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0篇
系统科学   33篇
丛书文集   46篇
教育与普及   6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07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建筑设计的项目管理工作包括与设计工作有关的安全管理、成本控制、工程造价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与设计工作有关的组织和协调。该文通过档案馆项目设计的实施管理过程,重点对设计成本、质量、进度等方面的控制进行了论述,从而实现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2.
163.
164.
混合式教学是运用新型教学方式,通过线上学习和线下教学有机结合而实现优势互补,本文以基础护理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例,介绍了学习内容的设计及线上线下课前的准备、课中的实施及课后的巩固,通过混合式教学提高了实训课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及同学之间的认同感,推动了教学评价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5.
以通过蒸汽溶解法(Vapor redissolve method)代替高温回流法来恢复氟树脂层的疏水性能,使用氟碳溶剂(HFE7100)蒸汽溶解氟树脂层粗糙表面使其形成溶胶状态,加热蒸发溶剂后使表面恢复疏水性质.对溶解法溶解时间、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等条件进行了探究,对比了高温回流法和蒸汽溶解法对电润湿显示器产生的物理和光电的影响.蒸汽溶解法在不影响电润湿显示器其他功能的前提下,可以替代高温回流方法恢复氟树脂层的疏水功能并且工艺更简单.  相似文献   
166.
根据配位化学及中药学的研究理论,结合槲皮素稀土配合物的结构特点,将槲皮素与稀土Dy3+离子按1:1比例配合形成稳定二元体系配合物,其分子式为DyC15H8O7Cl2·6H2O。研究表明,在紫外光谱中,配合物的吸收波长分别红移了11nm和38nm;红外光谱显示槲皮素分子中1656.42 cm-1上的苯环骨架在槲皮素-Dy3+配合物中消失,表明槲皮素羰基中的氧与Dy3+发生了反应;在荧光光谱中,配合物在最大激发波长为253 nm及最大发射波长为582 nm时表现出强的荧光效应;在二元体系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曲拉通X-100和Tween 20)形成三元配合物,当加入量为2.0 mL时,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分别是二元体系的荧光强度的1.5倍和2倍。  相似文献   
167.
Eisenstein判别法是高等代数中判定整系数多项式在有理数域中的可约性的重要方法,其推广形式很多,而最原始的形式应用代数数论中来定义(E,p)型数域。本文在原来Eisenstein判别法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地推广,并将已知的(E,p)型数域也随其判别法的推广而推广,成为广(E,p)型数域,在此基础上研究此数域的性质:给出素数p在广(E,p)型数域中的素理想分解形式,并且给出了这个素数p的一个重要性质。其次,得到广(E,p)型数域中素数p及相关理想的一些性质,并给出相应的证明。这样,就推广了原本只讨论最原始定义的Eisenstein判别法及(E,p)型数域的相关性质,使此理论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68.
在对石柱县八龙村农村居民点现状布局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指标概算法,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形势预测期末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综合影响当地居民点选址因素,在ArcGIS平台下,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确定农村居民点适宜区域,并进一步优化其空间格局,同时,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农村居民点布局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村域尺度下运用ArcGIS技术进行农村居民点选址,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对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可为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村居民点优化选址提供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69.
对暴发类麻疹综合症的恒河猴病料组织进行了电镜观察,发现有副粘病毒粒子,然后分别合成了麻疹病毒及犬瘟热病毒的特异性引物,对病料进行RT-PCR扩增,从发病死亡的恒河猴脏器中扩增到犬瘟热病毒核蛋白基因287bp的特异片断,而麻疹病毒的检测为阴性.扩增到的犬瘟热病毒核酸片段经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中的犬瘟热病毒毒株进行了比较,发现死亡恒河猴脏器中扩增到的片段序列与犬瘟热病毒疫苗株Onderstepoort、标准野毒株A75-17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较高,研究结果表明引起恒河猴发病的病原体为麻疹病毒属的犬瘟热病毒.  相似文献   
170.
【目的】掌握不同深度剖面土壤对毒死蜱的吸附特征以及土壤理化性质与毒死蜱吸附程度的关系,全面准确地评价毒死蜱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及其对地下水污染风险。【方法】采用批量吸附实验考察南北方3个不同农业区(常州、天津和寿光)不同深度剖面土壤对毒死蜱的吸附特征,并使用Linear模型、Freundlich模型对吸附动力学与吸附等温数据进行拟合,同时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土壤对毒死蜱的吸附能力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土壤对毒死蜱的吸附符合二级动力学吸附规律(R~2=0.95~0.99),常州表层土壤对毒死蜱的吸附速率最低。Freundlich方程能较好地对土壤吸附毒死蜱的动力学进行拟合(R~2=0.93~0.99),3个研究区表层土壤对毒死蜱容量均明显高于下层土壤。毒死蜱对3个研究区地下水的污染风险为常州寿光天津。土壤对毒死蜱的吸附能力主要与有机质含量有关,其次是矿物含量。【结论】土壤对毒死蜱的吸附是一种快吸附慢平衡过程;研究所得的线性回归方程能被用于估算风险评价中的相关指标值,可为毒死蜱污染地下水风险评价中相关指标值的获得提供简单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