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61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48篇
系统科学   160篇
丛书文集   518篇
教育与普及   399篇
理论与方法论   420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13462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285篇
  2014年   728篇
  2013年   665篇
  2012年   847篇
  2011年   1062篇
  2010年   1132篇
  2009年   1387篇
  2008年   1376篇
  2007年   1410篇
  2006年   853篇
  2005年   673篇
  2004年   627篇
  2003年   586篇
  2002年   564篇
  2001年   535篇
  2000年   377篇
  1999年   240篇
  1998年   194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汪野亭研究     
主持人语:"珠山八友"全面地继承了浅绛彩文人瓷艺家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旨趣,并通过粉彩这一艺术形式弘扬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瓷器制作工艺。他们的作品中呈现出诗、书、画三位一体的美学特征和瓷艺装饰与瓷画并存的审美特征,同时在风格上又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在本期研究中,我们主要研究汪野亭同邓碧珊及程意亭在瓷绘创作方面的审美异同。一篇通过对汪、邓两人在诗书画印的和谐统一的共同追求以及他们在绘画中对待"形"与"意"的不同的侧  相似文献   
2.
文化与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同时也应该是对文化的传授,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教授,更应该是文化知识的传播。从多模态视角出发,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导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及途径,有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英语识读能力及文化传播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从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素养的视角,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中国地理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方面存在片面性,在教学中表现为实践环节薄弱、区域综合分析不够深入以及地理图像的应用与分析有待加强等突出问题.根据调查结果,结合课程内容实际,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推进案例教学法及重视过程类图像运用等教学改革建议,以期为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14名大学生施测镶嵌图形测验,筛选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被试各45人,通过自传体回忆方法分别诱发被试的高兴、愤怒和中性情绪,探讨情绪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以及认知风格在情绪与创造性思维之间是否存在调节作用.结果发现:高兴和愤怒情绪均对创造性思维有促进作用,认知风格在情绪和创造性思维之间起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对于场独立型被试,愤怒情绪促进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对于场依存型被试,高兴情绪促进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相似文献   
5.
赵萌 《世界知识》2022,(5):58-59
<正>2月20日晚,北京冬奥会圆满落下帷幕。连日来,中国奥运健儿们奋勇拼搏,带领中国冰雪运动实现新跨越。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冬奥会多个项目上实现新突破,共收获九金四银两铜共15枚奖牌,位列奖牌榜第三名,取得了自1980年参加冬奥会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短道速滑是中国的传统优势项目。在2月5日首个比赛日,短道速滑队拼下一枚混合接力金牌,为中国代表团赢得首金。  相似文献   
6.
7.
8.
明代皇室中曾涌现出不少在中国艺术和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人物,比如朱瞻基、朱见深、朱权、朱载堉、朱耷、朱若极(即石涛)等。在明代的皇室文化中,艺术和文学始终受到喜好和推崇,并逐渐形成传统,这些帝王、藩王或宗室成员,以他们深厚的艺文理论或成功的创作实践,影响并推动了中国文化在明朝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语     
本栏目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工程之后,发文数量明显增多了,可能会令人有庞杂之感,实际上这些文章还是围绕孝道文化及其时代价值与养老尊老的关系等主题而展开的。孝道是中华传统美德与优秀文化传统,其产生于周初,大兴于汉代,因此,本期有专文讨论秦汉之际的法孝关  相似文献   
10.
为了彰显刊物特色,打造学术期刊品牌,更好地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本刊从2010年起重点推出"中华德文化研究"和"环洞庭湖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两个特色栏目。"中华德文化研究"是一个既具有地方特色又有包容性、学理性和现实性的栏目。"德文化"一方面是指融合了常德地方性文化、具有整体性特征的区域性文化,另一方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厚重的底蕴和广阔的视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在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重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