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2篇
丛书文集   33篇
教育与普及   74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57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油菜花粉(Brassica campestris)为材料纯化了钙调素(CaM),并得到一种新钙结合蛋白(NCBP)。经SDS-PAGE、PAGE和等电聚焦电泳(IEF)鉴定,这两种蛋白质均表现均一。CaM分子量为18.8kD, NCBP为16.3kD,等电点分别为3.6和4.2。研究证明花粉CaM具有与其他来源CaM所特有的性质,对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简称PDE)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而花粉NCBP不明显。花粉CaM在PAGE和SDS-PAGE中电泳行为有Ca2+效应,而NCBP仅表现在PAGE中。经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两种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不同,但均含有较多的酸性氨基酸,不含Trp, 含1个Cys。CaM和NCBP N-端均为封闭,CaM C-端为-Met-Ala-Lys-COOH。两种蛋白质具有不同的肽谱和CD谱。用DTNB修饰花粉CaM Cys残基,则激活PDE的能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2.
首都师范大学校园内部分植物花粉形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粉症是近年来严重困扰人们生活的一类过敏症状,对花粉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探究花粉的散布规律,可对花粉症的发生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本文通过光学显微镜和德国莱卡DMRE研究型显微镜对首都师范大学校内的8种植物花粉进行了观察和照像采集,旨在为致敏花粉的鉴定工作提供新资料。  相似文献   
103.
中国荒漠区东部花粉对植被的指示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了解中国荒漠区花粉对植被的指示意义, 通过39个表土花粉样品分析与植物样方植被调查结果显示: 荒漠区不同群落间花粉组合差异比较明显, 盐爪爪群落和驼绒藜群落均以高含量的藜科花粉为特征(高于45%, 平均63.5%), 驼绒藜群落以含有一定量的麻黄花粉(高于3.3%, 平均16.5%)可与盐爪爪群落区分开来, 蒿群落以蒿花粉含量(多高于50%)明显高于藜科花粉(低于35%)为特征, 白刺群落以含有一定量的白刺花粉(高于2.6%, 平均13.6%)为特征, 红砂群落与四合木群落都含有一定量的柽柳科花粉(高于2%,平均8.6%), 但红砂群落蒿花粉含量一般高于藜科花粉含量, 且含有较多的禾本科、菊科、豆科等花粉; 四合木群落花粉组合蒿花粉含量一般低于藜科花粉含量, 其他类型花粉较少, 沙拐枣群落以含有一定量沙拐枣花粉(高于2%, 平均5%)为特征, 且麻黄花粉含量较高(高于38%, 平均49.3%). 聚类分析及降趋对应分析(DCA)结果表明, 霸王柴、沙拐枣、四合木、蒺藜属、柽柳科花粉联合指数A值较高, 对植被指示性良好; 蒿、藜科、禾本科具有较高的R值, 白刺、十字花科、景天属花粉具有较高的超代表性指数O, 但母体植物存在时花粉百分比平均值Xp远大于母体植物不存在时花粉百分比平均值Xa, 对植被具较明显指示意义; 葱属、豆科、蔷薇科、马先蒿、菊科等花粉类型, 联合指数A值较低, 超代表性指数O或低代表性指数U较高, 母体植物存在时花粉百分比平均值Xp与母体植物不存在时花粉百分比平均值相差不多, 对植被指示意义不明显. 其他仅出现于花粉组合中的花粉类型如松、云杉、桦、栎、榆、胡颓子科、麻黄、毛茛科、石竹科、蓼科、虎耳草科等对植被的指示意义无法确定. 麻黄/蒿比、白刺/麻黄比与蒿/藜比一样具有指示干旱区环境意义, 典型荒漠群落花粉组成中蒿/藜比值小于0.5, 麻黄/蒿比值大于0.1, 白刺/麻黄比值小于1; 草原化荒漠群落花粉组成中蒿/藜比值多为0.5~2, 麻黄/蒿比值多小于0.1, 白刺/麻黄比值多大于1.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建立柳树花粉引起的过敏性鼻炎小鼠模型,并对其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 方法 提取柳树花粉蛋白, 对小鼠腹腔注射并滴鼻激发,建立过敏性鼻炎小鼠模型;通过递增变应原剂量对小鼠皮下注射,观察小鼠行为学症 状、鼻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和检测血清 sIgE 的含量,探索特异性脱敏疗法的效果。 结果 治疗前小鼠出现搔鼻、打 喷嚏、流鼻涕等过敏症状,鼻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血清 sIgE 含量高于激发前,成功建立了过敏性 鼻炎小鼠模型;治疗后小鼠过敏症状 逐 渐 减 轻 至 消 失,鼻 黏 膜 中 嗜 酸 性 粒 细 胞 逐 渐 减 少,血 清 sIgE 含 量 减 少。 结论 柳树花粉能够建立过敏性鼻炎小鼠模型,且特异性脱敏法可将其治疗。  相似文献   
105.
花粉直感效应对油茶种实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油茶花粉直感效应对油茶种实特征的影响,以油茶主栽品种‘长林3号'和‘长林4号'为母本,‘长林166号'、‘长林53号'和‘长林18号'为父本进行人工授粉,对不同授粉处理的当代杂交种实特征以及油脂脂肪酸组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长林3号'和‘长林4号'两个母本品种在果实果形指数、鲜出籽率、单籽粒质量、种仁含油率及脂肪酸组分特征方面差异显著; 花粉直感效应对座果率、果质量、鲜出籽率、单籽粒质量和含油率影响显著,而果形指数和种子油脂主要脂肪酸组分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花粉直感效应; 果实性状座果率、果质量和鲜出籽率的相对花粉直感效应值(RX值)分别在-10.00%~81.14%、-46.15%~38.60%和-8.31%~19.29%之间变化,种子性状单籽粒质量和含油率的RX值分别在-24.63%~22.69%和0.30%~11.17%间变化,说明通过杂交授粉能提高种子含油率。可见,花粉直感效应对油茶果质量、单籽粒质量、鲜出籽率的影响并不都是向着优于亲本的方向转化,其效果受亲本因素的影响较大; 杂交座果率是油茶品种配置栽培中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该研究中‘长林3号'的适宜配置授粉品种为‘长林53号'和‘长林18号',‘长林4号'的适宜配置授粉品种为‘长林53号'和‘长林166号'。  相似文献   
106.
深圳市气传致敏花粉调查及其与气候条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Burkard采样器于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对深圳市气传花粉浓度进行采样调查,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数据.深圳全年均有花粉飘散,每年出现2次花粉高峰期,在春季﹙2~4月﹚以木本花粉为主,在秋季﹙9~12月﹚以草本科花粉为主.调查的主要科属花粉种类基本相同,依次为禾本科、松科、木麻黄科、杉科、大戟科、桃金娘科等.气传花粉受气候条件影响很大,每日花粉含量及分布规律与日照时数正相关,而与相对湿度和降雨量负相关.深圳全年都有花粉传播,出现春季和秋季2个花期,且花粉浓度、种类及分布规律与气候条件相关性很大.  相似文献   
107.
采用液氮研磨法提取葎草花粉粗蛋白,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粗提液蛋白组分并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后经过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纯化几类主要的蛋白,再用westen blotting分别检测其与花粉过敏患者血清IgE结合情况,鉴定每种主要蛋白质致敏原的致敏性.分析了葎草花粉变应原成分及其变应原性、免疫原性,并鉴定主要过敏原的致敏性.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广泛的分布于8~170 kDa之间有主带13条,次带10余条;westen blotting检测发现葎草花粉的致敏性较强,与花粉过敏患者血清IgE结合能力较高.离子交换层析出4种主要变应原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5,16,15和25 kDa,其中结合能力最强的是15 kDa处蛋白条带.葎草的主要过敏原为55,16,15和25 kDa蛋白质组分.  相似文献   
108.
佛手(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 Swingle)、香橼(Citrus medica L.)与代代酸橙(C.aurantiumvar.daidai Tanaka)皆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三者在果形上存在极大差异.预实验发现3个物种近距离栽种,大部分香橼果形发生变异.为探明柑橘属花粉...  相似文献   
109.
花粉表面蛋白质(Pollen coat proteins,PCPs)是一类在被子植物进行繁殖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它们参与了花粉与柱头的识别、黏附、水合等过程,直接影响花粉的萌发能力.根据已经建立的拟南芥花粉表面蛋白数据库中的信息,从关国拟南芥生物资源中心购买了有T—DNA插入的SALK株系种子,并对这些株系进行了T—DNA插入位点的鉴定,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花粉表面蛋白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0.
铁兰属5种植物花粉微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5种铁兰属植物花粉的微形态,结果表明:铁兰属植物花粉的微形态具有一定的共性,即都具有1个萌发沟,花粉外壁都具网纹纹饰,说明铁兰属植物是自然类群中较进化的类群。根据花粉形状的不同,推测松萝铁兰(Tillandsia usneoides)可能是铁兰属中较原始的种。铁兰属不同种在花粉大小、网孔形状、网孔间距等情况有较大的差异,这些花粉表面微观形态的差异可为种的分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