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7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36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6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抗杀鲑气单胞菌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2.
邱鹏新 《科学通报》1995,40(15):1420-1420
自70年代后期在大鼠脑发现了BZ受体(BZ-R),并发现BZs在中枢神经的作用强度与BZ-R的亲和力相关,有大量证据表明ZB-R和γ-氨基丁酸_A受体(GABA_A)、Cl~-通道构成超分子复合物,并证明这类药物和巴比妥类、致(或抗)惊厥药物均是通过此超分子复合物发挥它的毒性或药理作用的.这些结果对神经分子药理学中受体领域的研究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我国学者颜光美等(1990)首先合成了新的BZ-R亲和配基与该受体蛋白解吸附剂,成功地分离纯化出BZ-R蛋白,并证明它有5个不同分子量的亚基,使我国BZs分子药理学受  相似文献   
43.
本文介绍一种筛选单克隆抗体(McAb)亲和层析最适洗脱液的方法,一种经过改进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DAS—ELISA),其中以联有一种McAb的经CNBr活化的Sepharose凝胶为固相,另一种McAb标上辣根过氧化物酶作为标记抗体。我们在以单抗亲和层析纯化促卵泡激素(FSH)的工作中使用该方法进行了最适洗脱液的筛选,取得了很好的结果。该方法简便、快速、可靠。  相似文献   
44.
Smad泛素调节因子家族的两个E3泛素连接酶成员Smurf1和Smurf2 (Smad ubiquitin regulatory factor 1 and 2)具有至少80%的同源性.为了更好地研究它们的功能,需要获得一个能区分Smurf1和Smurf2的单克隆抗体.选取Smurf2与Smurf1蛋白序列中仅有的非同源区域序列作为抗原免疫Bal b/C小鼠,成功制备若干株能稳定分泌抗Smurf2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对所获得的单克隆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等进行一系列检测,结果表明该抗体能特异性地识别过表达及细胞内源Smurf2蛋白.此外该抗体能被应用于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从而为深入研究Smurf2的细胞生物学功能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5.
将分离自中华鳖主要细菌性疾病如肠道出血性败血症、鳖穿孔病(疖疮病)、红脖子红底板病、鳖腐皮病的4株不同血清型的温和气单胞菌,用3.5%福尔马林溶液处理24 h灭活并添加蜂胶作为佐剂,制成总含菌量为6×109CFU/mL的四价菌苗。同时制备了针对中华鳖IgM的单克隆抗体3H3,并建立了由单抗3H3介导的三抗体夹心ELISA(TAS-ELISA)方法对四价菌苗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将研制的四价菌苗小批量免疫健康中华鳖,分别于免疫前及免疫后的100 d内,随机采集3只免疫组和1只对照组的中华鳖血清,利用所建立的TAS-ELISA测定血清中抗体ELISA效价。将免疫50 d的中华鳖分成4组,分别用4株病原菌以5LD5(09×106CFU/mL)进行攻毒,并用上述制备的四价疫苗进行免疫预防试验。结果显示:当中华鳖免疫后40 d,血清中抗体ELISA效价最高,为1:(1.28×104);中华鳖免疫后50 d,其免疫保护率均达到100%,同时对照组死亡率为100%。结果表明:以蜂胶为佐剂的鳖用四价细菌灭活疫苗所开展的免疫预防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免疫效果,能有效地预防养殖鳖类主要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6.
建立了基于单克隆抗体的间接非竞争酶联免疫法用于检测麻疯树核糖体失活蛋白的含量.优化单克隆抗体最佳工作浓度为312.5ng/mL,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山羊抗小鼠IgG最佳工作浓度为200ng/mL.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5~300ng/mL,线性回归方程为y=0.0024x+0.0322,相关系数R2=0.9985,定量检测限25ng/mL,定性检出限3.0336ng/mL.试验证明该方法准确度较高,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特异性,可以用于实际检测麻疯树种仁核糖体失活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47.
以小麦主要过敏原Glb-1蛋白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NS-1细胞融合。采用细胞融合和有限稀释法相结合的方法快速筛选获得稳定分泌的特异性杂交瘤细胞株,用杂交瘤细胞株诱生小鼠腹水并用蛋白A亲和层析法纯化抗体后检测。采用间接ELISA法鉴定该单克隆抗体的IgG亚型;通过间接ELISA鉴定该单克隆抗体的特性和交叉性。利用双单抗夹心ELISA法检测单抗的抗原表位特异性。结果表明:共获得4株可稳定分泌小鼠抗小麦主要过敏原Glb-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1C4、4H5、1A9、4F5,经检测其Ig亚型均为IgG1,且4株单抗效价均在10-9以上。ELISA结果分析表明该4株单抗均能特异性识别小麦主要过敏原Glb-1蛋白且和其他常见食物无交叉反应性。将4株单抗两两配对进行ELISA实验,结果发现1C4与4H5可能有不同的抗原表位,以此建立的双抗夹心ELISA系统可以检测小麦Glb1-G3蛋白。实验成功制备了鼠抗小麦主要过敏原Glb-1蛋白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并且建立了双单抗夹心ELISA检测系统,为小麦主要过敏原蛋白的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8.
用弓形虫可溶性抗原免疫BALB/c 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 细胞融合,获得3 株能稳定分泌抗弓形虫单克隆抗体的细胞。细胞培养上清液和腹水中的单克隆抗体效价分别为1∶16 ~256 和10 - 6 ~10 - 7 。单抗类型均为IgM。杂交瘤细胞经液氮冻存12 个月后,复苏生长良好,分泌活性稳定。在McAb- Dot- ELISA 实验中,所能测出可溶性抗原的最小浓度为10 ng/ mL  相似文献   
49.
以基因工程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将免疫的小鼠脾细胞与小鼠Sp2/0-Ag14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多次筛选和再克隆化,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抗rhEGF单克隆抗体(McAbs)的杂交瘤细胞株.对该3株杂交瘤细胞小鼠腹水进行了抗体效价测定,结果显示在1×10-6~2×10-7之间.对上述3种杂交瘤单抗(分别命名为:AE-2A4,AE-2G5和AE-3E11)进行了特异性、抗原决定簇及相对亲和力测定.结果表明,它们都具有抗rhEGF高特异性;并分别抗两个不同抗原决定簇;相对亲和力大小次序为:AE-3E11>AE-2A4>AE-2G5.Ig亚类鉴定结果显示:AE-2A4,AE-3E11同为IgG1亚类,而AE-2G5为IgG2b亚类.确定AE-2A4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制备高纯rhEGF.  相似文献   
50.
将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细胞)与经TCS免疫过的小鼠脾细胞融合,融合后的细胞悬浮于HAT培养液中进行选择性培养,挑选可以分泌TCS单克隆抗体的细胞系,再经克隆化为单克隆细胞系。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此细胞系分泌单克隆抗体情况。经细胞融合和2次克隆化后,获得1株可以稳定分泌TCS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ELISA检测结果为阳性。获得了可以稳定分泌天花粉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为TCS鉴定、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