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3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研究以中华大蟾蜍后肢芽期的蝌蚪为材料,以0.001/molL 氨水处理皮肤使之发生类坏死.运用荧光标记的凝集素刀豆球蛋白 A(Con A)结合半薄切片技术观察了皮肤发生类坏死后恢复过程中 Con A 受体的变化.结果发现:正常皮肤表面细胞质膜下,细胞质和基膜中有一些Con A 受体分布.经类坏死处理后,表面细胞内出现了一层团块状分布的 Con A 受体,基底细胞膨大,一类膨大的细胞中仅细胞核和质膜上有 Con A 受体分布,另一类细胞中核和质均有 Con A受体分布.类坏死处理后1h,表面细胞内团块状分布的 Con A 受体变成小颗粒排列在质膜下,表皮细胞质中 Con A 受体较多,基膜中也出现较多的 Con A 受体;类坏死处理3h 表面细胞,基底细胞和基膜中 GonA 受体的分布和1h 的相似:类坏无处理后5h,Con A 受体逐渐减少并恢复正常.结果表明,生发类坏死的皮肤在恢复过程中 Con A 受体对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及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Introduction Transmitter secretion requires specialized secretory or- ganelles, the synaptic vesicles, for the packaging, stor- age, and exocytotic release of the transmitters[1,2]. The neurotransmitter acetylcholine (ACh) is released at the neuromuscular…  相似文献   
14.
15.
利用阴离子交换、凝胶过滤和高压液相柱层析对细胞溶素基因进行了纯化,获得了纯度极高的酶样品。经lysil内肽酶进行定点酶切后,利用高压液相柱层析纯化出了该酶的多个短肽片段。其中,经测序获得了3个短肽片段的氨基酸序列。根据两栖动物中密码子的使用频率,可推测出其相应的cDNA的核苷酸序列,进而制备出了3个cDNA探针。利用这些合成的探针,便可从精子cDNA文库中筛选细胞溶素基因。  相似文献   
16.
采用体外跌卵的方法,对花背蟾蜍卵子的体外成熟过程进行了形态学及细胞学检查,并对利用体外跌卵作为细胞核移植受体进行了初步的尝试.结果表明,体外跌卵与活体卵子的离巢及成熟过程基本一致;采用体外跌卵作为移核受体,得到了发育至游泳期的蝌蚪,但发育的百分比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用核磁共振的自旋回波谱仪获得了蟾蜍胚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与纵向弛豫时间之间的关系,弛豫时间有一个最大值,它能给我们很有用的信息;其另一内容是,在蟾蜍胚胎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进行不同物理刺激作用,发现在弛豫时间小的那些阶段中,刺激后使生长发育期缩短。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我国蛙类原虫与棘头虫的种类与地理分布,收集了报道我国蛙类原虫与棘头虫的相关文献,依据较新的原虫与棘头虫分类系统整理成名录.共记录在中国31种蛙体内检出原虫61种,隶属于7门、11纲、12目、14科、23属;棘头虫8种,隶属于1门、2纲、2目、2科、3属.列出了每种原虫和棘头虫的中文名称、拉丁文名称、命名人与命名年、宿主与寄生部位、地理分布及文献来源等信息,为较全面了解我国蛙类原虫与棘头虫的种类情况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9.
20.
蟾蜍胚胎生长发育过程的核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用核磁共振的自旋回波谱仪获得了蟾蜍胚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与纵向弛豫时间之间的关系,弛豫时间有一个最大值,它能给我们很有用的信息;其另一内容是,在蟾蜍胚胎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进行不同物理刺激作用,发现在弛豫时间小的那些阶段中,刺激后使生长发育期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