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9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182篇
系统科学   29篇
丛书文集   164篇
教育与普及   3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4篇
现状及发展   40篇
综合类   4779篇
自然研究   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282篇
  2004年   274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0 毫秒
31.
中草药黄蜀葵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近年来黄蜀葵生物学特性、栽培试验、化学成分、药理实验及新药开发的研究现状,并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开发趋势,展望其可在研究和开发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等系列新药中取得重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32.
李其祥  张振中 《山西科技》2007,(1):103-103,106
化学武器虽然早已被国际公约禁止,但有些国家并没有放弃研制和生产,国际恐怖组织也在利用化学武器制造恐怖袭击或进行恐怖威胁。因此,充分认识化学武器对人类的危害,做好防护和防范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3.
研究了针剂头孢曲松钠对经典的B-Z化学振荡体系的扰动,结果表明头孢曲松钠的浓度与扰动后振荡周期的改变量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为6.15×10-7~5×10-3mol/L,最低检测限为6.25×10-8mol/L.探讨了针剂头孢曲松钠对化学振荡反应扰动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34.
对承压设备安全阀使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5.
论述了化学审美在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改造过程中的重要性.试图将美的哲学渗透于整个化学教学中,并引导学生去感受、鉴赏、探索、创造物质在化学领域中所蕴含的美,铸就学生美的人生态度,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36.
Fe/SiO2催化剂的快速制备及催化生长碳纳米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纳米二氧化硅吸附和分散FeCl3.6H2O,采用旋转蒸发-高温还原法合成出Fe/SiO2催化剂。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碳纳米管,使用SEM和T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Fe/(SiO2 Fe)(物质的量比)为17.5%时,能够制备出高质量的直径为30~50nm的多壁碳纳米管。  相似文献   
37.
38.
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碲薄膜,其步骤为:通过电化学方法制得碲化氢,碲化氢在室温下分解后在聚乙烯塑料箔上沉积得到碲薄膜.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镜表征碲薄膜的光学性能和结构.结果表明,化学气相沉积法在Mn-O覆盖的聚乙烯塑料箔上沉积得到的碲薄膜在大气窗口(8~13μm)光谱区域具有很高的透过率,同时能阻挡几乎所有的太阳光谱,表明碲薄膜是适用于辐射制冷装置的太阳光辐射屏蔽材料.  相似文献   
39.
该文分析了我国化工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及特点,从多个角度并以详细的数据材料阐述了现阶段制约我国化工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因素,并结合化工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讨论对策,总结出化工职业技术教育在今后的发展的道路上应注意的几点事项。  相似文献   
40.
化学科学中的形象美、感性美是生动的、直观的、显性的;而化学理论、化学概念、化学定理等呈现出的抽象美、概括美、简约美是隐性的,往往被人们忽视.利用隐性课程进行化学审美教育,就是要深化形象美、抽象美--提高显性美对学生的感染力;挖掘理性美、抽象美--发挥隐性美对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