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20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奶粉中的三聚氰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SIM)测定奶粉中三聚氰胺质量分数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色谱柱为DB-5MS石英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260℃,柱温120℃,保持1 min,再以20℃/min升至240℃,恒温10 min.载气He,流量1.0 mL/min.EI离子源,选择m/z99,171,327,342用于三聚氰胺定性测定,以基峰m/z 327做定量测定.三聚氰胺的线性范围为0.2~1 mg/kg,平均回收率为82%~97%,检出限为1μg/kg,定量下限为5μg/kg.该方法比现有国标方法更加快速和灵敏,适合于三聚氰胺准确、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22.
聚磷酸三聚氰胺阻燃玻纤增强PA66和PA6的区别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聚磷酸三聚氰胺(MPP)分别对玻纤增强的PA66和PA6进行了阻燃.发现MPP在PA66中的阻燃效果明显优于PA6.添加质量分数为25%的MPP,能使玻纤增强PA66的氧指数由20.4%提高到38.0%,且能通过UL94 V-0阻燃级;但对玻纤增强的PA6阻燃效果则不显著,氧指数只提高了5.5%,垂直燃烧性能没有改善.对两组样品分别进行了热失重分析,发现MPP对PA6和PA66的热降解过程的影响是不同的.对600 ℃处理后所得的残炭进行了扫描电镜分析,发现所形成的炭层结构的不同导致了阻燃效果的差别.  相似文献   
223.
以邻氨基酚为功能单体,三聚氰胺为模板,铁氰化钾为印迹电极和底液间的探针,利用循环伏安法在金电极上电聚合制备了可快速检测三聚氰胺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构建了一种有选择性检测液态奶中三聚氰胺的新方法.聚合过程中最优反应条件分别为,单体/模板的质量比为0.275/1,pH值为5.5,温度为30℃,洗脱时间为6 min.通过示差脉冲法进行检测,线性范围为0.5~7.5mg/kg.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6.1%~6.4%.测定下限为0.5 mg/kg,分析时间为6 min.对实际液态奶样品进行检测,其加标回收率为87.5%~109%.该传感器对三聚氰胺具有良好的敏感度,且样品无需预处理,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连续、自动检测液态奶中的三聚氰胺.  相似文献   
224.
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磺化阶段化学结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羟甲基三聚氰胺磺化阶段体系化学结构的变化、产物的组成及pH值、温度和时间对磺化反应的影响。用13C—NMRMIJ定发现,在摩尔比F/M=4.0和S/M=1.0的反应体系中,磺化可同时发生在仲氮和叔氮原子上,两种结构之比约为2/1。在pH>11.0,温度为80-90℃和合适的时间内可以获得高磺化程度的三聚氰胺磷酸盐。  相似文献   
225.
三聚氰胺[C3N3(NH2)3]和MnCl2.4H2O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得到碳酸锰晶体。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该化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晶体属六方晶系,空间群为R-32/c,晶胞参数:a=0.47795(9),b=0.47795(9),c=1.5624(4)nm,V=0.30909(11)nm3,Z=6,Dc=3.705 g/cm3,F(000)=330,R1=0.0167,wR2=0.0456[I>2σ(I)]。晶体结构分析表明:每个锰离子与6个氧原子配位,CO32-的每个氧原子从不同的方向连接2个金属离子,把配合物连接成三维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226.
白捷  李帅  刘昕烨  肖楼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8):7752-7761
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为壁材,十四烷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出可以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储能和放热的相变微胶囊,并以其为改性剂制备相变沥青新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激光粒度分析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差示扫描量热计(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研究了不同芯壁比、合成温度以及乳化转速对微胶囊形貌、粒径、热稳定性的潜热的影响.通过DSC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仪(dynamic shear rheometer,DSR)研究了相变沥青性能.结果 表明芯壁比为1∶1,搅拌温度75℃,乳化搅拌速率为3000 r/min时,微胶囊性能最佳,相变潜热达119 J/g.相变微胶囊在相变沥青中能够保持结构完整,不会对沥青的路用性能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227.
【目的】研究阻燃氨基树脂对胶合板燃烧时释放CO、CO2的影响机制。【方法】基于锥形量热仪研究了辐射强度30、50 kW/m2条件下桉木、桉木胶合板、阻燃桉木胶合板燃烧过程中CO、CO2的释放规律。【结果】CO2释放速率和质量损失速率均在引燃阶段和炭燃烧阶段较高,在炭化阶段和阴燃阶段较低,释放规律受辐射强度影响较小; 辐射强度对CO释放规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炭化阶段; 阻燃氨基树脂中的氨基树脂使样品表面炭化层更为稳定,抑制了热解产物的挥发,造成燃烧后期CO2的集中释放; 阻燃氨基树脂对CO的释放规律影响较大,而且这种影响又与辐射强度密切相关。低辐射强度以及IFR膨胀炭质层的阻燃作用使CO的转化率大大提高。【结论】阻燃条件下,胶合板燃烧中CO2的释放速率与质量损失速率变化趋势一致; CO释放速率在阴燃阶段达到最高; 阻燃氨基树脂可抑制CO2产生,促进CO产生。  相似文献   
228.
环保型脲醛树脂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控制脲醛树脂生产过程中尿素与甲醛的摩尔比,加入聚乙烯醇改进其初粘性,加入三聚氰胺改进其耐水性并降低产品中游离甲醛的含量,并加入自制的稳定剂,在3ms工业反应釜上成功生产出无毒脲醛树脂,其质量指标达到GB/T14732—93标准,板材甲醛释放量达到E1标准,从而有利于降低所生产板材的甲醛含量。  相似文献   
229.
文章采用浸渍法制备一种表面柔软的超疏水/超亲油还原氧化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 RGO)/二氧化钛(TiO2)三聚氰胺海绵(melamine sponge, MS)(RGO/TiO2@MS),可实现油水的高性能和高效率分离。RGO/TiO2纳米复合材料与MS的结合赋予两亲性MS超疏水和超亲油性能(水接触角152°、油接触角0°),实现三维MS材料有效、快速的油水分离,其油水分离效率高于99.5%,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持久的抗污染能力。此外,在使用RGO/TiO2@MS三维材料对以正已烷为模型油的油水乳液进行油水分离中,重复吸油—挤压—吸油步骤100次后,RGO/TiO2@MS三维材料仍然具有优异的油水选择性,且分离效率仍可达95%以上,因此该材料具备可循环利用的优点。研究结果表明,RGO/TiO2@MS是一种技术简单、可以快速生产、可重复性高的超疏水/超亲油三维新型油水分离材料,同时具备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可在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