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篇
  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67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6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通过对新疆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比较,找出新疆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新要求,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72.
教育家陶行知谈到培养目标时说:“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认为“真人”就是人格高尚的人。“先成人,后成才;既成人,又成才”,是教育的宗旨,而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担负起这一重任。语文教学是老师和学生之间活生生的人的关系,是用智慧培育智慧,用生命呵护生命,用创造栽培创造的事业。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73.
以淮南师范学院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个案,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对安徽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该院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高且不具针对性,不符合社会实际;2)在课程设置上,课程内容与就业选择之间没有较大关联性,理论课内容陈旧且重复率较高,而技能课程则仍以传统项目为主,不符合市场需求,且专项技能学习时间短,不利于提高;3)课程结构不尽合理,开设的必修与选修、基础与专业、限选与任选课程,授课学时有限,且学时比例分配不合理;4)就业实习不具针对性,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低。通过总结安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存的问题,提出一定的优化方案,为提高社会体育专业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4.
由于专业的改向,动物学课程在专业中的位置、培养目标、授课学时数均出现了很大变化。为了与之相适应,提出其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和5项不变、3项压缩、3项转移、4项增加的具体教学改革措施,并对教学改革近远期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5.
分析了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人才多元能力培养模式"的概念,并对其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6.
心理咨询专业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因此,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尤为重要。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实践教学目标、教学课程、考核评价和实践管理四个体系出发,探讨心理咨询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优化实践教学环节,满足心理咨询专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7.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高校培养的高质量人才应适应社会需要。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即知识经济发展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经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形式和手段等方面应适应这一要求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78.
台湾师范教育改革管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以台湾大学教育学程为例 ,概要介绍了台湾师范教育的基本情况。作者认为 ,台湾师范教育改革的实践 ,以及有关经验与教训 ,我们应加以密切关注和审慎估价。  相似文献   
79.
美丽克 《科技资讯》2010,(33):190-190
针对我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就业需求,为使前厅部分英语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我们对前厅部分英语教学内容进行了探讨,主要将理论与技能,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有机的组合,形成前厅英语基础知识、模块、前厅英语服务与语言技能模块,以保证学生完成前厅职业岗位,用英语进行实际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0.
如何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教育必须思考的重大问题。从势科学理论来看,"势"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方向。要发挥"势"的动力学机制,实现培养目标的引导功能,就是要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用与可爱相结合、善良与担当相统一、专业与通识相融合的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