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8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酸乳中乳酸菌的分离及其发酵性能测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杰  李锦子 《河南科学》1996,14(4):460-463
酸乳中的乳酸菌有乳酸杆菌和乳酸球菌两种,本文选用较为简单的培养基,通过调节pH值对其进行分离。从平皿中挑选溶钙圈较大的杆菌和球菌菌落各2个作为供试菌株,进行发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均能产酸,活性较高,按比例再组合成酸乳发酵剂,使产酸时间缩短,酸度高。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此法,可以不断优选高产乳酸菌株。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供氧能力对土曲霉IFO-6365分批发酵生产衣康酸能力的影响。当通风比为0.5V.V.m,搅拌叶轮末端线速度为125.7cm/s时的最大衣康酸发酵产率分别是叶轮末端线速度为94.2cm/s和78.5cm/s的1.28倍和3倍;当添加氧载体──正十二烷,叶轮末端线速度为78.5cm/s时,与对照相比,可提高产酸14%,但在更高的叶轮末端线速度条件下,加入正十二烷,只能促进菌体的生长,对发酵产酸是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对Sr.菌产生杀线虫活性物质的影响,并经过发酵放大表明,该菌代谢产物具有很强的杀线虫活性。该菌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lL土豆汁(200g/L)中加入20g蔗糖,pH自然。最佳培养条件采用500mL三角瓶装量100mL,接种量2%,170r/min,26℃,培养4d,将发酵滤液稀释为原浓度的1/2,其杀线率达到80%;在5L发酵罐上进行放大试验,发酵(44—52)h,将发酵滤液稀释为原浓度的1/2,其杀线率稳定在95%以上。该活性代谢物热稳定性强,呈水溶性,经分离证实活性组分中包含有机酸类物质。  相似文献   
4.
替考拉宁是采用放线菌发酵生产的一种重要抗生素,发酵培养基中有机氮源的选择对替考拉宁的产量有较大影响,比较了培养基中分别添加豆饼粉、酵母粉及蛋白胨对替考拉宁发酵单位的影响,结果表明,2%酵母粉的效果最优,其效价比等量豆饼粉提高16%,比等量蛋白胨提高20%.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多糖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纺织印染和石油开采等工业上有广泛用途[1,2]。为了开发利用酵母菌胞外多糖,我们筛选了一株多糖产量较高的斯达油脂酵母菌 2.1390。该菌株能合成由半乳糖、甘露糖和葡萄糖醛酸组成的胞外多糖。多糖无色素、易吸水膨胀、粘度高,具有潜在应用前景。下文报告该菌胞外多糖发酵条件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6.
刘仲敏  曹友声 《河南科学》1995,13(2):164-167
对生淀粉糖化酶产生菌黑曲霉进行了初步诱变选育,得到一株具有较高生淀粉糖化酶生产能力的1-16菌株,其生淀粉糖化酶平均发酵单位较原菌株提高了39%。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豆渣、鸡粪为原料,经厌氧消化生产沼气,实验按两种原料碳、氮实际含量经过计算后进行组合,并使其碳、氮比调整为15.6∶1。在投料率为5%、投料浓度13%、滞留期20天、pH7.2—7.5、温度控制在35±1℃的条件下,产气率可达到3.9M~3/M~3料容·日。  相似文献   
8.
以天津短杆菌TG-866为出发菌株,利用亚硝基胍、硫酸二乙酯等常规诱变方法以及原生质体融合法最终筛选出一株谷氨酰胺生产菌GMN-18[MSO~R+8-AG~R+SG~R+(NH_4)_2SO_4~R],在适宜条件下平均积累谷氨酰胺27.3g/L。  相似文献   
9.
范贵增  熊国真 《江西科学》1992,10(3):175-182
报道了香菇菌摇瓶发酵试验结果,发酵工艺程序与抗生素发酵基本相似。以香菇菌Cr-021为材料,研究了8种营养物质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应用L_9(3~4)正交试验得出了匀浆化培养基和摇瓶发酵培养基。通过试验,确定了摇瓶发酵的最佳温度为25℃,振荡频率220r/min,装量50ml等。用匀浆化菌种代替传统工艺中直接用斜面母种作为一级摇瓶种源,使发酵周期缩短了2—3d。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CDG等三种摇瓶培养基并进行摇瓶发酵分析,其中CDG产干菌丝重6.8g/100ml,氨基氮含量为0.24mg/ml。  相似文献   
10.
以一株具有高产纤溶酶能力的菌株中国根霉12#为出发菌株,以麸皮、胰蛋白胨为培养基,采用液体发酵法生产一种高效血栓溶解酶。用人工血纤维蛋白平板检测其活性。对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浓度及配比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了最佳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并进行了扩大培养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