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中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运用城市间铁路客运联系数据和社会网络分析、空间结构指数等,从流空间的角度研究高铁对城市网络空间结构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①高铁发展对中原城市群交通联系的方向、对象改变不大,但显著地增加了交通联系的强度,使中原城市群网络密度在低水平基础上得到增加.②铁路客运优势城市或劣势城市仍延续其地位,如郑州、商丘、洛阳的相对关注度、相对点出度和相对点入度在无、有高铁两种情况下都始终保持前三名,济源、运城、濮阳则始终是后三名.但其余城市从高铁发展中受益不均衡,高铁发展加剧了流空间网络中城市地位的差异性.③高铁发展对流空间网络的总体结构产生影响,使得中原城市群单极化程度有所降低.但影响程度有限,区域空间结构仍呈现单极化,郑州扮演着"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高铁隧道下穿断层破碎带围岩的变形规律,结合山西长治皇后岭隧道断层带施工区段,采用FLAC3 D软件进行模拟研究.模拟结果显示,隧道下穿断层带时,拱顶沉降和拱肩、拱腰收敛的变化趋势均为先增大后减小.沉降和收敛的最大值发生处在断层偏向的一侧.采用FLAC 3 D模拟断层隧道,隧道的沉降收敛突变范围比断层带与隧道接触范围大.在支护措施下各监测断面的沉降和收敛值均远小于预留量.现场监测对比模拟结果,说明模拟结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作者研制了高铁混合垢的化学清洗配方及工艺,经生产应用收到了良好效果,除垢率及缓蚀率均超过劳动部标准和水利电力部标准.  相似文献   
4.
快速电合成法制备多功能复合高铁(铝)酸盐水处理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两阴极夹-阳极且阳极室较窄的电解池,以铁丝网为阳极、浓氢氧化钠(或含铝)溶液为阳极液、全氟离子膜为隔膜,可快速电合成高浓度的高铁酸钠(0.30—0.48mol/L)复合水处理剂溶液,该溶液也可用于制备高铁酸钾。最佳条件:温度308K,氢氯化钠浓度16mol/L,表观电流密度300A/m^2,阳极室厚度20mm,时间4-6h。实验表明:铝酸盐的存在对高铁酸盐的电合成有较大的抑制作用;由碘化钾、硅酸钠和氯化铜组成的复合添加剂对高铁酸盐的稳定效果明显好于其它几种稳定剂。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用UV/草酸高铁铵/H2O2体系光降解一种碱性阳离子染料—碱性品红.考察了初始pH、H2O2浓度、草酸高铁铵浓度、碱性品红浓度对碱性品红降解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碱性品红降解的最佳初始pH为1.60—2.20,最佳初始H2O2浓度为10.0mmol/L;草酸高铁铵的浓度在0.1~1.0mmol/L时,碱性品红的降解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高于1.0mmol/L时,则降解率相差不大;碱性品红的初始浓度增大,降解率减小,而实际降解的浓度则增加;碱性品红的浓度在低和高时,降解动力学过程不一致:随降解的进行,碱性品红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峰迅速消失,而降解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产物吸收峰却消失很慢.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内有关地铁的飞速发展现状,通过对有关车载设备的概况下分析,对车载的组成和发展以及具体功能进行系统性分析。该文通过日常的具体分析,对高速铁路相关的车载设备提出了进一步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高铁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方式,对旅游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随着温福高铁、福厦高铁、向莆高铁、厦深高铁的相继开通,福建省步入了“高铁时代”,目前高铁旅游圈已初具雏形.该文分析了高铁发展给福建旅游业带来的契机,指出高铁背景下福建旅游管理面临的挑战,并基于公共管理理论提出政府加强旅游管理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研究北方寒区饱和冻土场地在高铁激励下的振动衰减问题。【方法】本研究采用现场观测法对大庆市冬季饱和冻土场地进行现场观测试验。【结果】对饱和冻土场地的地表振动加速度数据进行时程分析、功率谱分析、振动级衰减分析。【结论】得到高铁荷载下饱和冻土场地的加速度时程和加速度振动级衰减的主要频率范围和距离范围,并总结出饱和冻土场地的振动衰减特性。  相似文献   
9.
10.
高铁对城市间劳动力流动格局会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对区域就业密度格局产生影响.采用加权平均中心、地理加权回归方法研究高铁对京津冀县域尺度2010—2017年就业密度格局演变的影响,结果发现:高铁的开通显著改变了区域就业密度格局,劳动力从最初向高铁沿线区县集聚,过渡到向地级市或更发达城市集聚,高铁的虹吸作用促使以衡水为中心的就业密度低值区的形成.高铁背景下经济发达、就业待遇更好的地区更容易吸引劳动力,而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对劳动力的吸引力较弱;相对于高铁开通年限而言,高铁班次变量对区县就业密度的影响更为显著,其中正向影响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和位于京广高铁沿线的保定北部区县.总体来说,高铁对京津冀县域就业密度的影响以集聚效应为主.该结论可以为未来高铁建设背景下区域就业格局的优化和调整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