府要继续加大“强干预”的主导作用,鼓励东部地区优质高校到西部办分校;西部地方政府需要做好“强干预”的辅助工作,制定更加开放、灵活与优质的政策吸引东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向西部迁移;西部地方高校需要配合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强干预”对策,落实“强干预”的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12.
周丽  陈艳 《长沙大学学报》2013,27(1):127-129
研究发现,湖南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不能满足两型产业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层次结构不能满足两型产业发展对高精尖人才和应用型职业人才的需求,形式结构滞后于两型产业发展对终身学习体系的需求,地域结构中高校布局过度集中不利于两型产业的人才环境优化。因此要采取对策,促进学科专业的内涵发展和选择弹性以优化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引导各类高校有序竞争以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构建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体系以优化高等教育形式结构,推进全省高校共同发展以优化高校地域结构。  相似文献   

13.
论区域高校社会服务观念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高校必须及时转变社会服务观念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区域高校社会服务观念的转变,首先要进一步深化对社会服务的认识:区域高校开展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区域高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其次,破除社会服务的观念性障碍,封闭保守思想,盲目自大思想,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  相似文献   

14.
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是提升高校办学实力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省属区域性地方高校由于优势相对薄弱,合作办学应当通过合理制定发展规范,寻找优质合作伙伴,选择双校园、双文凭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合作模式,不断扩大高校办学影响力和提升学校品牌。  相似文献   

15.
实现"五化"的耦合协调发展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对于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五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2006年、 2011年和2016年为研究时间点,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对京津冀13个城市"五化"综合发展指数、耦合度和协调度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京津冀"五化"综合指数、耦合度和协调度总体上随时间均呈现不断增长和逐步优化的趋势;②区域发展具有不同步性,高值区一直处于北京和天津等经济发展优势区,但随时间高、低值区发展差异逐步缩小;③因子探测中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q值最大,属于主导因子;交互探测中各因子交互后,任意两因子的交互影响力要优于单项因子的独立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勇强 《长春大学学报》2013,(11):1409-1412
区域经济发展为地方高校提供硬件保障,地方高校发展为社会经济提供软件支撑。江西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表明两者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江西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江西地方高校必须从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调整专业结构、建立人才培养与人才留住的衔接机制和调整地方高校布局等方面与区域经济进行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加速推进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传统的学校教育领域。在此影响下,高校学习空间被赋予新的内涵,它不仅是高等教育领域学习行为发生的主要场所,更是依托新技术而超越传统高等教育空间的新型资源聚集体。通过概念澄清和案例分析,发现高校学习空间变革在帮助高等教育打破学科壁垒和改变教学方式的同时,也在加速形成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并进行文化生产。高校学习空间实践尽管在政策、制度、师生关系、文化生产等方面已有了一定的经验,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建设,从而全面提升学习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学习空间的变革不能忽视高等教育自身的育人价值和发展规律,避免落入“科学至上”的陷阱。  相似文献   

18.
基于需求的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供需逻辑关系的基础上选择指标, 评估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状况, 划定需求类型区。基于2000和2015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 并提出相应的土地利用策略。结果表明: 1) 人类对生态系统有物质、环境和文化三大需求, 对应生态系统供给、调节、支持和文化4大功能中的9项服务, 可以从人口数量、经济水平、产业发展和教育水平4个方面来评估; 2) 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空间差异较大, 可以划分为极高需求区、高需求区、中需求区和低需求区; 3) 在所研究的时段内, 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降低, 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和地均价值在空间上呈现总体上从北往南逐步降低的特征; 4) 不同需求类型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布不均衡, 2000—2015年间各类型区价值都有所降低, 不同类型区的土地利用策略不同。  相似文献   

19.
江苏产业结构区域差异与高职教育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分析表明,在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产业结构存在差别,产业发展政策也有所不同。为应对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江苏的高职教育在宏观层面上应加强省级统筹,促进区域布局的合理化;在区域层面上,应加强资源整合,制定区域化发展战略;在微观层面上,应加强院校特色化建设,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0.
关于普通高校办成人高等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普通高校办成人高等教育利大于弊.普通高校无疑要做到"一体两翼",但应摆正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这两"翼"的位置.在管理、教学方法上,成人高等教育有着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