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以Tween20作增溶剂钴与双硫腙生成配合物的吸收光谱、稳定性并且对酸度及显色剂用量等条件进行了选择.根据朗伯——比耳定律得到了该法测定钴的检量线及摩尔吸光系数.  相似文献   

2.
微乳液法制备超细金属银粉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在微乳液中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制备超细银粉的方法.用H2O2作还原剂 ,在碱性条件下采用不同乳化剂,可得到不同粒径的超细银粉.经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在聚乙烯醇(PVA)作乳化剂的乳液体系,得到银粉粒径为6~15 μm; 而在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作乳化剂的微乳液中,可得到10~20 nm的超细银粉.  相似文献   

3.
先后通过一步法和改进的溶胶种子法制备了单分散二氧化硅(SiO2)亚微米微球,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系统地研究了氨水浓度、水的浓度、温度、硅源浓度和二次成核等不同反应条件对SiO2粒径和分散性的影响。最后采用缓慢干燥法和垂直沉积法对SiO2亚微米微球进行了自组装,用扫描电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O2亚微米微球尺寸均匀,单分散性好,符合自组装胶体晶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使用反胶束方法,制备TiO2纳米溶胶和Fe元素掺杂TiO2纳米溶胶,通过提拉涂覆及热处理方法在玻璃基底上形成一定厚度的二氧化钛纳米薄膜和Fe掺杂二氧化钛纳米薄膜,并且在不同温度下对陈化干燥后的TiO2凝胶和Fe元素掺杂TiO2凝胶进行热处理,得到不同粒径的锐钛矿型二氧化钛纳米晶体和Fe元素掺杂TiO2纳米晶体.研究表明,700℃热处理纳米晶的晶粒粒径远远大于500℃纳米晶的粒径,500℃热处理得到的Fe元素掺杂TiO2纳米晶体薄膜的可见区光学活性不如未掺杂的TiO2纳米晶薄膜,而700℃热处理条件得到的Fe元素掺杂TiO2纳米晶体薄膜的在可见区光学活性远优于未掺杂的TiO2纳米晶体薄膜.高温处理得到的Fe元素掺杂TiO2纳米晶体薄膜将在太阳能光催化和光电转换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使用反胶束方法,制备TiO2纳米溶胶和Fe元素掺杂TiO2纳米溶胶,通过提拉涂覆及热处理方法在玻璃基底上形成一定厚度的二氧化钛纳米薄膜和Fe掺杂二氧化钛纳米薄膜,并且在不同温度下对陈化干燥后的TiO2凝胶和Fe元素掺杂TiO2凝胶进行热处理,得到不同粒径的锐钛矿型二氧化钛纳米晶体和Fe元素掺杂TiO2纳米晶体.研究表明,700℃热处理纳米晶的晶粒粒径远远大于500°C纳米晶的粒径,500℃热处理得到的Fe元素掺杂TiO2纳米晶体薄膜的可见区光学活性不如未掺杂的TiO2纳米晶薄膜,而700℃热处理条件得到的Fe元素掺杂TiO2纳米晶体薄膜的在可见区光学活性远优于未掺杂的TiO2纳米晶体薄膜.高温处理得到的Fe元素掺杂TiO2纳米晶体薄膜将在太阳能光催化和光电转换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采用热分解法制备了不同比例钴酸镧掺杂Ti/RuO_2电极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分析方法表征电极涂层的物相结构与形貌特征,采用电化学测量表征电极的物理化学性能。分析表明电极涂层由不规则的颗粒组成,颗粒间有一定的孔隙,掺杂钴酸镧电极涂层含有Ti,Ru,La及Co金属元素,相结构主要为金红石相,掺杂钴酸镧电极涂层的晶粒较小,不同掺杂量对晶粒大小影响不大。电化学研究表明,电极具有典型的钌氧化物所具备的电化学性能,掺杂钴酸镧电极的电化学面积较大,电极的可逆性能得到改善。所制备的电极具有大致相同的析氧电位(1.19 V vs. SCE),随着钴酸镧掺杂量的增多,Tafel斜率依次减小,表明掺杂钴酸镧电极的活性较高,且掺杂钴酸镧后电极强化寿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硬脂酸对超微CaS:Eu荧光粉的表面包覆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乙醇溶液中溶解脂肪酸和超声波分散的方法研究微米级CaS:Eu荧光粉颗粒表面均匀包覆硬脂酸(SA).用IR与XRD表征了包覆物(硬脂酸)与CaS:Eu颗粒表面的结合情况.采用荧光光谱测试了荧光粉包覆前后的荧光性质和耐候性.用粒度分布表征了荧光粉的粒径变化情况,通过平均粒径推算出最佳包覆厚度是1.67μm.研究表明包覆后的荧光粉的耐候性能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8.
采用乙醇溶液中溶解脂肪酸和超声波分散的方法研究微米级CaS∶Eu荧光粉颗粒表面均匀包覆硬脂酸(SA).用IR与XRD表征了包覆物(硬脂酸)与CaS∶Eu颗粒表面的结合情况.采用荧光光谱测试了荧光粉包覆前后的荧光性质和耐候性.用粒度分布表征了荧光粉的粒径变化情况,通过平均粒径推算出最佳包覆厚度是1.67μm.研究表明包覆后的荧光粉的耐候性能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提高Co(OH)2催化电解水阳极析氧反应(OER)活性,通过试验,验证提高催化OER活性的具体方案,为加快OER反应提供试验依据和构筑方法。【方法】首先通过一步高温热解法制备嵌入金属Co单质的氮掺杂碳纳米管(Co@NCNT),然后以金属钴为锚定点,通过简单水热反应将过渡金属氧化物嵌入Co@NCNT表面,成功制备了Co(OH)2/Co@NCNT复合催化剂,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测试分别对其结构、形貌进行分析,了解其变化特征。【结果】制备的Co(OH)2/Co@NCNT复合催化剂在1 mol/L KOH溶液中表现出较好的OER活性和优异的稳定性。【结论】M(OH)2与LDHs是各种OER催化剂的真正活性物质,但是制备过程中易发生团聚现象。钴基碳纳米管负载氢氧化钴纳米片试验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并为制备碳负载过渡金属氢氧化电催化剂的制备提供方法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以硝酸锂和乙酸钴为原料,玻璃为基片,通过超声喷雾热分解法制备了锂钴氧化物薄膜,并讨论了制备条件对形成薄膜如Li与Co摩尔比对薄膜晶型、不同溶剂对雾化效果、热分解温度对产物晶型和薄膜外观、反应时间对膜厚等的影响,经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镜测试,给出了制备较好晶型结构LiCoO2薄膜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用界面聚合法(以PVP为囊壁)和原位聚合法(以UF为囊壁)制备了耐晒黄G微胶囊.实验结果表明:当以Na2SO4为分离剂,其水溶液加入速度为20 mL/min,囊材含量为15%,分散剂浓度为2.5%时,得到的PVP包覆的耐晒黄G微胶囊性能最好,其平均粒径小于4 μm;而在酸性条件下,以NH4Cl代替有机酸做催化剂,控制酸化时间为4h,反应终点pH为1.5,固化温度为70℃,固化时间为2h时,得到的UF包覆的耐晒黄G微胶囊性能最好,其平均粒径达3.2 μm.  相似文献   

12.
纳米Cu/Al2O3催化剂催化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微乳技术制备了粒径可控并担载于y-Al2O3载体上的Cu/Al2O3催化剂.以甲醇水蒸气重整反应为探针,考查了催化剂粒径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对催化剂进行了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表征.结果表明:微乳技术可较好地控制催化剂的粒径,粒径大小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即催化剂粒径与催化性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尺寸效应.  相似文献   

13.
以草酸过氧钒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研究了α-蒎烯的氧化反应.考察了溶剂、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价态V5+与草酸形成的双过氧配合物催化剂,在催化剂质量分数为8.0%、反应温度40℃、丙酮溶剂中反应8h条件下,α-蒎烯转化率达到68.7%,主产物马鞭草烯酮的选择性为34.9%.对催化剂进行了初步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4.
KBrO3是一种优良的纯化芳环溴化剂,在硫酸的催化下温和地转化成HOBr。采用KBrO3作为溴化剂,以溴化苯乙酮为原料合成间溴苯乙酮,并采用正交实验对技术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温和的反应条件。间溴苯乙酮的收率高达80.5%。  相似文献   

15.
石煤提钒湿法工艺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对石煤提钒湿法工艺的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推导,将试验数据与所推导的动力学方程相结合,得出该反应属固模扩散控制,在浸出过程中降低颗粒粒度,适当提高浸出温度,可加快浸出反应的速度.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用自制的固载杂多酸催化柠檬酸与正丁醇反应合成柠檬酸三丁酯。探讨了催化剂负载量、反应时间、酸醇比、催化剂的使用次数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酸醇摩尔比为1∶5,催化剂加入量为柠檬酸质量的3%,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117℃~123℃,其酯化率可达到94.7%,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天然气、CO2 、O2 和水蒸气转化制合成气的还原温度、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空速和原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 ,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8.
电子陶瓷材料钛酸钡的共沉淀合成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用TiCl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黑液的改性,即对黑液中的木质素进行磺甲基化反应.研究了反应条件的影响,找到了最佳反应条件.实验表明,该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其次是物料的浓度.本反应产物能有效地乳化原油,使原油粘度大幅度降低,有利于稠油的开采.  相似文献   

20.
采用原位合成的方法制备CoPc(β-OC6Cl5)4/SnO2复合材料,利用UV,IR,XRD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oPc(β-OC6Cl5)4/SnO2复合材料在紫外光谱中出现了酞菁特征吸收Q带的红移,红外光谱中出现了M-O的振动吸收峰,并且在XRD图谱中显现出SnO2晶粒变小,这说明CoPc(β-OC6Cl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