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8篇
系统科学   22篇
丛书文集   41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进一步讨论完备格上的拟t-模与剩余蕴涵算子,研究了它们的直积与直积分解,最终得到了直积分解的充要条件,解决了一个关于模与蕴涵算子的直积分解问题.  相似文献   
12.
无线遥控、浮标式水下目标跟踪定位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水声定位系统克服传统长基线定位系统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等弱点。通过在海上布放浮标阵,在较大范围内监测目标运动信息;组建海上无线局域网络实现浮标与基站的数据交换;加装DGPS接收机,动态获得浮标的大地坐标,用于水下目标位置的解算。系统已通过了海试,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作用距离远,定位精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其可行性及可靠性也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应用单桩承载力理论,结合舟山实际试桩资料,对单桩承载力进行了估算,估算结果与实际验桩资料相比较,有一定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可靠度指标的计算和荷载分项系数、抗力分项系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14.
伪t-模与L-关系方程的解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sup T类与inf I类方程的解结构 ,并在特定条件下分别给出了它们的解集 ,其中L为完备Brouwer格 .T为无穷∨ 分配伪t 模 ,I是无穷∧ 分配蕴涵算子 ,I =I(T) .  相似文献   
15.
基于瞬态热线法导热系数测试原理,试验测量了微细金属丝(Φ=0.06 mm)水平、垂直放置时的空气加热过程,获得了不同加热功率下的空气导热系数。采用了考虑自然对流影响的空气导热系数估算法,对估算法与瞬态热线法计算的导热系数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金属丝水平放置时两种方法的计算值吻合度好,但与空气导热系数的标准值差别较大。当加热功率较小,垂直放置时两种方法的计算值偏差稍大,基于瞬态热线法计算的空气导热系数准确度较高;而加热功率较大时,两种方法的计算值偏差较小,基于瞬态热线法计算的空气导热系数准确度较低。通过微细金属丝表面自然对流换热强度的理论分析,认为随着金属丝表面温度的升高,水平加热普遍大于垂直加热时的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瞬态热线法计算导热系数时,会受到微细金属丝加热表面自然对流换热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针对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在负载功率波动较剧烈的应用中存在的经济性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复合储能平抑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功率波动的协调控制策略,通过设计基于低通滤波的自适应系数调整算法,有效解决功率波动平抑过程中储能模块过充或过放的问题.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实测耙吸式挖泥船为例,利用MATLAB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平抑耙吸式挖泥船的功率波动问题,同时,能够灵活、快速地对储能系统充/放电功率进行控制,使得复合储能模块具有较好的荷电状态.该方法对提高耙吸式挖泥船等电力推进船舶的能效指标和经济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7—2016年山东17地市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的相关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山东各地市之间实体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但在空间溢出效应上表现为负;各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存在差异,其中开放程度对实体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作用;物质资本存量与实体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且空间溢出效应为负;而宏观调控与银行集中度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一致。  相似文献   
18.
基于在酸性的条件下,青霉素G在线降解的中间产物被高锰酸钾氧化产生弱的化学发光,且甲醛的存在对该化学发光有增敏作用,从而建立了一种KMnO_4-HCHO化学发光体系快速检测青霉素G的新方法。化学发光强度与青霉素G的质量浓度在8.0×10~(-7)~8.0×10~(-5)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 8,方法的检出限(3σ)为2.4×10~(-7)g/mL,并对浓度1.0×10~(-5)g/mL的青霉素G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以注射用青霉素G钠和牛奶样作为基体考察,RSD在0.8%~4.1%之间,用标准加入法考察回收率在98.2%~101.8%之间。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准确、可靠,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以偏钛酸为钛源,与无水碳酸钾混合,利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制备了六钛酸钾(K2Ti6O13)纳米晶须,并通过不同的水热反应条件考察了K2Ti6O13晶须相转变过程.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表征了K2Ti6O13水热反应过程中的物相转变与形貌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酸介质水热反应条件下,K2Ti6O13发生相转变,并可控得到锐钛矿相TiO2纳米颗粒、纳米棒及纺锤体金红石TiO2,这种相转变过程可归结为K2Ti6O13风洞结构的溶解-重组机制;在浓NaOH作用下,K2Ti6O13通过剥离与重组作用,向Na2Ti3O7相转变.此外,考察了酸介质水热产物的催化性能,可见光条件下,1mol/LHCl、130℃保温12h得到锐钛矿纳米TiO2颗粒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实验和实习在生物类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从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开放实验室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创新培养激励机制等方面论述了适合生物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