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根霉发酵生产L( )-乳酸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米根霉发酵生产L( )-乳酸的研究进展.米根霉是生产L( )-乳酸的理想菌种,目前主要集中在菌株的选育、发酵工艺的优化和提取分离操作以及新型反应器的设计等方面的研究,通过控制米根霉菌体的形态可提高菌株产酸的能力,操作简便.提出今后应从利用基因工程等技术定向选育出高产L( )-乳酸的基因工程菌株,优化发酵工艺,改进发酵设备和选择合适的固定化载体等方面进一步研究,从而降低生产L( )-乳酸的成本,加大乳酸衍生物产品的开发与利用,扩大L( )-乳酸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
从泡菜中分离得到一株芽孢杆菌,经16S RNA及生理生化鉴定为凝结芽孢杆菌(BCS 13002).文中研究了碳源、中和剂对菌株生产L-乳酸的影响,并在5 L发酵罐中分别以葡萄糖及玉米淀粉为碳源进行分批补料发酵和同步糖化发酵(SSF)的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是最合适的碳源,使用木糖和玉米淀粉作为碳源均不利于L-乳酸的产生;使用NaOH作为中和剂的效果优于Ca(OH)_2和CaCO_3.在发酵罐中以葡萄糖为碳源进行分批补料发酵,得到L-乳酸含量为115.86 g/L,糖酸转化率约为82.31%,并证明MnSO_4·H_2O和MgCl_2·6H_2O在发酵中有特殊的作用.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同步糖化发酵,得到L-乳酸123.3 g/L,糖酸转化率约为70.03%,产品中L-乳酸的光学纯度均达到99.8%以上.  相似文献   

3.
米根霉发酵甘薯淀粉制备L-乳酸的最适条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米根霉AS.3.819的诱变株为菌种、甘薯淀粉为碳源,对其摇瓶发酵生产L-乳酸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液化甘薯淀粉、(NH4)2SO4、KH2PO4、ZnSO4·7HO2及MgSO4·7HO2作为发酵培养基组分,在温度为32℃和发酵时间为60h的条件下,L-乳酸质量浓度最大可以达到125g/L,糖转化率达到92.60%。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了海藻酸钙包埋法固定米根霉间歇生产乳酸的工艺,并考察了固定化凝胶珠颗粒直径、接种量、装液量、糖的质量浓度以及发酵温度对产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定化凝胶珠颗粒直径为2.4 mm,接种量为20%,糖的质量浓度为10~100 g/L,温度为32℃条件下,产酸速率可以达到15.5 g/(L.h)。  相似文献   

5.
以稻米为原料生产柠檬酸 ,是以我国南方长期积压的早稻米为原料 ,采用天津工微所选育的黑曲霉菌种 TD- 0 16 8,经过深层发酵工艺而实现的。本项研究从实验室摇瓶小试到中试 ,及 12 0 m3发酵罐生产 ,均取得了成功。其发酵总指标均达到和超过原有薯干工艺 ,其生产指标为 :产酸率14% ,转化率 95% ,发酵周期 70 h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K. pneumoniae中D-乳酸的合成效率,本文以BUD和LDH为改造目标,扩增丁二醇脱氢酶基因budC,并在其中插入四环素抗性基因tet,构建了基因敲除载体pTBT,转化K. pneumoniae,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敲除K. pneumoniae染色体上的budC基因,得到重组菌K. pneumonia B-;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表达载体pKP-ldhA,转化K. pneumoniae B-,过量表达乳酸脱氢酶基因ldhA,得到重组菌K. pneumoniae B-L+。摇瓶发酵结果显示,重组菌K. pneumoniae B-L+的丁二醇合成浓度比原始菌降低了90%以上,D-乳酸合成浓度比K. pneumoniae B-和原始菌分别提高了77.1%和41.4%,发酵罐实验D-乳酸产量68.4g/L,转化率0.78,生产强度1.22g/(L·h)。结果表明,敲除budC及过表达ldhA有利于改善克雷伯肺炎杆菌中D-乳酸的合成。  相似文献   

7.
采用细菌进行L-乳酸的发酵生产。研究了不同发酵条件下合适的碳源浓度、氮源浓度、接种量。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g·L-1∶玉米糖化液100,麸皮20、麦根20、玉米浆30,接种量为10%,37℃下,发酵72h产酸为82.1g/L。施光性鉴定为L-乳酸。  相似文献   

8.
在枯草芽孢杆菌突变株D-756发酵生产D-核糖过程中,采用葡萄糖和葡萄糖酸钙混合发酵,葡萄糖酸作为pH调节剂,能促进菌体的生长,显著地提高D-核糖的产量。经酶活测定,发现流加葡萄糖酸能提高单位发酵液中葡萄糖酸激酶的酶活。在5L发酵罐中,利用葡萄糖酸维持发酵pH值在7.2,培养72h后产核糖76.8g/L。  相似文献   

9.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产朊假丝酵母CU-6的枇杷酒降酸工艺,应用中心组合Box-Benhnken实验设计进行响应面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经优化后的产朊假丝酵母CU-6降酸最佳工艺参数SO2质量浓度为50mg·L-1,酒精度为7.8%,残糖质量浓度为4.3g·L-1,在苹果酸质量浓度为4.5g·L-1,接种量为1.5%,发酵温度为24℃,发酵周期为5d的条件下,枇杷酒的理论降酸量可达到1.82g·L-1.采用优化后的工艺枇杷酒的降酸量达到(1.80±0.02)g·L-1.  相似文献   

10.
中国酱油发酵酱醪中嗜盐四联球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采用传统露天酿造工艺的中国酱油发酵酱醪中分离筛选嗜盐乳酸球菌,对其进行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及16S rDNA序列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其分类地位,为研究其在酱油酿造中的作用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筛选菌株为四联球型,革兰氏染色阳性,不运动;接触酶反应阴性,能从葡萄糖产酸而不产气;NaC l含量为18%的培养环境下乳酸产量达2.2%;基于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筛选菌株与嗜盐四联球菌的亲缘关系最近,从而初步确定其为嗜盐四联球菌.  相似文献   

11.
苯乳酸是一种具有广泛抑菌活性的化合物,它可以由许多微生物产生,尤其是乳酸菌.凝结芽孢杆菌TQ33是一株能够产生苯乳酸的微生物.将凝结芽孢杆菌TQ33在发酵液中培养72,h后,发酵上清液中苯乳酸的质量浓度达到了(51.7±1.0)mg/L.为了提高苯乳酸产量,将苯丙酮酸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结果证明凝结芽孢杆菌TQ33能够有效地将苯丙酮酸转化为苯乳酸,从而获得高浓度的苯乳酸,最高质量浓度为(726.1±3.0)mg/L.苯丙酮酸的添加使苯乳酸的产量提高了13倍,发酵时间由原来的72,h缩短到24,h.旋光性实验证明凝结芽孢杆菌TQ33产生的苯乳酸为L–苯乳酸.  相似文献   

12.
采用紫外线和Co60照射联合诱变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JCM1553菌株,选育得到1株L-乳酸高产突变株SCT-10-10-60.经77代传代培养证实该菌株L-乳酸发酵遗传稳定.在37℃,200rpm下,该菌株摇瓶发酵葡萄糖60h的发酵液乳酸浓度达到最大,为195.67g/L,发酵糖酸转化率达到95.33%,比出发菌株最大乳酸产量、发酵速率和糖酸转化率分别提高了16.24%、50.13%和17.81%.相同条件下该菌株发酵木薯淀粉84h的乳酸浓度达到最大值,为203.33g/L,糖酸转化率达到78.85%,比出发菌株最大乳酸产量和发酵速率均提高了29.49%,糖酸转化率则提高24.53%.该菌株发酵产物的L-乳酸含量高达96.75%,与出发菌株(96.97%)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该高产菌株乳酸发酵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是菌体增长速率加快.其L-乳酸发酵性能显著优于现有的生产菌株,具有较高的潜在工业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从青贮饲料中筛选到一株能在48℃条件下生产乳酸的乳酸菌.该菌株革兰氏染色呈阳性,细胞呈杆状,菌体大小为(0.4~0.8),μm×(1.8~6.4)μm,无芽孢和鞭毛;兼性厌氧,接触酶阴性,不运动,同型乳酸发酵,产D型和L型乳酸.该菌株16S rDNA序列与异型乳酸发酵的Lactobacillus hilgardii相似性达到98%,但在发酵类型上差异显著.通过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表明该菌株具有D型和L型两种乳酸脱氢酶.菌株MD-1在适宜发酵条件下,乳酸产量可达约140 g/L,是一株性能优良的乳酸生产菌,可用作乳酸发酵生产.  相似文献   

14.
以五味子红色素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乳酸发酵、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和果酒酿造工艺进行五味子红色素分解试验,探讨五味子红色素在发酵食品加工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五味子红色素在乳酸发酵、酒精发酵、醋酸发酵过程中,红色素的分解率分别为78.36%,41.10%,18.74%,其分解率与发酵产生的乳酸质量浓度、酒精体积分数、醋酸质量浓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4,0.96,0.89,而在不同酸度的五味子果酒酿造过程中,其红色素的分解率为11.05%,明显低于红色素的酒精发酵过程,其分解率与酸度负相关(R2=0.97),因此证实适当提高酸度会增加五味子红色素的稳定性.五味子红色素在发酵食品加工中的稳定性研究对进一步优化五味子发酵食品工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四川泡菜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6种四川泡菜汁为材料,分离到11株菌,均为革兰氏阳性菌株,接触酶实验呈阴性.从中筛选出一株产酸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的菌株,菌株编号为0708262-1.采用乳酸定性分析测出该菌发酵产物为乳酸.之后经Biolog微生物鉴定仪进一步鉴定,确定该菌株为Lactococcus lactis.该菌株的最适生长pH 为5~7,最适生长温度为30 ℃,最适生长盐浓度为0~5%.  相似文献   

16.
以新鲜椰子和枸杞为主要原料,以酵母为发酵生产菌,研制发酵型保健酒.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椰子枸杞酒发酵工艺条件,以感官评分为质量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在酵母量添加量为5%,发酵温度为25℃,调糖度为22%,初始p H3.5条件下酿出的椰子枸杞酒,酒液透亮,香味浓郁,集营养与保健于一体.  相似文献   

17.
采用钠盐法将马来松香分离提纯得到马来海松酸。研究了碱的种类、回流时间及成盐反应中溶液pH值对马来松香分离提纯的影响,并利用FT-IR和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选择NaOH对马来松香进行分离提纯,成盐反应时溶液p H值为10并回流2. 5 h后,能够得到的马来海松酸的最高收率为58. 34%。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发酵法生产乳酸的现状,介绍了乳酸生产菌株筛选、诱变和基因工程育种及乳酸的发酵工艺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废弃物作为原料用于乳酸发酵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用水稀释法分离蛋黄中的免疫球蛋白 Ig Y,研究稀释度、稀释液 p H和温浴时间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用 7倍无菌水稀释蛋黄 ,调节 p H=5.0 ,在 4℃下温浴 5h,可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 ,Ig Y的回收率为 92 % .分离的 Ig Y用硫酸铵和硫酸钠盐析纯化 ,Ig Y的纯度达到 97% ,回收率达到 94% .通过对 Ig Y稳定性的研究表明 ,Ig Y对热、酸和冻融有良好的稳定性 .  相似文献   

20.
L-乳酸高产菌选育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自然界分离筛选到产酸菌66株,经发酵和遗传稳定性测试后,保留L-乳酸产量高的菌株LC14作为诱变出发株;然后改造MRS培养基,以乙酸钠和乙酸为碳源,对突变株定向筛选,再经发酵测试复筛,最优突变株的L-乳酸产量达57.9 g/L,为出发株的2.2倍.又根据不同温度对细胞生长代谢的差异,建立了变温发酵过程:20 h前控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