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建立了粉尘螨小鼠过敏性鼻炎模型,观察粉尘螨疫苗免疫治疗鼻黏膜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粉尘螨疫苗免疫治疗的疗效.将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A组)、过敏性鼻炎模型组(B组)、粉尘螨疫苗治疗组(C组),按本室常规方法建立尘螨过敏性鼻炎小鼠动物模型,观察抓鼻、流涕、喷嚏等症状,末次激发24 h后,麻醉小鼠,眼窝取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Der f特异性抗体IgE和IgG2a;取鼻黏膜组织固定,切片、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建模后B组、C组均出现典型的喷嚏、流涕、抓鼻症状,但粉尘螨疫苗免疫治疗组较模型组症状明显减轻,正常对照组无任何行为异常.与B组相比,C组血清中Der f特异性抗体IgE显著降低(P<0.05),而B组和C组IgG2a的含量较A组显著增高(P<0.01).电镜观察:(1)正常对照组:嗅黏膜上皮细胞,表面有大量纤毛,排列整齐;胞质内细胞器丰富.(2)过敏性鼻炎组:嗅黏膜上皮细胞肿胀,嗅细胞表面的纤毛减少或消失,细胞排列紊乱、细胞间有炎症细胞浸润,细胞器退变、空泡化,核变形不规则、固缩.(3)粉尘螨疫苗免疫治疗组:嗅黏膜纤毛排列较整齐,粗细较均匀,纤毛密度较正常对照组低,线粒体致密,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数量增多.粉尘螨疫苗可以有效改善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抑制过敏性鼻炎鼻黏膜炎症变化.  相似文献   

2.
3.
构建花生过敏小鼠模型,经腹部皮下注射抗原疫苗治疗小鼠,观察治疗小鼠体征;测定小鼠血清中特异性Ig E和lg G2a水平;检测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4和IFN-γ水平,进行小鼠小肠切片HE染色,以探讨新型抗原疫苗Ara h2-IL-18对由花生引起的肠粘膜过敏反应小鼠模型的免疫治疗疗效及作用机理.实验表明:新型疫苗Ara h2-IL-18特异性免疫治疗可使小鼠过敏症状减轻,治疗后小鼠血清中特异性Ig E水平降低,特异性Ig2a水平升高,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4水平下降和IFN-γ水平上升.另外,肠道组织HE染色显示,Ara h2-IL-18治疗组小鼠小肠绒毛结构较清晰,顶部略有糜烂现象.新型疫苗Ara h2-IL-18可减轻过敏小鼠肠道炎症反应,具有特异性治疗花生过敏疾病的潜能.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观察氢气能否减轻小鼠过敏性鼻炎。 方法 BALB / c 雌鼠 24 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氮氧组、氢氧组。 除正常组外,其余三组小鼠,前 14 d 内,每 2 天一次,腹腔注射溶有 50 μg 卵白蛋白( ovalbumin,OVA) + 2 mg氢氧化铝[ Al( OH) 3 ]的生理盐水 0. 3 mL;第 15 ~ 21 天给予两鼻腔内滴 10 μL 内含 200 μg OVA 生理盐水进行过敏性鼻炎造模。 在造模过程中,氮氧组小鼠每天给予吸入氮氧混合气体(66. 7% N2 + 33. 3% O2 )2 h;氢气组每天给予吸氢氧混合气体(66. 7% H2 + 33. 3% O2 )2 h。 从第 15 ~ 21 天,观察各组小鼠鼻腔给药后 10 min 内搔鼻子及打喷嚏次数,于第 21 天统一处死各组小鼠,行鼻腔病理组织切片苏木素-伊红( HE) 染色,进行鼻黏膜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结果 造模后,模型组和氮氧组小鼠搔鼻子次数较正常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而氢氧组小鼠搔鼻子次数与正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造模后,模型组小鼠打喷嚏次数和鼻腔黏膜嗜酸性粒细胞较正常组明显增多( P<0. 05) ,而氢氧组小鼠打喷嚏次数和鼻腔黏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模型组、氮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结论 氢气对小鼠过敏性鼻炎有一定的减轻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舌下含服特异性脱敏治疗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进行特异性皮肤试验,并随机分为2组进行脱敏治疗,舌下含服组40例,皮下注射组40例,疗程2年以上,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变应性鼻炎患者常见的过敏原依次为灰尘、螨、豚草花粉、多价霉菌、蒿属花粉等.评定2组疗效,舌下含服组总有效率为77.5%,皮下注射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下含服治疗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特异性脱敏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花粉过敏症,是一种以花粉主要过敏性抗原引起鼻、眼、咽喉器官组织粘膜发生过敏而产生的过敏性鼻炎及过敏综合症,临床上以鼻痒、流清水样鼻涕、眼睛流泪,频频打嚏等为主要症状,并伴有眼睛、外耳道、咽喉、气管等部位发痒。属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区性和明显的气候影响等特点,患者多有明显的遗传过敏体质。目前中国花粉症病人在一千万以上,美国花粉症病人约有一千四百七十万,加拿大、荷兰等花卉王国发病率也极高,欧洲、南美、大洋洲、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地区的发病率正呈上升趋势。对于该病的治疗,国内外采用的免疫治疗方法难以普遍开展,抗敏药物效短,仅能缓解症状,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7.
以1,25(OH)2VD3为佐剂制备软叶针葵花粉变应原疫苗,以小鼠致敏哮喘模型为研究对象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检测小鼠气道高反应性、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细胞因子以及肺组织病理学切片等指标对治疗模型的构建进行评价,探讨1,25(OH)2VD3在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花粉过敏哮喘免疫机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以1,25(OH)2VD3为变应原疫苗能有效抑制花粉特异性IgE的产生和Th2细胞因子IL-4分泌,促进封闭性抗体IgG2a产生和Th1细胞因子IFN-γ的分泌,增加耐受性细胞因子IL-10生产,使Th2反应向Th1反应转变.1,25(OH)2VD3在花粉过敏性哮喘治疗中能大幅提高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在临床上观察鼻过敏的患者,常可见到几个特征:眼眶黑,舌有淤点,鼻黏膜肿大肥厚,咽干,偶有鼻咽等现象,我们认为鼻过敏的患者具有“血淤”的特质。因此,在门诊中有人把鼻过敏的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治疗,甲组以“苍耳散加玉屏风散一益气通窍法”治疗,乙组则以“苍耳散加玉屏风散再加枝枝,单皮,丹参一益气通窍和活血化疗法”治疗,并比较两者在临床上之功效。在治疗前作鼻液涂片,IgE,Eosin检查,其中鼻液涂片检查嗜酸性细胞呈现阳性反应者作为治疗统计之对象,经过治疗6个月后,甲级有43例,乙组有45例,经过治疗前、后的比较,其主观的症状改善情形及客…  相似文献   

9.
牛乳清蛋白BALB/c小鼠过敏模型的建立及其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牛乳清蛋白的BALB/c小鼠过敏模型,并探讨不同佐剂、免疫途径及饲料纯度等因素对建立牛乳清蛋白的BALB/c小鼠过敏模型的影响。方法:用不含牛乳及乳制品的特制饲料饲养BALB/c小鼠以乳清蛋白致敏,间接ELISA法测定特异性IgE,用荧光法检测体外激发小鼠致敏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结果:成功建立BALB/c小鼠乳清蛋白过敏模型,条件优化结果显示,氢氧化铝佐剂结合皮下注射最好地促进特异性IgE产生;用不含牛奶及其他食物过敏原的特制饲料饲养的小鼠特异性IgE的本底水平低,适于建立小鼠过敏模型,荧光法检测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结果与特异性IgE检测结果一致。结论:用特制饲料饲养小鼠,氢氧化铝佐剂结合皮下注射乳清蛋白适于建立BALB/c小鼠过敏症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过敏症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10.
采用4周棕色挪威大鼠,随机分为PBS对照组、OVA致敏模型组和益生菌治疗组,检测血清中OVA特异性IgE水平,采用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肠道炎症水平以及腹腔肥大细胞变化,用电镜观察肠道超微结构组织形态的变化,建立大鼠食物肠道过敏模型,以研究口服益生菌对食物过敏大鼠肠道的免疫变化以及病理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口服益生菌治疗,小鼠血清中特异性IgE水平降低,腹腔肥大细胞减少,肠道黏膜结构破坏减轻.采用口服益生菌疗法对大鼠食物过敏性肠道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对食物过敏性肠道疾病的预防治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术方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鼻腔表面麻醉和下鼻甲黏膜下浸润麻醉后,在0°鼻内镜下应用微波、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对12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行筛前神经鼻中隔支切断,下鼻甲打孔消融,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结果随访6个月以上,总有效率94.2%(113/120),显效90.0%(108/120)。结论通过手术方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近期效果良好,安全可靠,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评估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SLIT)对不同年龄组(<14岁组和≥14岁组)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差异。收集48例对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分成低龄组22例(4~13岁)和高龄组26例(14~46岁),通过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观察并记录治疗1.0年后的鼻部症状评分、药物评分及主观疗效,最后进行统计数据分析。结果:治疗1.0年后,低龄组、高龄组的鼻部症状评分及药物评分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对不同年龄组变应性鼻炎均有疗效。  相似文献   

13.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特异性脱敏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特异性脱敏疗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笔者对52例诊断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病人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结果发现特异性脱敏治疗的有效率为84.6%,副反应主要表现为局部反应,全身反应率为1.9%.特异性脱敏治疗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针对变应性鼻炎病因的疗法.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甘草苷对感染后咳嗽(肺阴虚证)小鼠的止咳疗效及抗氧化的作用机制.采用烟熏+内毒素(LPS)滴鼻+甲状腺素灌胃+辣椒素雾化诱咳来构建感染后咳嗽(肺阴虚证)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空白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阳性组(孟鲁司特钠)和甘草苷低、中、高剂量组;观察造模前后各组小鼠的行为学及体质量变化,采用辣椒素雾化诱咳来测定各组小鼠的咳嗽敏感性及咳嗽次数,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炎症与肺组织中抗氧化损伤相关蛋白水平变化并经由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来观察各组小鼠的肺组织病变.结果表明,甘草苷止咳的作用机制可能为有效减少小鼠血清中TNF-α、IL-6、IL-13、TLR2、TGF-β1、IgE等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的释放,进而减轻气道感染性及变态性炎性反应环境来降低咳嗽高敏感性,减少对咳嗽中枢的刺激来达到止咳的目的;抗氧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为有效提高小鼠肺组织中SOD的含量,减少小鼠肺组织中MDA的含量,来改善体内抗氧化平衡系统的紊乱,有效清除机体中的过量自由基,提高机体内抗氧化酶的含量,以减轻氧化损伤来达到抗氧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螨性哮喘患者脱敏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观察粉尘螨浸液脱敏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以粉尘螨浸液按1 10000~1 5000(WV)对螨性哮喘患者连续治疗16周,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总IgE、螨特异性IgE、螨特异性IgG、IL-2、IL-4,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法检测外周血CD+4 4、CD+3、CD+8、CD+CD+8;比较入选病例脱敏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脱敏治疗后,患者血清螨特异性IgG显著上升,外周血CD+8比值上升,IL-2的水平上升,IL-4的水平下4含量增加,CD+3,CD+4 CD+降。螨性哮喘患者脱敏治疗过程中,机体的免疫学变化复杂,其体液免疫产生螨特异性IgG、IgE对患者症状缓解具重要作用。细胞免疫变化似有Th2型反应受抑制,Th1型反应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观察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子孢子表面抗原CP 23 DNA疫苗免疫山羊诱导其产生免疫应答和保护性作用。将重组质粒pCR3.1-23经鼻粘免疫怀孕山羊,用ELISA测定IgG和IgA抗体滴度,用C.parvum卵囊经口对其后代攻虫感染。抗CP23抗体存在于免疫山羊的血浆和初乳中,且抗体滴度随免疫时间延长而增高。C.parvum卵囊经口感染后代,试验组山羊后代与对照组相比,卵囊排出数量减少,排出时间缩短,微小隐孢子虫表面蛋白CP 23 DNA疫苗能诱导山羊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对其后代有一定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