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篇
  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33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75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文在研究办学理念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经营学校、适应市场”的办学理念和实现这一理念必须构建的两大体系与两大机制,介绍了实践这一理念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教书育人是学校教学活动应当遵循的一条普遍原则。目前高校体育在教与学两个方面,存在着注重教书,忽视育人的现象。本文总结了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提出了高校体育育人的六种形式,目的在于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对中学教育教学方向做出了明确部署。中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准确把握中学教育教学面临的新情况,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和服务管理等方面,全面加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开创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舞蹈,是时空表现艺术和动态造型艺术,它以艺术化的人体动作,即通过人体富有协调性、韵律感、审美化的动作,姿势造型、动作组合和动作过程来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行为艺术。与成人舞蹈不同的是少儿舞蹈的动律非常欢快明朗,它包含了少年儿童的“童心”与“童趣”,蕴含着孩子们对于“真善美”的艺术感受和追求。少儿舞蹈教育对少儿身体素质的提高、智力的发展、审美能力的培养、道德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等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下面就个人的感受略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体育人模式述评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晶琳 《科技信息》2007,(8):36-36,5
目前,具有开放性、整体性、全方位展开性特征的立体育人模式已日渐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主流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可以促进育人合力的形成,发挥出整体效应,可以促进人的全面成长,具有现实应用意义。但这一模式在实践中还存在操作难等问题,只要我们在实践中注意一些问题并坚持一系列原则,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师德是指教师应具备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文章主要是结合本校的教学现状,通过对师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高校师德教育首先应帮助教师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要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业型应用型人才,不仅要重视学校自然环境的优化,而且还要加强校园环境的建设,积极营造健康、良好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现实学校教学中存在的四种偏差;教学是教师的事,教学就是教书,教学与是两回事,教学与育人无联系,并提出了克服上述偏差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育伦理本性,即是在体育教育历史发展历程中共同存在的体现体育教育本质特性的道义假设和伦理精神。其体现于文化共享和育人成才两个方面,它们是人类体育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两个道德基石。文化共享,强调把体育文化财富传递和传播给他人,让大家共同享有体育文化进步的成果;其内涵是:努力丰富体育文化共享的资源,扩大体育文化共享的人群。育人成才,强调对人发展的关爱和对人成长的促进,体现教育的基本宗旨;其内涵是:努力扩大体育教育对象,促进个体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君子不器”即君子不像器物,只有一种用途,而要学道得道,因道乃诸器之本。当今社会需要的是体无不备、用无不周的得道君子,即能够以不变的道应对万变的器的通才,而当今大学的育人目标与课程设置大都是为培养成器的专才而设立的,因此,应该调整大学的育人目标,变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培养通用型人才。通过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把传统与文艺鉴赏、现代科技知识结合起来,增设新课程,把学生培养成为能终生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