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邻幕二甲酸二辛酯(DOP)为增塑剂来增塑聚氯乙烯(PVC),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氯乙烯(PVC)和聚氨醋(PU)共混物。并利用动态力学分析(DMA)和热失重分析(TGA)研究了共混物的相容性、动态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DMA结果表明,随着PVC/DOP共混物中DOP含量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Tg向低温偏移,且tanδ峰值逐渐增大。加入PU后,tanδ-T曲线都只存在一个峰,说明两者有较好的相容性。TGA结果显示,(PVC+DOP)/PU混合材料中PU的加入降低了共混物的热失重速率,改善了材料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和ABS对PVC的改性作用及其机理,探讨了共混条件、改性剂组成对共混物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得到了PVC/EVA/ABS三元共混物的最佳共混时间和温度;共混物的常温冲击强度有提高,而拉伸强度变化不大;耐低温性良好,热稳定性优于PVC。并借助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获得了清晰的共混物多相网状结构照片,对共混物结构性能进行了探讨。在哈克流变仪上,研究了共混体系的流变性,EVA和ABS加入PVC中,可改善PVC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3.
利用DSC(差示扫描热分析)和FTIR(傅立叶红外光谱)表征技术研究了PDLLA/PVA,PDLLA/PEG300,PDLLA/PCL三种共混物的相容性.结果发现:PDLLA/PVA共混物和PDLLA/PEG300共混物相容性较好,随着PEG用量的增加,其在共混物中的增塑作用更加明显;而PDLLA/PCL共混物的两组分不能互溶.FTIR研究表明,在氢键作用下共混物的相容性得到加强,PDLLA/PCL无氢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动态热重分析(TG)技术对乙烯-辛烯共聚物(POE)/糊化蜡质玉米淀粉(GWCS)共混物在惰性气体条件下的热性能和非等温热解动力学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热解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淀粉含量的增加,POE/GWCS共混物的热失重曲线向低温方向移动,材料的外延起始温度降低,即材料的热稳定性降低,说明淀粉的加入降低了聚合物的耐热性能.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POE/GWCS共混物最大热分解速率对应的温度向高温方向移动,最大热分解速率增大.采用Kissinger和Flynn-Wall-Ozawa两种方法进行热解动力学分析,发现随着淀粉含量增加,共混物体系的热分解E/logA值降低,表明淀粉含量对共混物的热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从晶态-非晶态共混体系的晶相、非晶相相互作用出发,首次分析归纳山晶态-非晶态共混体系的8种相态结构模型。研究表明:PVC/PP共混物随着PP浓度的增加,PP的结晶度逐渐增大,结晶度随组成单调变化,而PVC/PP/CPE共混物的PP结晶度随组成变化曲线在PVC/PP/CPE=60/40/3处出现极大值,超过纯PP的结晶度,这与CPE诱导PP结晶有关。成核剂苯甲酸使共混物PP结晶度提高,晶区尺寸变小。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聚合物科学中,聚合物共混体系已成为研究的中心内容.聚合物共混产品的普遍使用,显示出它们在工业上现行的及潜在的重要性.全世界都在广泛地研究聚氯乙烯(PVC)的共混改性.Hardt 曾研究过EVA (乙烯一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改性PVC 的微粒结构,以叔丁醇腐蚀磨光的样品,其中只有EVA 受腐蚀,继而用透射电镜(TEM)进行观察,Jyo 和Bassevitz 则将EVA 中的VAc 水解成醇,并以OsO_6将其染色而进行观察.本工作以扫描电镜(SEM)观察了EVA—VC 接枝共聚物和EVA—PVC 共混物的形态.  相似文献   

7.
用热释电流(TSC)法研究高聚物驻极体的玻璃化转变。以有机玻璃作材料,研究了极化电场强度、极化时间、极化温度和升温速率等实验条件对热释电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聚氯乙烯-聚氨酯共混物的相容性,TSC谱图表明该共混物为一个部分相容体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出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无卤阻燃共聚聚酯共混物,通过力学性能、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极限氧指数(LOI)和扫描电镜(SEM)分析了共混物的相容性、阻燃性和相结构.结果表明:EVA/无卤阻燃共聚聚酯共混物为不相容体系,EVA为连续相,无卤阻燃共聚聚酯是分散相;无卤阻燃共聚聚酯的加入可明显改善共混物的加工流动性和阻燃性;母粒法、多次熔融挤出和添加15%的相容剂都能使EVA与无卤阻燃共聚聚酯两相之间形成一定厚度的界面层,从而提高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PS/PP、Sm2O3-PS/PP共混体系性能研究表明,PS及Sm2O3-PS的加入影响了PP的结晶形态,使共混体系结晶速率增加.PS/PP和Sm2O3-PS/PP相同比例的共混体系,其熔融峰位置向低温偏移,体系熔点略低,其结晶峰位置向高温偏移,结晶温度有较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利用HAAKE转矩流变仪Roller转子输入机械能对废弃交联发泡EVA物料进行机械力化学解交联,对解交联产物提取溶胶,溶胶质量分数随解交联时间的增加先快速增加,随后小幅变化;超过一定时间再增加解交联时间,它反而下降.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热重法分析溶胶,表明其分子结构极类似于纯EVA,但是随着解交联时间的增加,溶胶分子的支化度有所提高.动态力学热分析显示出,解交联产物中包含多相多组分,存在2个以上玻璃化转变温度(θg),且随着解交联作用的加强,θg相互靠近,与纯EVA相比,θg往高温移动.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解交联作用致使物料表面光滑,粗糙度降低,颗粒尺寸减小,多相多组分间的相容性增加,塑性也增加,这有利于废弃物料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1.
聚氯乙烯与醋酸纤维素共混体系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粘度法测定了四氢呋喃/聚氯乙烯(THF/PVC)、THF/醋酸纤维素(CA)和THF/PVC/CA的特性粘数和高分子-高分子相互作用参数。以Δb′m判别法、Δ[η]m判别法和特性粘数—组成关系来判断PVC/CA的相容性,并以共混溶液折光指数随组成的变化来确定PVC/CA的相容性。实验结果均表明PVC/CA是一对相容性高聚物。  相似文献   

12.
采用机械共混、化学交联工艺制备高聚合度聚氯乙烯(HMWPVC)/聚甲醛(POM)/丁腈橡胶(NBR)三元共混弹性体合金。重点讨论了HMWPVC/POM/NBR共混比、PVC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NBR橡胶的丙烯腈含量、硫化体系等因素对弹性体性能的影响。HMWPVC/POM/NBR共混弹性体的力学性能、耐油耐溶剂性能优于PVC/POM/NBR共混弹性体。采用动态粘弹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现代分析技术研究了HMWPVC/POM/NBR三元共混弹性体的微观结构,结果显示HMWPVC/POM/NBR(10/10/80)三元共混弹性体的tgδ-T谱上只出现一个峰值,其对应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0.8℃,三元共混弹性体具有较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3.
PVC/低熔点尼龙6共混物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R-SMA)为增容剂制备低熔点尼龙6(uPA6)与PVC共混材料,研究了SMA和uPA6的加入量对PVC/uPA6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MA是PVC/uPA6体系的有效增容剂,SMA的加入能使uPA6在PVC中的分散相尺寸降低,大幅度提高PVC/uPA6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扭辩分析法研究了硝化棉,双基粘合剂及改性双基推进剂的动态粘弹性。 由硝化纤维素的动态扭辩分析实验,测得硝化纤维素的玻璃化转变阻尼峰,取得硝化纤维素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值。 对双基粘合剂进行动态扭辩分析实验,所得粘弹谱图在较宽的温度范围(-110℃~+200℃)呈现出的四个阻尼峰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硝化甘油对硝化棉在低温为有限溶解,因此在低温-50℃左右出现的阻尼峰与纯硝化甘油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有关。解释了约28℃、133℃、178℃的三个阻尼峰,分别为双基粘合剂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双基粘合剂中硝化甘油的分解温度及硝化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本文对改性双基推进剂的动态粘弹性也进行了实验研究,从所得热谱图分析了改性双基推进剂的动态粘弹性,并指出推进剂动态粘弹性的实际使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PBT/EVA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相态及结晶形态。实验发现,PBT/EVA共混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容性。对于不同模式的共混方法,共混相态差别较大。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共混相态分散均匀,相域较小,而单螺杆挤出机挤出共混分散较差,相域大且有包藏结构。PBT/ENA共混呈海岛结构,且相域界面有一定程度的层过渡。对共混体系的结晶度及结晶形态考察发现,结晶温度对结晶形态影响较大,而温度和组份比的影响对结晶度较小(≤10%),有趣的是在高于EVA熔点温度下EVA组份有反常结晶现象。本工作对研究PBT的复合改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聚苯硫醚(PPS)与尼龙6(N6)共混物的结晶与熔融行为,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 PPS 及其共混物的结晶形态。结果表明,共混物中 N6组分的存在对PPS 晶核的形成有促进作用;PPS 及其共混物在等温结晶过程呈现双峰特征是与 PPS 分子链的端基结构密切相关。经等温结晶处理的试样,在熔融时相应的 PPS 也呈现双峰,其低温峰随结晶温度的提高而向高温方向移动。PPS 及其共混物膜在一定条件下结晶后,可形成典型的树枝晶形态。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共混方法在PVC中渗混CPE、ACR及其他配料,以改善硬PVC的脆性和熔体流动性。本文研究这一共混体系中各组份用量对熔体流动性能及制品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指出,为得到最好的结果,CPE用量在10份以内,ACR不超过5份。而且预示CPE含量在15份以上时,共混物有形态上的转变。ACR与CPE在改善PVC加工性能上有不同的机构。  相似文献   

18.
PMSQ/PVC(100/0,70/30,50/50,30/70,0/100)共混物由溶液浇法制备。经透射电镜观察到该共混物呈微观分相,查两相间界面较模糊;当PVC含量增至70%时,发生相逆转。所有共混物的扭瓣曲线均只有唯一的玻璃化转变,并且由扭瓣技术测得的PMSQ/PC共混物的Tg与由经验公式计算值相吻合,PMSQ、PVC在TBA测试尺度上的相容性较好,由于PMSQ中的Si-OH在第一次升温中当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尼龙66的双重熔融峰的转变行为。高温峰(峰1)的熔融温度几乎不变,低温峰(峰2)的熔融温度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全部退火时间内双峰的总面积保持不变,而高温峰、低温峰的相对面积比变小。高温峰被认为来自于熔体的快速冷却(动力学优先),低温峰则来自于缓慢冷却(热力学优先)。低温峰向高温峰的转变是由于不同的结晶尺寸和/或完善程度引起。  相似文献   

20.
用完全滴加料乳液共聚合方式合成了环己基马来酰亚胺/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ChM I/MMA/St),研究了三元共聚物的热性能、力学性能及流变性。结果显示:随着共聚单体中St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热分解温度明显提高;共聚物熔体表现出假塑性流体的行为,材料的表观粘度随St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同时用该三元共聚物作为耐热改性剂与聚氯乙烯(PVC)共混,研究了耐热改性剂含量对共混物热性能、力学性能、及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hM I/MMA/St三元共聚物可以提高PVC的玻璃化温度和维卡软化温度,并能够抑制PVC的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