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3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蟾蜍及大白鼠进行人工降温达到低体温,用不同方式复温,以表现二者体温变化,曲线及致死低温界限不同,若保护大白鼠心区及脑部再降低体温,则致麻醉温度相应降低;当先复温心区,脑部,则复苏率提高。  相似文献   
102.
花背蟾蜍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苯后,能诱发骨髓细胞和外周血细胞微核率和出现微核的细胞率显著增加(p<0.001)、并随着注射苯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对微核率变化敏感性进行比较,其骨髓细胞>外周血细胞。  相似文献   
103.
蟾蜍心肌细胞膜可用作β-受体放射配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蟾蜍心肌细胞膜在37℃下同~3H-DHA结合,其结果符合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异性、可饱和性、可逆性及可被竞争抑制等特征;另外,该种膜制备简单、要求条件不高,因而,可用作β-受体的放射配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4.
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外源Lambda DNA导入去核的中华蟾蜍卵细胞中。DNA荧光染色显微观察和超微结构研究表明,在去核卵细胞中,外源Lambda DNA可诱发构建细胞核。注射后1h开始有核样结构形成,随后形成的重构核逐渐增多,3.5 h后基本恒定。重构核直径在8—23μm,具有类染色质、核膜孔、双层核膜等结构、核周隙较宽。本文结果证明,外源DNA能在去核卵细胞中诱导核重构的发生。本研究建立了去核卵细胞中核重构的实验模式。  相似文献   
105.
花背蟾蜍角膜和皮肤蛋白质的SDS-PAGE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梯度SDS-PAGE方法,分析和比较了花背蟾蜍蝌蚪和成体皮肤及成体角膜中蛋白质组分的异同,结果表明成体角膜约有33种蛋白质组分;成体皮肤约有27种;蝌蚪皮肤约24种.蝌蚪皮肤与成体皮肤蛋白质组分数量和分布趋势相似,但成体皮肤的组分比蝌蚪的多,一些蛋白质组分的相对含量与蝌蚪的有差别.角膜与前两者相比差别明显,一是蛋白质组分数较多,其次分布趋势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6.
为探讨两栖动物卵巢内不同性类固醇激素受体在卵子发育中的调控作用.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中华蟾蜍不同发育时期卵泡中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雄激素受体进行了定位检测.结果发现,三种受体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卵泡中均有阳性反应:雌激素受体在卵黄合成期和卵黄合成后期的滤泡细胞表达为强阳性,在卵母细胞胞质和核膜中呈弱阳性反应;孕激素受体在卵黄合成早期的滤泡细胞和卵母细胞质、核膜中表达均较弱,在卵黄合成后期表达均增强;雄激素受体在卵黄合成早期的滤泡细胞和卵母细胞胞质、核膜中表达也均较弱,在卵黄合成后期卵母细胞胞质和核膜中表达略有增强.  相似文献   
107.
三种麻醉剂对离体骨骼肌收缩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的麻醉剂对蟾蜍离体腓肠肌收缩性的影响.方法:把剥制好的离体腓肠肌标本先浸泡在任氏液中,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最适刺激下的单收缩曲线;然后换上不同浓度的麻醉剂浸泡8min,记录单收缩曲线.分别测定单收缩的最大收缩力、收缩速率、舒张速率、抑制率.结果:三种不同的麻醉剂对蟾蜍离体腓肠肌收缩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低浓度下氨基甲酸乙酯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水合氯醛,戊巴比妥钠的抑制作用最小.中、高浓度下水合氯醛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氨綦甲酸乙酯,戊巴比妥钠的抑制作用最小.  相似文献   
108.
花背蟾蜍的实验室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栖类胚胎发育在胚胎学、发育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的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而温度对两栖类胚胎发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花背蟾蜍(Bufo raddei Strauch)是兰州地区一种常见的、数量较多的无尾两栖类.本文就20℃条件下,从人工授精开始到蝌蚪的鳃盖封闭直至变态为幼蟾的整个实验室养殖技术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09.
本文以花背蟾蜍变态前后的眼为材料,运用 Con A-FITC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了眼变态前后 Con A 受体的变化.结果表明:变态前內处角膜愈合处的 Con A 受体较多;晶体上皮的外表面比内表面 Con A 受体多;视网膜各层扬构的 Con A 受体分布差异较大.变态后角膜上皮的细胞膜,角膜基质和角膜内皮中均有 Con A 受体分布;晶状体仅晶体上皮有 Con A受体分布;视网膜中内界膜,内网层,外网层,外界膜,视杆视锥细胞层和色素上皮层的内外表面 Con A 受体较多:节细胞层,内核层和外核层仅细胞表面有少量的 Con A 受体分布.推测眼在变态前后 Con A 受体数量和分布上的变化与眼各部位细胞的分化,结构的组建和视觉功能的完善有关.  相似文献   
110.
蟾蜍消化道肥大细胞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种不同的固定方法、2种甲苯胺蓝染色方法,对蟾蜍胃和小肠的肥大细胞(mast cells,MC)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蟾蜍胃和小肠中均有MC分布;MC呈长梭形、圆形、卵圆形、不规则形,主要存在于粘膜固有层或粘膜下层内,并且有围绕血管、腺泡分布的趋向;胃的固有层内MC少于粘膜下层,小肠固有层内MC多于粘膜下层;胃和小肠肌层中的MC都较少.3种固定方法中,用Carnoy液固定效果最好.在快速甲苯胺蓝染色法中,组织结构清晰可辨,MC易定位,呈紫红色;在常规甲苯胺蓝染色法中,MC不易定位,被染成蓝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