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2篇
丛书文集   44篇
教育与普及   38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1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鸡嗉子叶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分析,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通过计算机检索,鉴定出51个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5,6,7,8,9,10-六氢-6,7,8,9-四氧合-2-吩嗪甲酸(17.357%)、十八醛(11.042%)、2-氟代-N-[2-(2-糠基氨基)-乙氧羰基]苯甲酰胺(9.371%)、二十烷(6.970%)、1-甲基-5硝基吡唑(4.589%)、β-紫罗兰酮(2.441%)、10-甲基二十烷(3.463%)、乙酸橙花叔醇酯(2.058%).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晚三叠世以来地层埋藏史的恢复,探讨地层埋藏演化特征对油气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以来经历的4期沉降—抬升循环演化过程中,都对研究区产生了影响,一方面印支运动大部分地区缺失了长1段的地层,同时导致长2+3地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剥蚀,另外剥蚀地层呈现趋势性变化,越往东北部和东部,长2+3残存地层越少,剥蚀厚度相对也大。侏罗纪末期和白垩纪末期的燕山运动造成中侏罗统和早白垩统遭到不同程度剥蚀。喜山运动造成古近系和新近系在研究区均缺失。另一方面本地区油气生成从中侏罗世(约170 Ma)开始,至130 Ma进入生油高峰。随着早白垩世的快速沉积和埋深增大,以及构造热事件的作用,油气生成在早白垩世末期达到最高峰。  相似文献   
103.
以多胎的金堂黑山羊和单胎的藏山羊为研究对象,通过RT-PCR技术,对金堂黑山羊和藏山羊FSHβ、LHβ、FSHR和LHR基因进行克隆,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测定FSHR和LHR基因在发情前期母羊卵巢中的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中FSH和LH的浓度.结果表明:金堂黑山羊和藏山羊FSHβ、LHβ、FSHR和LHR基因的CDS区长度分别为390bp、426bp、2088bp、2103bp,同源性分别为99.74%、100%、99.95%、99.57%;发情前期两山羊品种之间卵巢FSHR和LHR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血浆中FSH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LH的浓度差异显著(P<0.05).提示FSHβ和LHR基因序列及血浆中LH浓度在两个品种间的差异可能是品种间产羔数性状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4.
为了解茶梅茎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分别提取茶梅茎、茶梅叶中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和鉴定其化学成分,从茶梅茎、茶梅叶挥发油中分别确定出27,37种成分,在挥发油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990 40,0.963 54。其中,丁香酚为茶梅茎、茶梅叶挥发油主要成分,丁香酚在茶梅茎挥发油中的质量分数为0.922 23,在茶梅叶挥发油中的质量分数为0.913 28。  相似文献   
105.
为开发茶梅花在抗氧化方面的应用,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鲜茶梅花挥发油,研究其对1,1-二苯基-2-苦味酰基(1,1-diphenyl-2-picrylhydrszyl,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从鲜茶梅花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9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质量分数的0.917 25,主要成分为丁香酚(在茶梅花挥发油中的质量分数为0.344 88,下同以质量分数计)、二十烷(0.119 09)、二十四烷(0.078 82)、棕榈酸(0.076 54)、芳樟醇(0.054 30)。挥发油对DPPH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样品量与清除率间呈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06.
青蒿是我国传统中药,性味苦、辛,归肝,微寒,有特殊香气,其有效活性成分为青蒿挥发油。该文采用《中华药典》介绍的简便易行的直接蒸馏法提取青蒿挥发油,并研究了其优化条件。实验表明,选用直接蒸馏法提取青蒿挥发油,挥发油得率受到青蒿量和水量(即料液比)以及蒸馏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其最佳条件是料液比为1∶7.4,蒸馏时间为5h,此时可获得最高的青蒿挥发油得率。  相似文献   
107.
针对藏汉族大学生运动员的训练管理问题,采用了“EXPERT专家外壳”,设计了针对藏汉族大学生运动员专家训练系统.并对该专家系统的核心知识库和推理机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该系统经过近一年多的比赛和训练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8.
卷首语     
近年来,藏彝走廊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现象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与关注。该区域中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由于频繁的民族互动与文化交融所造成的民族边界的模糊性等现象均具有极高的民族学、人类学及民族史研究价值。费孝通先生之所以将之称作"藏彝走廊",很大程度还因为藏族与彝族是今天此走廊中分布地域最广、人口数量最多的两个代表性的民族。故而,藏族及其文化在藏彝  相似文献   
109.
结合本馆实际,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影响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源的几个影响因素,论述了本馆在相应的策略所做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0.
香椿种子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香椿 (ToonaSinensisRoem)属楝科 ,香椿属 ,又名椿甜树 ,在我国分布较广 ,以山东、河南、山西种植较多 ,其幼芽可食用 ,树皮、果实可入药 ,具有止血、去湿止痛之功效 .香椿籽为香椿树的成熟果实 ,香气浓郁 ,有关香椿芽挥发性成分的分析报道较多 ,关于香椿籽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尚未见报道 ,本文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香椿籽中提取挥发油 ,然后用GC -MS法分析了香椿籽挥发油 ,共鉴定出 5 3种成分 ,为开发利用香椿籽这一天然资源提供了依据 .1 实验部分1 1 材料与试剂 干燥的香椿籽 (购于济南历城种子市场 ) ,乙醚 (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