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8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292篇
系统科学   368篇
丛书文集   118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68篇
综合类   4286篇
自然研究   4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318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7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针对齿轮初期故障以调频形式表现且包络解调仅能够解调幅的现状,以一般调制信号为模型,引入解析思想,对各类型调制信号进行二阶循环平稳分析,理论推导了各自的分析结果,给出了调制信号谱相关密度分析的统一构架,证明了解析形式的谱相关密度同时提取调幅、调频特征的能力.仿真分析和齿轮故障实例验证了该分析方法对于调制特征的提取能力,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反映齿轮振动信号调制特征的变化,适用于齿轮初期故障的监测和识别.  相似文献   
82.
采集妊娠奶牛静脉血液,从血浆中提取胎儿DNA,利用牛Y染色体上性别决定基因(sex-determining region Ylinked gene, SRY gene)的特异性序列设计引物,应用巢式PCR扩增SRY基因特异性片段,同时以牛肌动蛋白(β-Actin)特异性片段的扩增产物作为内参照,对32头妊娠奶牛早期胚胎性别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不同妊娠期奶牛血浆中提取胎儿游离DNA进行胚胎性别鉴定的总准确率为80%,其中1~2月龄、2~3月龄、4~8月龄胚胎性别鉴定的准确率分别为60%、85.7%、92.3%。  相似文献   
83.
分析了传统人才观念存在的误区,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适应时代要求,必须树立人才范围的开放性观念、人才鉴别的实践性观念、人才评价的合理性观念、人才能力的相对性观念、人才管理的创新性观念、人才出于团队的观念等六大观念。  相似文献   
84.
为了提高基于G auss混合模型通用背景模型(GMM-U BM)的说话人辨认系统的运算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树的核心挑选算法(TBK S),通过将U BM中的各个G auss分布按组织成树形结构,来减少从中挑选核心分布的运算量。实验结果表明:对1 000个说话人进行辨认,TBK S与现有的基于特征矢量重排序的剪枝算法(ORBP)相结合,将基于GMM-U BM的辨认系统的运算速度提高21.9倍,误识率却只上升不到4%;TBK S和ORBP相结合,可大幅度提高GMM-U BM系统的运算效率,而基本不降低识别率。  相似文献   
85.
在24℃和33℃对中华鳖性别决定的敏感期做了研究,实验结果证实中华鳖的性别决定有一个敏感期.性腺自7100度小时开始分化,13000度小时结束,以后的孵化温度对性别决定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6.
为了建立一种能够反映桦褐孔菌全部化学组分的X衍射鉴别方法,应用粉末X衍射分析法,通过对4个不同产地桦褐孔菌样品的分析计算,得到了可用于鉴别桦褐孔菌的X-衍射Fourier图谱(几何拓扑图形与特征标记峰值),得出了X衍射Fourier图谱可用于鉴定和识别不同产地桦褐孔菌的结论。  相似文献   
87.
目的:对狭叶獐牙菜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别。结果:详细描述了狭叶獐牙菜的生药性状、横切面构造、粉末特征及理化鉴别的研究结果。结论:所得结果可以为生药的鉴定,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狭叶獐牙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8.
从红原取样的酸奶中分离出7株乳酸菌,根据《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和《乳酸细菌分类鉴定及实验方法》,依据细菌的菌落特征、菌体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初步鉴定这7株乳酸菌分别属于乳球菌属,链球菌属,乳杆菌属.并且通过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活性检测,发现其中一株具有活性.  相似文献   
89.
对一株土壤中筛选出的可以产抗菌活性物质的链霉菌进行了研究,测定了该菌的抗菌谱,发现该菌株对多种植物病原性真菌及细菌有拮抗作用,但对植物病原性真菌的抑制效果低于植物病原性细菌.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抑菌谱等系列比较,发现该链霉菌菌株与链霉菌属的黑胡桃链霉菌(Streptomyces nogalater)的特征基本相符;通过16S?rDNA序列比对,发现该菌株16S?rDNA与黑胡桃链霉菌的16S?rDNA同源性达99%.根据多项分类原则和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分析,将该菌株暂归入黑胡桃链霉菌类.  相似文献   
90.
浮游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对其种类的分类鉴定和定量分析是海洋科学研究和应用的基础性工作.传统的分析方法主要采用显微镜下的人工鉴定和定量计数.为了适应海洋科学和环境监测中的快速检测的需要,解决目前显微镜人工鉴定中存在的专业水平要求高、分类人员断层、耗时等问题,至今已有不少学者对各种浮游植物自动分析和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包括基于藻细胞形态的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图像法,基于藻类色素组成的吸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和高压液相色谱法.基于藻细胞大小、色素组成、DNA等的流式细胞仪法,基于细胞基因系列的分子探针法等.本文对这些方法的原理、发展动态、优缺点等进行了综述.认为基于藻细胞形态的浮游植物显微图像自动识别技术,由于其综合了现代仪器自动分析和传统显微分类方法的优点,是浮游植物自动识别的一种理想和实用的方法,将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