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2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39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为了解中国近海贝类受原生动物寄生虫--尼氏单孢子虫(Haplosporidium nelsoni)污染状况,利用显微镜观察、原位杂交方法(ISH)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2007年采集于大连大窑湾和长海县养殖区的虾夷扇贝样品进行尼氏单孢子虫检测,并比较了浮筏式和底播式养殖的虾夷扇贝中尼氏单孢子虫的检测结果.结果表明,在2007年2月大窑湾浮筏式养殖的成体虾夷扇贝体内检出尼氏单孢子虫;在2007年5~8月长海县浮筏式养殖的成体扇贝体内普遍检测出尼氏单孢子虫,而在其他月份的成体扇贝体内以及全年浮筏式养殖的扇贝幼苗和底播养殖的扇贝体内未检出尼氏单孢子虫.  相似文献   
62.
选取在我院行PCI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6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测定PCI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RACK1基因的表达。4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结果是:(1)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RACK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7.56±4.98 vs 3.11±1.24,P0.05);(2)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PCI术3月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RACK1 mRNA表达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10.84±3.71 vs 17.56±4.98,P0.05),但仍高于健康者(10.84±3.71 vs 3.11±1.24,P0.05)。RACK1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表达上调,其表达水平可能和病情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63.
真核细胞转录系统启动T7启动子起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基因(CAT)和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LDLR)作为报道基因,根据α-鹅膏蕈碱(α-amanitin)对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选择性抑制,分析T7噬菌体启动了为哺乳类动物细胞启动外源基因表达的机制。结果表明:真核生物RNA聚合酶Ⅱ可启动T7启动子的转录;同时应用DNA-蛋白质凝胶泳动技术,发现人工合成的T7启动子能与核蛋白质结合,进上步证明了哺乳类动物细胞妄动T7启动子的转录  相似文献   
64.
将含麦芽糖结合蛋白-嗜热菌DNA聚合酶内蛋白子基因的pMI84、pMI94、pMI95三个重组突变体质粒转入E.coli2426经发酵及IPTG低温诱导表达,直链淀粉糖亲和纯化获得MI84(ser1/Ser538Stop)、MI94(Ser1→CysH1/Ser538Stop)、MI95(Ser1→Ala1/Ser538Stop)三种蛋白质前体。研究了PH温度、巯基试剂对内蛋白子N末端的剪切影响。  相似文献   
65.
目的 :了解本辖区性传播疾病 (STD)中 ,淋球菌 (NG)、沙眼衣原体 (CT)、解脲支原体 (U U)的感染情况及流行趋势。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对 85 9例 STD患者的尿道 (宫颈 )拭子标本进行NG、U U及 CT的检测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三种病原体的检出率分别为 U U35 .0 4%、CT2 3.0 5 %、NG15 .0 2 % ,混合感染率以 NG为最高 (2 7.13% ) ,CT次之 (2 1.6 9% ) ,UU最低 (16 .97% )。病原体的检出率明显集中在 19~ 42岁年龄段 ,占全部阳性例数的 90 %。结论 :以 UU、CT为感染源的非淋球性尿道炎 (宫颈炎 )在 STD发病率中呈明显上升趋势 ,19~ 42岁年龄段的患者为主要传染源 ,应作为 STD防治工作中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PCR)在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金黄色葡萄球菌DNA的应用及价值。方法 利用PCR技术 ,对 55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小鼠组织中SA DNA进行了检测。结果  55例石蜡包埋的小鼠组织中均检测到SA DNA ,这与临床病理诊断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S .aureus)感染相一致。结论 PCR技术可用于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的SA DNA片段 ,为鼠S .aureus感染的回顾性分析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7.
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检测CYP2C9基因Arg144Cys位点和Ile359Leu位点多态性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与模板具有1个碱基错配的引物通过PCR在扩增产物中引进限制性酶切位点,即扩增引进限制性酶切位点(amp lification-created restriction sites,ACRS),其中通过上游引物在扩增Arg144Cys位点的片断中引入AvaⅡ切点,使得野生型基因CYP2C9*1和突变型基因CYP2C9*2的PCR产物中分别含有2个和1个AvaⅡ切点;通过下游引物在扩增Ile359Leu位点的片断中引入MvaⅠ切点,使得野生型基因CYP2C9*1和突变型基因CYP2C9*3的PCR产物中分别含有1个和2个MvaⅠ切点.将来自Arg144Cys位点和Ile359Leu位点的PCR产物各取一份测序,表明错配碱基成功引入PCR产物中.将包含Arg144Cys位点的PCR产物用AvaⅡ消化,将包含Ile359Leu位点的PCR产物用MvaⅠ消化,然后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进行基因分型.由于野生型基因和突变型基因的PCR产物中都至少含有1个酶切位点,能完全避免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失活或酶切不完全而导致的基因分型错误.  相似文献   
68.
本文针对PCR仪温控系统中TEC模块的驱动要求,设计了其PWM功率驱动装置。以SG3525A为核心设计了PWM信号产生电路,采用功率模块MSK4226实现PWM信号功率的放大,设计了低通滤波器和保护电路,并采用MSP430单片机对功率驱动装置进行控制。测试结果表明此PWM功率驱动装置很好地满足了所用TEC模块的驱动要求。应用本功率驱动装置的PCR仪取得了较好的温度控制效果:升温速率〉2.2℃/s,降温速率〉1.8℃/s,|稳态误差|〈0.20℃,超调量〈1.0℃。  相似文献   
69.
70.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库蚊抗性基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致库蚊有机磷抗性酯酶Ba基因序列设计了两对引物,应用PCR技术对广州部分地区的致倦库蚊OP抗性基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引物2、3扩增阳性率比引物1、2为高;实验室株及石牌、晓港、中山医医科大学、中山大学等4个地区自然种群抗性基因的扩增阳性率分别为38%、22.5%、20%、15%和7.5%。另外发现雄性库蚊出现的阳性率比雌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