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1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56篇
系统科学   54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50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不同钻具在松软煤层打钻成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赵庄矿井煤层赋存概况的基础上,简述了软煤层施工瓦斯抽放钻孔现状,通过对赵庄矿不同钻具打钻方案的比较,指出50mm×1 000mm的浅槽螺旋钻杆具有较好的打钻效果.  相似文献   
42.
热误差是精密、超精密加工中主要的误差源之一,热误差温度测点优化是热误差补偿的关键问题.在机床空间多维布置的大量温度测点之间存在多重相关性,从众多测点中选取特征点的优劣程度,将直接影响到热误差补偿效果.通过对温度测点间多重相关性及温度与热误差关系的综合分析,采用改进的模糊C-均值(IFCM)聚类算法对温度测点进行聚类,以减小类与类之间温度测点的相关性,且避免FCM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敏感易局部收敛的缺点.对温度测点按灰色关联分析(GRA)中的灰色综合关联度进行排序,从变化量和变化率的角度综合反映温度与热误差的关系.采用IFCM-GRA对温度测点进行优化,提高了热误差模型的鲁棒性及准确性,使温度测点数量大幅度减少.在某型号精密卧式加工中心上进行实验,温度测点从17个减少到4个.在不同转速下,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对优化出的温度测点与热误差建立模型,所建立模型均能很好地预测热误差变化情况,经对预测模型分析,轴向热误差由几十微米减小到5μm以内.  相似文献   
43.
目的比较涡轮机去骨拔除法(试验组)与凿骨劈冠法(对照组)在拔除中位和低位阻生智齿时的优劣.方法100例(200颗中/低位阻生智齿)均采用自体左右对照,通过掷硬币随机抽样决定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涡轮机拔除法,对照组采用凿骨劈冠拔除法.对手术时间,以及术后疼痛、术后肿胀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对于低位阻生齿,涡轮机去骨拔除法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及术后肿胀轻.对中位阻生智齿,涡轮机去骨拔除法的手术时间和术后疼痛及肿胀程度大于凿骨劈冠法.结论涡轮机去骨拔除法较凿骨劈冠法在拔除低位阻生齿时具有优势,凿骨劈冠法较涡轮机去骨拔除法在拔除中位阻生智齿时有优势.  相似文献   
44.
电镀金刚石刀具钻削碳纤维复合材料磨粒磨损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镀金刚石钻磨组合刀具钻削碳纤维复合材料能够有效地减小或消除毛刺和分层等加工缺陷,刀具的使用寿命主要取决于电镀金刚石磨粒的使用寿命.为此,对研制的刀具表面电镀金刚石磨粒的加工磨损形态进行了系统的统计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电镀金刚石钻磨组合刀具钻削T300碳纤维复合材料过程中,电镀层的金刚石磨粒具有独特的初期不稳定磨损、混合磨损和正常磨损3个阶段,其磨损形态与钻削产生的轴向力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随着钻孔数目的增加,钻磨孔的轴向力逐渐增大,但是加工出的孔径在刀具经过初期磨损后仍然能够较长时间地稳定在0.024mm误差范围内.  相似文献   
45.
建立了基于过程约束和刀具运动分析的切削力精确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复杂曲面加工过程多约束的进给率自适应定制方法.基于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分析,并依据刀刃微元在切削过程中真实运动轨迹的解析表达,建立了精确计算未变形切屑厚度的理论模型,由此给出针对复杂曲面加工的任意刀具运动轨迹拓扑形状的铣削力计算公式.以切削力模型为基础,结合悬臂梁模型、应力模型和扭矩计算公式,给出进给率定制过程中的关键制约因素.以材料去除率最大化为目标,通过求解有约束极值问题实现进给率优化.实例验证表明该模型能够进行复杂曲面加工进给率自适应定制,优化后的进给率有利于在保证加工精度和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加工效率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6.
为了提高金刚石刀具切削钛合金零件的表面加工质量,减轻金刚石刀具的磨损,提出一种以二氧化碳、水及植物油雾化后的雾状混合物作为冷却介质的加工技术.冷却介质经研制的油气雾化装置喷淋到切削区,达到冷却、润滑及保护金刚石刀具的目的.对比实验表明,利用油气雾化技术,二氧化碳气体能够更充分地接触加工表面,使工件加工表面中微量铁原子直...  相似文献   
47.
超精密金刚石砂轮磨削是大口径先进光学元件微纳加工的主要技术,是实现确定性批量加工的重要保证.以实现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程度加工为目的,阐述了大口径光学元件微纳加工与检测的加工技术系统,详细分析高精度加工设备及工艺控制、大尺寸检测、加工环境监控、快速抛光、表面织构化等研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8.
螺旋挤土桩钻头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螺旋挤土灌注桩以其承载力高、施工速度快、对施工场地无污染等特征,在欧美日等多国得到了广泛应用。首先基于通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DINA,对螺旋挤土桩钻头进行钻进成孔过程的三维有限元建模,研究钻头型式、螺距、土体等参数在同等条件下对钻机动力头输出扭矩的影响。然后通过模型钻头的钻进成孔模拟试验对螺旋挤土桩钻头进一步分析,以期得到所需成孔扭矩最小的优化钻头。最后经过短螺旋挤土灌注桩的现场成孔试验验证了数值仿真和模型试验结果的正确性。所得结论为螺旋挤土桩钻头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9.
分析了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阐述了研发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辅助软件的必要性以及毕业论文辅助软件各模块的功能,并分析了毕业论文辅助软件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0.
建立了微磨削过程中单颗磨粒的磨损数学模型,通过观测微磨具磨削前后直径变化、表面形貌变化及加工前后试件的表面质量,分析了微磨削过程中不同阶段磨粒的磨损情况.利用粒度500~#微磨具对钠钙玻璃进行单因素磨损实验,研究不同的磨削影响因素对微磨具磨损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磨削速度和进给速度增大,磨粒的磨损和破碎现象加剧;随着去除材料体积的增加,微磨具直径先是急剧减小,而后呈线性减小趋势;加工表面的粗糙度随着去除工件体积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研究结果为提高微磨具的使用寿命和加工性能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