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0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04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90篇
教育与普及   4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90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244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泻是牛群中最常出现的疾病。病毒引起的牛病毒性腹泻是一种传染性腹泻,会给牧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研究发现,引起牛腹泻的病毒主要有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o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牛肠道病毒(Bovine enterovirus,BEnV)等。此外,牛凸隆病毒(Bovine torovirus,BToV)、牛诺如病毒(Bovine norovirus,BNoV)、牛纽布病毒(Bovine nebovirus,BNebV)、牛星状病毒(Bovine astrovirus,BoAstV)及牛嵴病毒(Bovine kobuvirus/aichivirus B,BKoV)也可诱发牛腹泻。随着病原检测技术,尤其是分子检测技术的进步,许多检测方法如IEM、RT-PCR、ELISA和PAGE已用于病毒的检测和疾病诊断。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对牛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分子生物学特征及诊断技术进行概述,以期为牛腹泻的致病原因和检测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厦门科技》2015,(2):32-33
<正>2014年10月,美国白宫宣布中止对各项所谓的功能获得性实验提供经费支持,这些实验会增强流行性感冒病毒或冠状病毒的传染性与致病性,后者中就有引发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的元凶。这一决定公布后,美国展开了为期一年的"审议流程";在今后的几个月里,一个由美国国家生物安全科学咨询委员会(National Science Advisory Board for Biosecurity)和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率领的委员会,必须就是否继续为此类实验提供经费支持之事,向美国政  相似文献   
3.
 回顾2017年信息科学的热点:加强学习算法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取得显著效果,量子计算机的竞争已经进入到50量子比特阶段,智能家庭进一步大众化,机器人仿真技术更加成熟。同时2017年信息科学领域也出现了很多挑战,例如:人工智能算法不可避免地受到历史数据所暗藏的人类偏见的影响,互联网假新闻影响到了美国大选,比特币呈现泡沫化升值,威胁计算机用户的勒索病毒也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4.
《前沿科学》2015,(1):90-91
2014年在西非爆发的埃博拉病毒(Zai re ebolavirus,ZEBOV)疫情,到目前已造成2万多人感染,超过9000人死亡,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疫情最严重的一次爆发。尽管现在疫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再次爆发的风险仍然存在。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张波课题组对历年来所有埃博拉疫情中的ZEBOV进行了分子系统进化和全基因组选择压力的综合分析,在2014年西非爆发的ZEBOV分子进化研究中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构建辣椒脉斑驳病毒(Chilli veinal mottle virus , ChiVMV)侵染性克隆的简易方法. 基于辣椒脉斑驳病毒的全长确定序列, 根据基因内部的单一限制性酶切位点, 设计引物, 将ChiVMV分成KL1,KL2, KL3三个片段通过RT PCR和TA克隆的方法将3个片段构建到PMD19 T载体上. 通过双酶切将ChiVMV前面7000bp的片段构建到载体上, 从而将全部的ChiVMV cDNA分段构建到两个重组质粒中, 成功地避免了全长病毒序列在大肠杆菌中不稳定的现象. 进行体外转录时, 先通过PCR扩增出两个彼此有一定重叠的平末端片段, 再利用两个重叠片段为模板用重叠PCR的方法扩增出全长带T7启动子的ChiVMV cDNA, 并通过T7 RNA聚合酶成功转录出ChiVMV的病毒RNA.  相似文献   
6.
从感染芜菁皱缩病毒(TCV)的拟南芥中提取总RNA,通过反转录PCR(RT-PCR)扩增得到TCV的外壳蛋白基因P38.在目的基因ORF框两边引入酶切位点BamHⅠ和SacⅠ,并连接到表达载体pET30-a上,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37℃经0.5mM/L IPTG诱导6h后获得了分子量约为48kD的融合蛋白.经Ni-NTA纯化目的蛋白,注射大白兔制备抗血清.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制备好的抗血清能成功检测感染TCV的拟南芥.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甘肃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基因亚型、年龄及地区分布等.方法:采用凯普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7318名兰州女性进行生殖道21种HPV感染基因亚型筛查.结果:甘肃地区女性HPV感染率为19.9%(1 452/7 318),其中高危型HPV感染率14.78%(1 082/7 318),低危型HPV感染率3.38%(247/7 318),高危型中HPV16为主要致病亚型,占28.59%(415/1 452),低危型中HPV6占6.30%(98/1 452).1452例感染HPV的标本中,单一感染1 188例,占81.82%(1 188/1 452),多重感染264例,占18.18%(264/1 452).按年龄分组中≥50岁组HPV感染率最高,占24.24%.按地区分析,陇南地区HPV感染率最高,达到30.97%(83/268).结论:甘肃地区为宫颈癌高发区,其中HPV16是感染最多的型别,对该地区女性进行子宫颈癌的筛查和防治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相关情况的观察和反思,提出了疫病防控决策须考虑的主要问题,认为疫病防控应有可传染性思维、流行病学思维、成本-效果思维、爱心抗疫思维、疫期法治思维等5种思维,主张建立疫情早期防控和失控阶段防控两套标准,以期辅助科学决策、理性施策,有效减轻疫情发展及防控带来的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损失。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SARS病毒、登革热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与气候的关系,认为病毒产生于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环境,特定的气候因素是病毒流行的推手,相同的气候更有利于病毒的流行。超出域值之外,气候因素则会限制甚至阻断病毒传播。探讨了不同气候因素的作用,可完善病毒性疾病的预警机制,有助于对可能产生的疫病暴发提前做好防治准备。  相似文献   
10.
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opolyhedrovirus,NPV)作为一类重要的昆虫病毒,广泛用作绿色生物农药、蛋白质表达系统和哺乳动物基因递送载体,都有相应的商业化产品,如:作为生物农药,在国内商业化的NPV有4种,共35个产品;表达载体有Ac-Bacmid和Bm-Bacmid。对于NPV的防治及利用,离不开对NPV生活周期(细胞入侵、核衣壳入核、基因组复制和表达、病毒组装、出芽)和宿主抗病毒反应的研究。就NPV的生活周期和宿主抗病毒反应进行讨论,并总结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