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8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286篇
系统科学   169篇
丛书文集   276篇
教育与普及   1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6篇
现状及发展   21篇
综合类   484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387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5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7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研究了基于模糊化邻域系的粗糙近似算子的公理刻画问题.特别地,通过一组公理集分别刻画了由串行的、反身的、一元的和传递的模糊化邻域系生成的粗糙近似算子.  相似文献   
2.
王星昭  顾海波  陈星汝 《河南科学》2019,37(12):1893-1902
研究了Hilbert空间中带有时滞的Sobolev型Hilfer分数阶非自治发展方程的近似可控性.在其对应的线性系统是近似可控的这一假设下,通过使用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半群理论、不动点定理,得到了控制系统近似可控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3.
凋落物分解是森林碳和养分循环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森林凋落物分解研究主要关注森林优势树种.虽然蕨类植物是亚热带森林林下层的重要组分,占林下层大量的生物量,但其凋落物分解过程很少被关注.本研究用缙云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下12种常见的蕨类叶和细根进行分解实验,监测分解113, 198, 386和586 d后的碳氮磷释放动态.结果表明:蕨类叶与细根初始碳含量无显著差异,但叶的初始氮磷含量均显著高于细根.多数物种叶的碳氮磷释放速率显著快于细根,且叶的碳氮磷主要表现为简单的直接释放模式,而细根的碳氮磷释放则表现出直接释放、富集-释放、富集-释放-富集、始终富集等复杂模式.氮、磷残余率随碳残余率的变化格局分别受初始氮、磷含量的影响.叶与细根间碳氮磷残余率的相关性表现出不同的格局:碳残余率在分解113, 198和386 d后均为显著正相关,但586 d后关系不显著;而磷残余率除在113 d时关系不显著外在其他时间点均显著正相关;但氮残余率在整个分解过程均无显著关系.该结果表明地上地下分解速率是否存在显著相关性与元素类型及分解时间有关.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量化蕨类植物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和养分循环的重要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记述发现于云南曲靖锅盖山剖面桂家屯组的一种早期维管植物。该植物茎轴裸露, 根状茎以连续多次K型或H型分枝形成复杂的分枝系统, 直立轴呈简单的二歧式分枝, 孢子囊侧视呈匙形至卵形, 螺旋状着生于穗轴上。该植物体型较小, 保存较完整的根状茎, 但孢子囊穗的保存状况较差, 孢子囊结构不够清晰, 无明显可见的孢子囊开裂线, 因此将其暂定为cf. Zosterophyllum sp.。尽管如此, 该植物展现的性状特征不同于典型的 Zosterophyllum 及其他相关属种, 丰富了人们对早期维管植物形态变异及桂家屯组植物组合的认识。在cf. Zosterophyllum sp.的直立轴表面栖生大量微螺虫(microconchids)标本, 直径为0.7~2.2 mm。微螺虫是一种已灭绝的水生无脊椎动物, 发现于晚奥陶世到中侏罗世末期地层中, 其壳体为螺旋状的钙质管, 习惯固着在包括植物在内的各种硬质基体上。微螺虫在cf. Zosterophyllum sp.的直立轴栖生, 表明该植物在生长期间曾被水体淹没, 之后微螺虫伴随植物茎干被搬运和埋藏。  相似文献   
5.
周信 《世界知识》2022,(1):32-33
<正>地球是唯一的家,山清水秀靠大家。国际社会越来越积极地为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家园而行动起来。2021年11月25~26日,第五届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中国、文莱、老挝、印尼、泰国、韩国的与会政商学界代表围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驱动绿色复苏"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本次会议为携手塑造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拿出了怎样的"十一月锦囊"呢?  相似文献   
6.
张林 《世界知识》2021,(3):62-63
2020年,受新冠疫情冲击和世界能源生产大国博弈影响,国际油价一度大幅下跌。在此背景下,各国纷纷宣布加大战略石油储备。美国宣布计划购买7500万桶原油,把储备库存"买满";印度石油部长公布本国在4~5月购买1671万桶原油;澳大利亚在本国储存空间注满的情况下,协议租赁美国的储备空间增加战略石油储备。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已成为火爆而又神秘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干湿循环和吸力共同作用对非饱和下蜀土力学特性的影响,选取镇江某边坡的下蜀土为研究对象,通过非饱和直剪试验,对不同干湿循环次数及吸力水平下下蜀土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下蜀土表面裂隙明显增加并具有不可逆性;下蜀土的抗剪强度经短暂增大后逐渐降低,并在第4次干湿循环作用后趋于稳定;下蜀土的黏聚力在经历短暂提高后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而其内摩擦角则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变化幅度较小,呈上下波动态势;相同干湿循环次数下,吸力的存在对于下蜀土的黏聚力具有提升作用,而对土体内摩擦角的影响则不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干湿循环作用下下蜀土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提供计算参数,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采用外观检测、吊杆索力检测和桥梁结构线形检测三种检测手段对某下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进行检测,并综合检测结果分析得出符合桥梁现状的技术状况评定等级,为桥梁的维修加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用Kakutani不动点定理证明一类一维的半线性退化抛物方程在边界控制函数作用下的近似能控性, 其中该方程的控制函数作用在退化点x=0处, 边界条件为极限意义下的第二类边界条件, 在非退化点x=1处边界条件为齐次Dirichlet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