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金山钱氏家族长期从事藏书、刻书事业,尤以刻书为盛.家族成员中以钱熙祚所刻《守山阁丛书》《指海》《珠丛别录》《小万卷楼丛书》等最负盛名.钱熙祚广搜书籍,集众人之力,刊刻完成了《守山阁丛书》《珠丛别录》《指海》等丛书,并兴建藏书楼,以"守山阁"命名.其刻书搜罗美备,采择严谨,校勘精审,虽有疏漏,但不失为善本古籍,在近代文化史上作出了巨大贡献,颇具影响.  相似文献   

2.
乾隆帝将七阁开放阅览的构想最终没有达成,只有南三阁得以实现。阐述了文宗阁开放阅览的事实证据及与之相关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3.
脑阁是内蒙古地区一种集戏剧、杂技、美术、舞蹈、音乐、扮演、装饰为一体的综合造型艺术和装扮型广场游艺表演艺术,其设计精巧、色彩绚丽、动感鲜明,极具观赏性,也是民族文化、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的结合体.通过采访脑阁艺术的传承人及查阅相关文献,考察了脑阁在内蒙古地区的发展历史,脑阁架子的类型和脑阁艺术的表现方式及特点等.  相似文献   

4.
《淳化阁帖》十卷,北宋太宗淳化三年(992)王著奉旨模勒藏于秘阁,历代奉为“阁帖之祖”。《淳化阁帖》祖本原刻木版,早在庆历年间即因禁中火灾而其版不存。后世翻刻甚夥,或是原样翻刻,或是稍有增删,或是增删较多.乃至一摹再摹,故而体系复杂,聚讼纷纭。  相似文献   

5.
有清一代,做为文臣之极的大学士,在由协办实授后,皆兼院或殿阁之名,如洪承畴在顺治元年被授予大学士后,所兼院名为内秘书院.再如和珅在乾隆五十一年实授后,所兼殿名为文华殿,大学士刘墉实授后,依例亦应兼某一殿阁之名,然按现有材料来看,刘墉的阁名却有两个,一个是以1979年、1989年版《辞海》为代表提出来的“东阁”之名;一个是以《清史稿》为代表提出来的“体仁阁”之名.主张“东阁”之名的有以下书籍:《中国书法论著辞典》、《潍坊古今人物》、《潍坊文化通鉴》.主张“体仁阁”之名的有以下史料与工具书:《清实录》、《清史列传》、《清七百名人传》、《清鉴纲目》,1947年3月版《辞海》合订本、《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I)、《山东文化通鉴》等.这样以来,刘墉所兼阁名就出现了以下三种可能:一是东阁与体仁阁本是一回事,只是名称不同而已;二是刘墉曾先后兼过二阁之名;三是刘墉只兼其中一阁,另一阁名则为谬指.现逐条分析如下:一、东阁与体仁阁是否是一阁二名?笔者认为:东阁与体仁阁决非一回事,不仅名称不同,而且出现的早晚也不同,如欲辨明此点,只要回溯一下清院阁之沿革即可水落石出.  相似文献   

6.
阁臣群体是直接服务于明代皇权的中央核心辅政官僚群体,这个群体在维系明代皇权延续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政治功能,他们的辅政活动与明代整个国家机器运转构成了良性互动,他们在明朝中央权力运行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制衡作用。历史中的明代阁臣群体并未获得史家比较客观的评价,明代阁臣群体的政治地位值得进一步肯定。  相似文献   

7.
文章指出,由穆尼阁翻译的<天步真原>一书的底本是比利时天文学家兰斯玻治的<永恒天体运动表>.兰斯玻治是哥白尼学说的信从者,他的天文表是以日心地动理论为基础编制的.从穆尼阁翻译该表的目的及一些中国学者曾从他那里了解到西方地动说的事实来看,<天步真原>的原本中很可能使用的是日心地动模型,而薛凤祚在将该书辑入<历学会通>时对这些模型中的日地位置作了人为的颠倒.  相似文献   

8.
王守仁因遭贬谪于正德三年春赴贵州龙场驿担任驿丞,至正德五年春离开龙场去江西担任庐陵县令,来去途中都经过了"沅湘"地区的常德,住在城西潮音阁(寓贤阁)。他在这里凭吊屈原,写下了《吊屈平赋》和一批体现迁谪情怀的诗文作品,从而成为湖湘屈原文化的典型代表,同时也竖起了湖湘学术文化的一面旗帜。在王守仁及其"王学"的研究中如果忽视这一点,将难以厘清阳明思想及其"王学"形成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9.
<淳化阁帖>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部信而有征的法书丛帖,其优长与缺失并存.明代草书大家王铎对<淳化阁帖>有着独到的见解.王铎经长期书法生涯淬砺而形成的独到的"如灯取影"、"不规规摹拟"和"拓而为大"的临摹创作方法,是他草书不断汲取<淳化阁帖>菁华和形成审美个性风格的高明手段.<淳化阁帖>中张芝、二王等法帖是王铎草书个性风格之源.  相似文献   

10.
陈长生不仅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闺阁文学家族浙江归安叶氏的一员,而且也是著名的"随园女弟子"之一。然而陈氏所著《绘声阁初稿》、《绘声阁续稿》,却历来少人详细论及。其诗吐属清新,情感真挚,能够突破闺阁生活日常化的模式,以描摹真实与新奇取胜。在艺术上,善于用巧妙工稳的对仗表现事物的细致情态,并在自抒性灵的过程中,表达出自己独特的兴趣与观点,进而形成其绵软工丽的艺术风格,在当时的闺阁诗坛中成就卓著。  相似文献   

11.
"巂""雋"二字字形相近,但两个字形又是记录汉语中不同音义结合的词语;在古代文献中,"巂""雋"两形体产生混用问题。利用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知识,对这两个字的形、音、义进行考辨,得出"巂""雋"二字因为在楷书阶段形体相近,造成音义的转移。传世文献中存在的错误应当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12.
唐代诗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中“芙蓉山”地处何方一直成谜。据史书记载,湖南宁乡古代有两座芙蓉山,以大、小而区分。小芙蓉山即今青山桥镇境内的芙蓉山。大芙蓉山横跨宁乡、安化两县,其东在宁乡县黄材镇,现名城墙大山,其西延伸至安化县境内。大芙蓉山历史比大沩山还悠久,远古时期称青羊(阳)山,山下曾出土了举世闻名的青铜国宝——四羊方尊。刘长卿诗中“芙蓉山”,是指大芙蓉山,今青山桥镇的(小)芙蓉山相传因刘长卿在此作该诗而得名。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的"中国"与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在内涵、层次上有所不同。在中国历史语境中,"华夏"既可指称古代族群或民族,也可表示一种文化或文明的载体。从历史上的"中国"、"华夏"到"中华"乃至现今"中华民族"的发展演变,"中华"一词与时俱进,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中华民族的民族过程比中国已经识别的56个民族实体发展缓慢,至今仍然属于"想象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初期,对于小说的功能,论者往往定之以"可补经史之阙"。因此在古代小说的发展之初,小说常在作者的写作态度以及叙述故事、塑造人物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史性"特征。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虽然成书于"始有意为小说"[1](P39)的唐朝,但是从其创作态度、写作方法、内容题材等来看,仍具有突出的"史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委婉语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委婉语是语言禁忌的产物。在我国古汉语里,有关“死”的委婉语数量极多。由于人们的地位、职业、死因、长幼、性别不同,死亡委婉语可以分为九种类型。这些委婉语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反映了古代社会等级制度、道教崇拜、佛教崇拜、崇尚正义、乐天知命等丰富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目前各馆古籍修复档案建立的现状,阐述了档案数据规范,探讨了辽宁省图书馆建立修复档案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物质本体论”也就是唯心主义所批评的“物质主义”或“唯物主义”。西方近代的物质本体论改造了来自古希腊的“物”和“物质”概念,经过英国唯物主义、法国唯物主义到德国唯物主义的发展,越来越完善。物质本体论有其伟大的意义,然而也意味着“人的物化”的开始,存在着致命的缺陷,因而有重新考量的必要。  相似文献   

18.
古代汉语中兼具两个相反义的词很多,在这些词中,有一类兼具“授”、“受”两个相反义。“授”即“给予”、“交出”、“付给”;“受”即“索要”、“收取”、“接受”。这类词两个相反义的形成与古汉语中的词义引申有关。因为“授”、“受”是一个交接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关系密不可分,可以相互引申。  相似文献   

19.
"混沌"在东西方原始神话宇宙观中最初是以"人格神"的形象出现的。《老子》以"混沌"神话为具象原型,"混沌"在《老子》中衍化成一个带有哲学意义的概念。《老子》哲学中"混沌"概念作为一个描述性的概念,不仅关涉宇宙,用来描述宇宙起源的图景,而且也用来描述《老子》所追求的理想人格的精神状态和风貌。从宇宙万物的理想状态和理想人格的精神状态和风貌的描述出发引导和规范人类个体及群体的生存方式,"混沌"概念同时也是作为一个范导性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始基本体论”批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始基本体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哲学形态,它认为世界上的事物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这些事物都有某种共同的“始基”。东西方在这方面有共同之处,古希腊的米利都学派、恩培多克勒,中国的“五行”说,印度的“五大”,都把水、火、气、土、风等具体的物质形态当成世界的“始基”,说明人类最早根据实践的需要而作出的哲学探索是唯物主义性质的。“始基本体论”的历史价值在于:它从人类的神话中解脱出来,用物质性的存在解释世界,标志着哲学的诞生;它把客观的物质存在与运动变化结合起来,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思想的朴素统一。“始基本体论”的历史局限性是时代造成的,对此不应苛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