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2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3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制膜条件对过氯乙烯渗透汽化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铸膜液溶剂、铸膜温度等铸膜条件及膜厚度对过氯乙烯膜渗透汽化分离乙醇水溶液性能的影响,发现在较低温度下,铸膜液溶剂对分离的影响并不显著,挥发速度慢的溶剂形成的膜致密性好,分离系数大而艇速率校,随着铸膜温度升高,分离系数下降而透过速率增大,而膜厚度增加,分离系数增大但透过速率下降。  相似文献   
72.
介绍了有机硅化合物的疏水性能及其原理,详细论述了烷基烷氧基硅烷在水性建筑涂料中的应用,并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有机硅建筑防水涂料的研究进展和其作为外墙涂料防水的优势.  相似文献   
73.
本文通过冲击试验、动态力学分析(MMA)、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研究了聚氯乙烯/丁腈橡胶/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PVC/NBR/SBS)三元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和性能,并且讨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NBR-29对PVC和SBS有较好的增容作用,与SBS一起对PVC有协同增韧效应。  相似文献   
74.
研究了在两种光电聚合物中加入N-乙烯基咔唑后,用氩离子激光器的514.5nm波长的光作全息记录的感光特性.两种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聚α-氰基丙烯酸乙酯(PECA),用苯醌(BQ)作敏化剂.结果表明,含有N-乙烯基咔唑(VCz)的光电聚合物对514.5nm的光吸收增加.由于VCz和BQ形成电荷转移络合物(CTC),使PMMA片提高了感光灵敏度.本文还探讨了PMMA型光电聚合物的光化学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75.
采用均相法对氯乙烯 -醋酸乙烯酯二元共聚树脂进行了羟基改性研究。文中考察了反应温度θ、反应时间t、碱与二元氯 -醋共聚树脂的质量比、溶剂甲醇与二元氯 -醋共聚树脂的质量比、加料方式等因素对三元共聚物中羟基含量的影响。在t=5h,θ=40℃ ,ω(NaOH) :ω(氯 -醋二元共聚树脂 )=0.012:1,ω(甲醇 ) :ω(氯 -醋二元共聚树脂 )=1:3.5,R=300r/min的条件下 ,可得到与进口产品———美国UCC公司VAGH树脂组成接近的共聚物  相似文献   
76.
采用水相沉淀聚合法,以NaClO3-NaHSO3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对丙烯腈(AN)/醋酸乙烯酯(VAc)/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三元共聚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总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及氧化剂还原剂比例、pH值、聚合温度、聚合时间等工艺条件对聚合物转化率、固含量、相对粘均分子量的影响。通过红外分析证明了产物。  相似文献   
77.
ABS/硅橡胶共混物的阻燃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了十溴联苯醚/三氧化二锑(DBDPO/Sb2O3)、有机硅橡胶/含氟聚合物、有机硅橡胶/硬脂酸镁、二盐基亚磷酸铅、滑石粉对ABS燃烧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BDPO/Sb2O3阻燃体系配合含氟聚合物对ABS/硅橡胶共混物的阻燃是有效的.当硅橡胶2PHR、含氟聚合物1PHR、添加剂DBDPO/Sb2O320PHR时,ABS的氧指数达27;二盐基亚磷酸铅对硅橡胶/硬脂酸镁阻燃ABS有较强的助阻燃作用.  相似文献   
78.
聚合物型原油破乳剂的合成与破乳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物型原油破乳剂是利用1种或2种以上的烷氧基化剂与1种乙烯基单体反应而合成的原油脱水剂.本文介绍了聚合物型原油破乳剂的合成机理,探讨了烷氧基化剂和乙烯基单体的选择过程以及二者的配比;探讨了游离基引发剂、溶剂的选择方法和破乳剂的筛选过程,优选了合成工艺路线.合成出了适合辽河油田的XA 205,XA 206型破乳剂,以及适合胜利油田原油的Q 85型破乳剂.破乳试验表明,这类破乳剂的破乳能力强,破乳速度快,药用量低,对原油的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79.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热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比聚乙烯醇(PVA)膜,采取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纤维(以下简称sp/PVA)的热学性能,并分析了聚乙烯醇及sp/PVA热性能的差异.不同sp/PVA测试结果表明大豆蛋白含量及线密度影响纤维的热性能.热重分析中,大豆蛋白含量多少影响失重过程长短,纤维线密度越低,热性能越好.差示扫描量热结果显示,sp/PVA的第一个峰为玻璃化转化区,第二个峰主要是由于聚乙烯醇的熔融引起.  相似文献   
80.
由甲醇与丙酮合成甲基乙烯基酮铜基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连续流动微型反应一色谱装置评价由甲醇与丙酮合成甲基乙烯基酮(MVK)铜基催化剂。研究了载体、助催剂、反应温度及时间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SiO2为载体并添加Cr2O3和KOH助催剂,MVK选择性大大提高,催化性能也较稳定。用XPS分析催化剂表面发现铜的化学状态是Cu+,认为Cu2O是催化剂活性相组份并使甲醇脱氢为甲醛,后者是生成MVK的关键中间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