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0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7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杨曦亮  任梦瑶  刘倩  汪超  王强 《广西科学》2021,28(5):440-450
木霉(Trichoderma spp.)是一类自然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真菌类群,属于半知菌门(Deuteromycotina)丝孢目(Moniliales)木霉属(Trichoderma sp.)。海洋中的木霉属真菌因其高盐、高压和缺氧的特殊环境,能够产生更多结构新颖、生物活性独特的次生代谢产物。木霉属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包括聚酮、肽类、萜类以及其他类型,这些化合物具有细胞毒、抗菌、酶抑制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综述近十年来海洋来源木霉属真菌中分离的新次生代谢产物,并对这些新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92.
茶树花与茶叶同根共生,但往往被视为茶树的废弃物,不能很好地加以利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与损失。茶树花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其中茶树花中的多糖成分与茶叶中含有的多糖成分基本相同,但含量明显高于茶鲜叶。茶树花多糖具有降血糖、抗氧化、免疫调节作用及抗肿瘤、肝保护、抗凝血等多种生物活性,是非常宝贵的新资源食品。茶树花多糖主要的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酶法提取、微波辅助提取和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出的茶树花粗多糖,一般需要经过脱蛋白、脱色、色谱柱分离等纯化工艺,得到纯净的茶树花多糖。目前,围绕茶树花多糖的研究报道较少,值得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聚焦茶树花这一新资源食品,围绕茶树花多糖的生物活性、提取方法、分离纯化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研究茶树花及其多糖活性物质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3.
文章采用曝气生物滤池(BAF)预处理微污染水源水,对反冲洗参数、最佳反冲洗工况下出水SS和不同挂膜方法下系统反冲洗前后生物量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气冲洗强度、水漂洗时间、气预冲洗时间分别是反冲洗前后滤池生物活性变化率、反冲洗结束时出水浊度及反冲洗能耗的最大影响因素;BAF预处理微污染水源水最佳反冲洗工艺条件如下:气冲洗强度为7.5L/(s·m2),气预冲洗时间为6min,水冲洗强度为1.5L/(s·m2),气水联合冲洗时间为4.5min,水漂洗时间为4min。在最佳反冲洗工况下,反冲洗出水SS变化基本与反冲洗出水浊度变化相吻合;反冲洗前后,接种挂膜、自然挂膜下系统生物量分别减少27.43%、21.44%。  相似文献   
94.
以3,4-二羟基苯丙烯酸(咖啡酸)为原料,经酯化和仿生氧化偶联反应得到苯并呋喃类化合物2-(3′,4′-二羟基苯基)-3-甲氧羰基-5-甲氧羰基乙烯基-7-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1)和苯并二氧六环类化合物2-(3′,4′-二羟基苯基)-3-甲氧羰基-6-甲氧羰基乙烯基-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然后经乙酰化、DDQ氧化脱氢、Pd/C催化氢化、氢化铝锂还原、碱性条件下脱乙酰基等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苯并呋喃新木脂素类化合物3~7和苯并二氧六环新木脂素类化合物8~10.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已由核磁共振法(1 H NMR,13 C NMR)、质谱法(MS)进行了表征.其中5~7,9和10是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8为天然产物异美商陆醇A.采用MTT法对所合成的苯并呋喃新木脂素类化合物1,3~5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3,4和5对白血病细胞(HL-60)、肺癌细胞(A-549)、乳腺癌细胞(MCF-7)、结肠癌细胞(SW-480)、肝癌细胞(SMMC-7721)有良好的体外生长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95.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氟掺杂的羟基磷灰石粉体Ca10(PO4)6(OH)2-2xF2x(0≤x≤1),利用XRD和SEM对合成样品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合成样品的生物活性采用氨基酸吸附实验进行测定,反应后的产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氟掺杂量x=0.25,高温高浓度时合成的FHA具有最佳的生物活性和热稳定性,是一种良好的骨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96.
为增强敷料的吸收、抗菌和促进伤口愈合的能力,该文采用生物活性玻璃改性壳聚糖/明胶海绵敷料。首先利用硅烷偶联剂改性生物活性玻璃,并选用香草醛作交联剂,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将其与羧甲基壳聚糖、明胶进行复合,制备出改性复合海绵敷料。并对产物进行IR、SEM、吸水率、孔隙率、保湿性和透气率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复合海绵状敷料具有多孔结构、较高的吸水性、透气性和保湿性,有望在医用湿性敷料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7.
牛奶与癌     
正除了儿童以及营养不良的成年人,其他人其实都没有必要大量饮用牛奶经常喝牛奶会提高患癌症风险?牛奶标准成"世界最低标准"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有人甚至说喝牛奶还不如喝白开水。现在又有研究发现,经常喝牛奶会提高患癌症风险。这是真的吗?过去10年,科学家通过试管试验和(成年)人体试验发现,牛奶会大幅提高成年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风险,而对女性而言,饮用牛奶则可能患上乳腺癌和卵巢癌。牛奶与癌症到底有何联系?科学家认为,致癌因素可能是牛奶  相似文献   
98.
灵芝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芝多糖是灵芝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主要就近年来灵芝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含量测定、结构分析、硒化修饰和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血糖、抗肿瘤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
曹丽华  陈娟  张忠园 《天津科技》2014,(10):10-12,17
针对含低浓度氨氮的废水再生回灌地下水中氨氮的深度处理问题,提出了沸石生物活性滤池工艺,并对工艺的启动、运行最佳参数及低温运行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动态自然挂膜培养方式,约15,d,就能形成成熟硝化菌生物膜;正常运行时,最佳水力负荷1,m3/m2,h,气水比1∶1,对氨氮的平均去除效率为79.96%,出水氨氮满足地表回灌水质要求(1,mg/L);在冬季低温时,虽然可通过降低进水流量来增大去除率,但增幅有限,低温仍是限制氨氮去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0.
桑葚多糖是桑葚多种临床功效的主要作用因子之一,其生物活性高,在食品和生物医药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目前桑葚多糖的化学组成、提取分离纯化方法以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