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语言是化的符号,化是语言的载体。汉语中有大量的关于死亡的委婉语,这些委婉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化内涵。笔从语言的灵物崇拜、传统的生命价值观、宗教信仰、丧葬习俗、独特的人景观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汉语死亡委婉语的化意蕴。  相似文献   

2.
央宗 《西藏大学学报》2008,23(3):102-105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而委婉语是社会心理在语言上的一种反映。文章从职业委婉语、死亡委婉语、疾病与残废委婉语等方面探讨了委婉语的内容及其构成,以便正确地理解、鉴赏和运用。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而委婉语是社会心理在语言上的一种反映.文章从职业委婉语、死亡委婉语、疾病与残废委婉语等方面探讨了委婉语的内容及其构成,以便正确地理解、鉴赏和运用.  相似文献   

4.
委婉语是社会心理在语言中的反映.避讳、礼貌和掩饰是英语委婉语产生的重要社会心理基础,使用“模糊限制语“、隐喻、替代、类比、降格陈述、省略和缩略词,以及借用外来语是英语委婉语的表现手法,时代变异性和语体差异性是其使用特征,传统委婉语和文体委婉语是其分类.英语学习者只有在了解和掌握以上内容的基础上,才能恰如其分地使用英语委婉语.  相似文献   

5.
委婉语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折射出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汉英中的委婉语在表现形式、文化内涵方面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通过对委婉语的使用、社会功能及其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跨文化对比,以求减少和克服在跨文化交际中因委婉语而引起的障碍。  相似文献   

6.
委婉语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折射出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汉英中的委婉语在表现形式、文化内涵方面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通过对委婉语的使用、社会功能及其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跨文化对比,以求减少和克服在跨文化交际中因委婉语而引起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委婉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是特定社会和文化的一面忠实的镜子。不同的委婉语反映了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心理状态以及与之相应的文化传统。本文拟从言语禁忌的宗教性、阶级性、社会价值观等方面来探讨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8.
委婉语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折射出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汉英中的委婉语在表现形式、文化内涵方面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通过对委婉语的使用、社会功能及其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跨文化对比,以求减少和克服在跨文化交际中因委婉语而引起的障碍.  相似文献   

9.
委婉语是人类使用语言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应用于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它的产生和应用与社会现象息息相关.它不仅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在交际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委婉语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下,随着科学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委婉语在交际语言中的功能将愈加突出.从委婉语在西方国家的使用情形这一角度出发,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委婉语的定义、特点、交际功能以及英语委婉语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0.
委婉语是文化现象也是语言现象。死亡委婉语是每一个社会都要面临的问题。通过死亡委婉语的分析可以反映不同社会的文化。中西方社会在宗教、价值观和社会习俗方面有很多的不同,所以中西方的死亡委婉语就反映着这些方面的差异。分析这些差异产生的文化原因,以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1.
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出发,通过《红楼梦》死亡委婉语翻译实例的对比分析,探讨制约译者主体性的因素——文化取向及翻译目的对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戴素敏 《科技信息》2012,(17):219+243-219,243
委婉语是人类使用语言过程中的一种现象,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都存在着这一现象。英汉委婉语既有相同点,也存在着不同之处。本文通过对两者的比较,找出异同点,并且分析英汉委婉语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3.
委婉语就是表达同一内容或同一意思的相对委婉的说法,这种说法没有固定的格式或标志,它可以由一个词或短语构成,也可以由一个句子构成,甚至可以由一个段落构成。根据构成委婉语的语言片段的长短,《战国策》中的委婉语的范围大致可分成三个等级:即词语委婉、句子的委婉和段的委婉。  相似文献   

14.
委婉语,作为一种社会语言现象,是各种社会心理和其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广告委婉语的真实意图的体现离不开信息关联。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过程将广告委婉语从信息意图的模糊性到交际意图的精确性展现得淋漓尽致。文章从关联理论视角,结合商业广告委婉语的特点,解读商业广告委婉语在交际中体现出来的模糊含蓄美。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的"中国"与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在内涵、层次上有所不同。在中国历史语境中,"华夏"既可指称古代族群或民族,也可表示一种文化或文明的载体。从历史上的"中国"、"华夏"到"中华"乃至现今"中华民族"的发展演变,"中华"一词与时俱进,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中华民族的民族过程比中国已经识别的56个民族实体发展缓慢,至今仍然属于"想象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委婉语作为世界各民族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已经得到人们不同角度的研究与观照。文章拟从美学语言学这个新的视角对委婉语产生的原因、特点以及美学功能等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7.
人们使用委婉语回避谈及或礼貌地谈及社会生活中禁忌的话题。通过语言上的模糊,隐喻, 类比,借词,语义转移达到委婉的目的,而委婉语的过度使用或长时间使用必然使其本身最终沦为禁忌, 由此,又会导致新的或更多的委婉语出现。  相似文献   

18.
委婉语是人类日常交际中为了避免尴尬,避开禁忌语而出现的一种语言交际形式。从认知角度出发,从概念整合理论着手,利用概念整合网络的四个子网络:单一概念框架网络、一般概念框架网络、单向概念网络和双向概念网络,与具体实例相结合来分析不同类型的委婉语,充分证明了概念整合理论对委婉语有着很强的阐释力,这不仅是对概念整合理论的补充阐释,也是对认知语言学研究的进一步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