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算盘子(Glochidion puberum)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获得单体,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特征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中分离鉴定了3个化合物:7-氧基-β-胡萝卜苷,β-谷甾醇,β-胡萝卜苷。结论:化合物I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甾体皂苷的选择性酸水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甾体皂苷的药物活性不仅与苷元有关,而且与糖链部分有更为密切的联系.为了研究糖链结构对甾体皂苷生物活性的影响,从龙葵(Solanum nigrum L.)和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中提取了3种甾体皂苷类化合物澳洲茄边碱、澳洲茄碱和薯蓣皂苷,通过选择性酸水解,制备了一系列糖链结构不同的产物.研究结果表明,澳洲茄边碱水解得到4种产物,澳洲茄碱水解得到3种产物,β1-澳洲茄碱无法分离得到.用浓度为2%的H2SO4水解薯蓣皂苷,90℃反应75 min,主要得到γ-薯蓣皂苷水解产物,此条件下具有很好的选择性;而用5%的H2SO4水解,75℃反应75 min,则主要得到β-薯蓣皂苷水解产物.  相似文献   

3.
研究云南产黄色玛卡根部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制备高效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从玛卡根部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1N-苄基十六碳酰胺,2β-谷甾醇,3N-苄基十八碳酰胺,4松脂素,5苯乙酰胺,6β-胡萝卜苷,7尿嘧啶,8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其中化合物8首次从玛卡中获得.  相似文献   

4.
人参茎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人参茎叶进行提取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波谱学方法对其中11个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分别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十六烷酸(3)、20(R)-原人参三醇(4)、20(R)/(S)-人参皂苷Rh2(5,6)、20(R)/(S)-人参皂苷Rh1(7,8)、20(S)-人参皂苷Rg3(9)、20(R)-达玛-3β,60α,12β,20,25五醇(10)、20(S)-人参皂甘Rg2(11), 其中化合物3为首次从五加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基于纤细薯蓣皂苷母体结构,通过水解和酯化反应制备了11个纤细薯蓣皂苷衍生物,通过波谱学方法(NMR、MS)确证了其化学结构,其中化合物Ⅰ、Ⅱ、Ⅴ、Ⅵ、Ⅸ、Ⅺ均为新化合物.采用改良MTT法对衍生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试验,结果显示,纤细薯蓣皂苷衍生物对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细胞K562、人肝癌细胞HepG-2均表现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一些化合物表现出优于纤细薯蓣皂苷元的抗肿瘤活性,其中的化合物Ⅸ、Ⅺ表现出明显的抗肿瘤活性趋势,尤其化合物Ⅸ,对2种肿瘤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3.66 μg/mL和21.47 μg/mL;而且发现糖基部分糖的数量影响化合物抑制肿瘤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硅胶层析色谱、凝胶层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常规分离方法对麻栎树皮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和文献鉴定结构分别为:(+)-5'-methoxy-isolariciresinol-9'-O-α-L-rhamnopyranoside(1),isolariciresinol rhamnopyranoside(2),(+)-lyoniresinol 3α-O-α-L-rhamnopyranoside(3),槲皮素(4),5,7,3',4'-四羟基黄酮醇-3-O-葡萄糖苷(5),β-香树脂醇(6),β-谷甾醇(7),胡萝卜苷(8).其中,化合物1~6和8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为了避免薯蓣皂甙元-3β-乙酸酯溴加成反应中C-23溴代副产物的产生,系统考察了有机碱和环氧化合物对它溴加成反应的影响.由于有机碱和环氧化合物均可消除反应体系中存在的酸,从而有效地抑制溴加成反应中C-23溴代副产物的产生,给出方便合成5,6-二溴代薯蓣皂甙元-3β-乙酸酯的方法.还考察了5,6,23-三溴代薯蓣皂甙元-3β-乙酸酯的脱溴反应条件,当在乙酸中用锌粉处理三溴代薯蓣皂甙元-3β-乙酸酯时得到全部脱溴产物;当在乙醇中用碘化钾处理三溴代薯蓣皂甙元-3β-乙酸酯时,仅得到5,6-脱溴产物.  相似文献   

8.
采用薄层色谱,正相、反相硅胶,葡聚糖凝胶,半制备高效液相柱对土贝母正丁醇部位进行了分离研究.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6-C-葡萄糖-5,7,3′,4′-四羟基黄酮(1),胡萝卜苷(2),胡萝卜苷棕榈酸酯(3),豆甾醇(4),β-谷甾醇(5),β-谷甾醇棕榈酸酯(6),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7),大黄素(8),大黄素甲醚(9),麦芽酚(10).除化合物(8)外,其余化合物都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发酵转化黄姜生成薯蓣皂苷元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到一株能高效转化薯蓣皂苷生成薯蓣皂苷元的菌株,并进行液体发酵转化,HPLC检测发酵前后薯蓣皂苷及薯蓣皂苷元含量的变化,表明经菌株的转化作用后,黄姜中的薯蓣皂苷生成薯蓣皂苷元.本研究对发酵条件包括培养基成份,底物浓度,装量,接种量,转速进行优化,并找到充分利用黄姜的生态环保的预处理方法,建立了一种高效清洁的薯蓣皂苷元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0.
紫茄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紫茄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紫茄地上部分的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二十四烷酸(2)、十六烷酸单甘油酯(3)、十八烷酸单甘油酯(4)、亚油酸单甘油酯(5)、二十二烷酸单甘油酯(6)、胡萝卜苷(7)、反式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8)、反式对羟基桂皮酸酰对羟基苯乙胺(9)、东莨菪素(io)、N-p-coumaroyl octopamine(11)、N-trans-sinapoyhyramine(12)、N-trans-feruloyl-3-methoxytyramine(13)、(+)-丁香脂素(14)、滨蒿内酯(15)、对香豆酸对羟基苯乙醇酯(16)。化合物扣6,15,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作为传统中药的河蚬具有退热、治疗肝病和解酒等功效.以新鲜河蚬 (Corbicula fluminea)肉为原料,经甲醇抽提,乙酸乙酯萃取等方法得到河蚬乙酸乙酯提取物.运用DPPH法检测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通过MTT法和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生长的影响,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其对QBC939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河蚬乙酸乙酯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在较低的浓度下有较高的清除效果,IC50值为0.6 mg/mL,且随其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强;河蚬乙酸乙酯提取物对QBC939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处理48 h,IC50值为250 μg/mL,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处理后的QBC939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峰.研究表明:河蚬乙酸乙酯提取物不但具有抗氧化活性,且对体外培养的QBC939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能够改变QBC939细胞周期分布,并诱导QBC939细胞发生凋亡.说明河蚬乙酸乙酯提取物可能具有天然药物开发的潜力,同时也为胆管癌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葡萄籽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乙酸乙酯/水作提取剂从葡萄籽中提取活性成分。研究了原料处理方式对产物提取率的影响,探讨了适宜的沉淀条件,考察了产物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原料粉碎浸泡后提取,可获得更高的提取率(0.475%);为获得正常的结晶产物,浓缩液应充分脱水干燥。  相似文献   

13.
以柿子叶为研究对象,采用70%乙醇回流提取柿子叶的有效成分。提取物浓缩后加水搅拌,依次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四种溶剂进行梯度萃取,浓缩各相,加上乙醇粗提物共得到六种干燥浸膏。采用CCK试剂检测法,测定六种浸膏对两组癌细胞人宫颈癌细胞Hela、肺癌细胞A549和正常细胞人肾上皮细胞293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六种浸膏均具有较强抗肿瘤活性,其中二氯甲烷层和正丁醇层对Hela细胞抑制活性最好,其IC50分别为0.24、0.26 mg/mL,A549细胞则对乙酸乙酯层更为敏感,其IC50值低至0.03 mg/mL。此外,六种浸膏对正常人肾上皮细胞293也显示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是乙酸乙酯层,IC50值达到0.93 mg/mL。研究证实了柿子叶具有明显抗肿瘤活性,且其活性成分复杂,在各相中均有分布,但又对不同细胞株活性各有差异,提示在后续的活性追踪中可以根据活性需求,选择恰当的柿子叶有效部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作为核桃加工的副产物,核桃青皮所含不同极性酚类物质的组成不同,为了分级利用核桃青皮资源,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核桃青皮酚类物质提取工艺,制备核桃青皮多酚粗提物,在此基础上,分别用水、石油醚、二氯甲烷以及乙酸乙酯分级萃取其中不同极性的酚类物质,收集乙酸乙酯萃取层和水层部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核桃青皮酚类物质粗提物的组成,用高分辨质谱对乙酸乙酯萃取层和水层部分的多酚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层样品中含有原儿茶醛、原儿茶酸、丁香酸、鞣花酸、儿茶素或表儿茶素、皮树脂醇、蓟黄素衍生物及三酰基葡萄糖;而水层样品中含有没食子酸酰葡萄糖、皮树脂醇以及短叶苏木酚羧酸。总的来说,核桃青皮含有的不同极性多酚类物质组成各异,可根据其组成特点进行分级利用,广泛用于各类食品或添加剂领域。  相似文献   

15.
分别在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醚3种不同极性有机溶剂中,用超声波辅助萃取法提取黑龙江省产酸浆果籽,并获得了油脂,得油率依次为17.26%(质量分数,以下同),18.51%,19.55%.用气质联机(GC/MS)对籽油成分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酸浆籽油脂成分主要由亚油酸(65%~75%)、油酸(10%~15%)、十六烷酸(6%~15%)以及十八烷酸(1.0%~3.5%)构成.  相似文献   

16.
金银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用简单的方法从金银花中分离化合物,采用选择性萃取法从金银花浸膏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化合物Ⅰ,然后经过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化合物Ⅱ、Ⅲ、Ⅳ。通过理化方法和MS、IR、H-NMR、C-NMR等谱学技术对分离得到的4种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分别鉴定为3’,4’,5’,5,7-五甲氧基黄酮(Ⅰ)、木犀草素(Ⅱ)、槲皮素(Ⅲ)、绿原酸(Ⅳ)。其中化合物Ⅰ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并且是经过选择性萃取分离得到的。该方法简单快捷,较之柱色谱法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飞扬草的化学成分,利用溶剂提取法,正、反相硅胶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从飞扬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分别鉴定为蒲公英萜醇 (1)、蒲公英赛酮 (2)、cycloart-23-ene-3β,25-diol (3)、25-hydroperoxycycloart-23-en-3β-ol (4)、吐叶醇 (5)、黑麦草内酯 (6)、β-谷甾醇 (7)、cucurbic acid (8)、9, 16-二羰基-10, 12, 14-三烯-十八碳酸 (9)、3-烯-十六碳酸 (10)、正二十四碳酸 (11).其中化合物5、化合物9~化合物11为首次从飞扬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将犁头草全草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方法对犁头草全草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评价并比较各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并将粗提物按照极性高低分布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相中,评价不同萃取相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乙醇回流法和甲醇冷浸法获得的提取物抗菌活性明显,而水煎煮得到的提取物几乎未见抗菌活性。此外,乙酸乙酯萃取相的抗菌作用要优于石油醚相,而水萃取相抗菌活性最小。甲醇冷浸法和乙醇回流法获得的乙酸乙酯萃取组对金葡菌ATCC 33591和金葡菌ATCC 43300的抗菌活性最佳,最小抑菌浓度(MIC)值达到0.3125 mg/mL,对其他细菌的MIC值在0.3125~1.25 mg/mL之间;而其他萃取组分对金葡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耐药菌的MIC值大约在1.25~5 mg/mL之间。本研究确定了犁头草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尤其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效果较好。研究发现乙醇回流与甲醇冷浸法可用于犁头草的抗菌物质提取,且它的抗菌有效部位为乙酸乙酯萃取相。  相似文献   

19.
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高效液相色谱半制备法等方法,对羊脆木(Pittosporum kerrii Craib)树皮的氯仿、甲醇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分离纯化得7个单体,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β-stigmsterol(1)、β-stigma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2)、ethyl caffeate(3)、2,6-dimethoxy-1,4-benzoquinone(4)、3-hydroxy-4-methoxybenzoic acid(5)、syringaresinol-4,4′-di-O-β-D-glucoside(6)、3,4,5-trimethoxyphenol-1-O-β-D-glucopyranoside(7),其中4、5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细胞毒试验表明氯仿提取物及从其中分离出来的化合物3、4都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对K562细胞的IC50分别为3.7、4.0、3.0μg/mL.  相似文献   

20.
用乙醇和乙酸乙酯为溶剂提取松溪绿茶,获得乙醇绿茶提取物和乙酸乙酯绿菘提取物. 这两种提取物茶多酚含量分别为68.75%(乙醇)和96.5%(乙酸乙酯),并对豆油、菜油、棕榈油、 花生油、猪油均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在威化饼干夹心油脂的感官审评中,也呈现很好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