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新型荧光衍生试剂1,2-苯并-3,4-二氢咔唑-9-乙基氯甲酸酯(BCEOC)作为柱前衍生试剂,利用毛细管电泳在胶束电动模式下对氨基酸进行了分离,考察试剂用于氨基酸分离的几个关键条件,实现了14种氨基酸的快速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2.
姜黄素吸光光度法测定硼的含量已有较长的历史,且具有较高灵敏度,至今仍广泛使用着.但对显色剂——姜黄素草酸乙醇溶液有效期的使用众说不一.有的说姜黄素容易分解,最好当天配制.有的说由于姜黄素容易分解,每隔几天重新配制一次,假若放在冰箱里,有效期可延长到3—4天.有的说每隔几日重新配制,放在冰箱中能保持一周或稍久。还有的说室温下放置一周后使用等等.何者是对的?为此,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结  相似文献   
3.
以水杨酸、苯酚和三氯氧磷为原料间接法合成了水杨酸苯酯,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等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合成水杨酸苯酯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5h,n(水杨酸):n(苯酚)为1:1.25,n(水杨酸):n(三氯氧磷)为l:0.58,水杨酸苯酯的产率可达到95.71%以上,纯度达到98.5%.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基于Cu(Ⅱ )与 3.5—二溴水杨醛缩邻氨基酚 (简称BSAP)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 (CTMAB)形成络合物导致体系荧光猝灭的特性 ,提出了一种测定痕量铜的新荧光方法 .研究表明 ,试剂对表面活性剂呈现出单分子猝灭效应 (CMC浓度以下 )及胶束增敏作用 (CMC以上 ) ,单分子猝灭常数 6 .3× 10 5L/mol.该试剂对Cu(Ⅱ )具有高选择性 ,反应敏锐 .在 pH 3.8~ 4 .5的醋酸铵介质中及CTMAB存在下 ,Cu(Ⅱ )与BSAP形成 1∶1络合物 .该络合物的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 35 5和 5 35nm ,其荧光猝灭程度与Cu(Ⅱ )量成正比 ,线性范围为 0~ 0 .3μg/ 2 5mL ,检测限为0 .2 3ng/mL ,方法用于大米中铜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利用新型荧光试剂1,2-苯并-3,4-二氢咔唑-9-乙醇(BCE)作为柱前衍生化试剂,在Eclipse XDBC8色谱柱上,通过梯度洗脱对19种游离脂肪酸进行了分离和在线质谱定性.以乙腈为溶剂,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环己碳二亚胺(EDAC)作为缩合剂,4-二甲氨基吡啶为碱催化剂(DMAP),60℃下衍生反应40min后获得稳定的荧光产物.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λex-333nm,λem-390nm.采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正离子模式.实现了土壤中脂肪酸的定性及相应含量测定.脂肪酸的线性回归系数大于0.9993,检测限在11.79-33.04fmol.  相似文献   
7.
以1,2-苯并-3,4二氢咔唑-9-乙基氯甲酸酯(BCEOC)作为柱前衍生试剂,利用非水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对衍生二肽进行分离,考察了该试剂用于非水毛细管区带电泳模式分离的几个关键条件,在有机溶剂甲醇与乙腈比例75∶25(V/V),醋酸铵浓度45 mmol/L,醋酸浓度0.8 mol/L,柱温17℃,分离电压28 kV条件下,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实现了11种二肽的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8.
以草酸和苯甲醇为原料,采用三种不同的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硫酸氢钾、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三种不同的带水剂甲苯、苯、环己烷,合成了草酸二苄酯.并通过熔点、红外图谱,质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反应物的配比、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带水剂的种类和用量对产物收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n(草酸)∶n(苯甲醇)=1∶2.2(摩尔比) 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用量为草酸质量的0.5%(0.13 g) 苯为带水剂,用量40 mL,反应时间40 min 反应产率高达96.2%.  相似文献   
9.
以苯并环己酮和苯肼为原料设计合成了1,2-苯并-3,4-二氢咔唑母体环,经1,4-四氯苯醌脱氢处理后获得11H-苯[a]咔唑,对11H-苯[a]咔唑进行了化学修饰,在咔唑环的N原子位上引入了氯甲酸酯活性基团,制备了一种新型荧光标记材料分子2-(11H-苯[a]咔唑)-乙基氯甲酸酯,实验中对各步中间体进行了相应的结构表征,并对其光谱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磷酸酯类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末期是全世界各大州相继快速发展合成纤维的时代,特别是亚洲,近十几年来的净增产值最高,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在 1980年初合成纤维产量占全世界第九位,1986年上升为第五位,而1990年已上升为第四位.随着合成纤维工业的发展,我国不断建立和引进了合成纤维加工生产线,其中以涤纶为最多.1990年我国合成纤维年产量达121万吨,涤纶占92万吨,“八五”计划完成后,年产量可达210万吨,涤纶占120万吨.在合成纤维生产过程中,化纤油剂是最大的助剂之一,按目前合纤产量计算,每年需求可达1.5万吨左右.但目前我国油剂国产化步伐远远赶不上合成纤维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涤纶纤维油剂国产化只占20—30%,所以每年仍需消耗大量外汇去进口约1万吨油剂,其中磷酸酯类表面活性剂达1千吨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