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48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苦丁茶大叶冬青对小鼠血清脂质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同剂量的苦丁茶提取液喂饲正常及高脂模型小鼠,并用Transansio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正常及各高脂模型组小鼠的血清脂质含量.结果发现,该苦丁茶(IlexlatifoliaThunb)显著降低了高脂血症小鼠的血清TC(P<0.001)、TG(P<0.05)、LDL-C(P<0.001)含量,对HDL-C影响不明显,对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和冠心指数(R-CHR)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由此可知,该苦丁茶大叶冬青有显著的降脂效果,和一定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光度法研究怀山药清除羟自由基活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邻二氮菲比色法测定Fenton反应产生的.OH,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为pH为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Fe2 、H2O2及邻二氮菲的浓度分别为0.4 mmol/L、0.015%及0.35 mmol/L,37℃水浴加热90 m in.并用抗坏血酸及硫脲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在上述条件下利用怀山药提取液测定了其抗羟自由基活性,结果较为满意,表明该体系可作为筛选抗氧化剂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微波法复合提取鱼腥草黄酮和多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鱼腥草干粉为原料,探讨了微波辅助水提法从同一鱼腥草原料中获得黄酮和多糖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复合提取工艺技术奈件为:首先采用微波预处理,其技术参数为料水比1:25、使用小火、处理2.0min:然后进行水浸提,其技术参数为温度70℃、时间2h、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鱼腥草黄酮和多糖复合提取的得率分别为1.606%和5.274%,总量达到6.880%.  相似文献   
14.
利用溶剂提取法从鱼腥草中提取鱼腥草素.研究了乙醇浓度、固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工艺条件对鱼腥草素提取率的影响,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50%乙醇溶液为溶剂,固液比1:30,温度50℃,时间65min,提取率可达11.0%.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确定鱼腥草挥发油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物料比1:10、浸提温度85℃、pH值7~8、浸提时间8h,提取液最大吸收波长为450m.抑菌试验表明,鱼腥草挥发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6%、0.8%、0.6%;试验还表明,鱼腥草提取液对青霉和黑曲霉无明显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光度法测定鱼腥草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石油醚(30-60℃)浸泡切细的鲜鱼腥草以提取挥发油,用石油醚-氯仿混配液作为洗脱剂再进行柱析净油,收集淡黄色馏分癸酰乙醛,用对2,4-二硝基苯肼与癸酰乙醛在水浴55℃,超声波中反应45min,在改良试剂发色作用下得到酒红色的腙。浓度与色度成正比,癸酰乙醛浓度在0.01-0.1mg/ml符合Lamb-Beer定律,用分光光度法可测出鱼腥草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正交试验优选血脂胶囊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应用正交试验优选血脂胶囊提取工艺。结果发现,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加5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2h/次。  相似文献   
18.
野蔷薇果皮多酚的提取与抗氧化和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以及正交试验,对野蔷薇果皮中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确定超声-微波协同萃取野蔷薇果皮中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提取溶剂为体积分数40%的乙醇、微波功率120 W、微波时间12min、料液比1∶25(g/mL),此条件下野蔷薇果皮中多酚含量为4.46g/100g.通过4种不同的抗氧化体系,分别测定野蔷薇果皮多酚类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还原能力的影响,并与Vc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它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化氢和羟基自由基都有一定清除能力.采用平板打孔法和试管稀释法测定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野蔷薇果皮多酚提取液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和白色黏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鱼腥草为原料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结果表明鱼腥草茎叶和根的黄酮含量分别约为1.8、0.3~0.4。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热、利尿、通便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鱼腥草提供了科学依据。从基础的分离实验出发,将核磁共振波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先进仪器引入实验,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使学生在学习分离技术的同时,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鱼腥草多糖提取工艺及成分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鱼腥草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鱼腥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固比(V/m,mL/g,下同)30:1,80℃水浴提取3次,每次2 h,多糖提取率达3.5%.除蛋白、上凝胶层析分离柱得多糖纯品,用WatersSep-pak C18固相萃取小柱预分离,以Waters carbohydrate高效糖柱为固定相,V(乙腈):V(水)=70:30为流动相分离,蒸发光散射仪为检测器检测,得到鱼腥草多糖组成m(木糖):m(果糖):m(阿拉伯糖):m(半乳糖)=2.209:1.587:1.000:2.0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