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烟草花叶病毒两株系的生物学和寄主病生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烟草花叶病毒普通株系(TMV-om)和来自新疆辣椒上的TMV黄白卷叶株系(TMV-wyr)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株系除引起辣椒和三生烟症状不同外,亦导致其他性状上的差异。TMV-wyr的致死温度为60~70℃,稀释限点10-4~10-5;辣椒病组织中产生大量病毒粒子的聚集体、网膜结构和分散的病毒粒子,叶绿体呈筒状;粒体大小为258×16nm,TMV-om在辣椒病组织中只形成病毒粒子聚集体,叶绿体呈球状。辣椒酶谱分析表明:TMV-om接种株POD同工酶的活性(3条深色带)显著大于TMV-wyr接种株(1条深色带)。由此我们认为这些生物学性质和病生理差异可作为区分TMV-wyr和TMV-om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以TMV-om为对照,测定了辣椒上5个烟草花叶病毒分离物P-9、P-38、P-44、P-71、TMV-wym在42个辣椒品种、品系上的致病反应,结果表明这5个分离物对辣椒的致病性存在明显差异:P-71、TMV-wym>P-9>P-38、P-44;对接种过5个TMV分离物的辣椒(四平头)进行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辣椒上5个TMV分离物引起的酶活性有差异:导致POD上活性强弱为TMV-wym>P-9、P-38>P-44、P-71;引起EST活性强弱为P-38>TMV-wym、P-44>P-71>P-9。说明北疆地区辣椒上TMV存在着分化。  相似文献   

3.
根据1995 ~1996 田间调查表明,CMV 是侵染白肋烟的主要病毒之一。采集到一种( 命名为CMV- TB) 引起烟株花叶、植株矮化的样品,摩擦接种能侵染7 科29 种植物。CMV- TB 引起苋色藜局部枯死斑。CMV- TB 体外稳定性状:体外保毒期2 天;稀释限点10 - 1 ;致死温度50 - 55 ℃。电镜观察CMV- TB 为球状颗粒,直径30nm 。SDS聚丙酰胺电泳测其分子量28 800D。CMV- TB 和CMV- CA( 花生株系) 抗血清起强阳性反应,与同一病毒组的花生矮化病毒(PSV) 抗血清起阴性反应。基于以上性质,CMV- TB 经鉴定属于黄瓜花叶病毒。本研究为侵染白肋烟的CMV 国内首次详细报道。通过应用生物学( 寄主反应和温度敏感性) 实验与CMV- S、CMV- D 对比,参试的分离物在32 ℃下引起昆诺藜( C.qinoa) 、豇豆(V.siesis) 产生局部枯斑并且与CMV- D 抗血清产生比CMV- S抗血清更强的特异性血清学反应。以上实验证明,CMV- TB 中国分离物与CMV- D 性质相同,属于CMV 亚组I,而与CMV 亚组II有明显差异。依据在一组寄主植物上的反应,对参试的CMV- TB 进行了株系划分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两个胸苷5′位修饰物,即5′-叠氮-胸苷(5′N3-T)和5′-氨基-胸苷(5′NH2-T),以及3′-脱氧-2′,3′-二脱氢胸苷(D4T),对照物通过IR,UV/vis,1HNMR和MS等方进行了表征.抗HIV活性试验表明,5′-N3-T与D4T对于HIV-1感染的MT-4淋巴细胞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而5′-NH2-T′几乎没有活性.由于5′-N3-T缺少5′-OH不能磷酸化,可能其抑制HIV复制的机理与D4T等其它核苷药物不同  相似文献   

5.
采用ELISA,免疫电镜,常规电镜及田间症状观察法对云南省34个县市烟草病毒病害进行了调查。云南省烟草病毒病害主要病原为TMV,TEV,CMV,PVX,PVY。其分别占病毒病发病率的42.48%;60.42%;56.48%;37.20%;37.73%;TEV发病率最高。另外混合侵染的现象非常突出,有两种至两种病毒复合侵染的现象,表现出非常复杂的田间症状。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别在多标度TC模型(MTM)与带有一个标量子的TC模型(MTC)中研究了赝标哥尔斯通粒子(PGB)对Tevatron上top夸克对产生截面的单圈贡献.我们发现在MTM中该贡献是显著的,当top夸克的质量取176GeV,色八重态PGB的质量可以取到600GeV时,该修正值达到29%,这是很有实验意义的,然而在MTC中,该修正较小,不可观测  相似文献   

7.
应用Digoxigenin标记的cDNA探针检测香蕉束顶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非放射性的Digoxigenin标记的11-dUTP取代32P标记的dATP或dCTP,标记克隆的BBTVcDNA-10.5kbcDNA,制备成探针.通过核酸斑点杂交对粗提取的BBTV,BBTV-DNA,感染BBTV的香蕉植物的拟茎,球茎处的组织,新生叶片以及成熟后的叶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BBTVcDNA-1cDNA探针特异性强,不与CMV—RNA、无毒香蕉组培苗提取的核酸发生杂交反应;仅与粗提BBTV、BBTV-DNA、BBTV侵染的香蕉组织的核酸提取物发生杂交反应.此探针灵敏度高,可检出含有BBTVcDNA-10.5kb的质粒DNA的最小量为10pg;测定感病香蕉植株的拟茎汁液的最高稀释度可达1∶128,相当于0.4mg病蕉组织中的病毒含量.测定同一病株不同部位的结果表明,BBTV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不均匀,拟茎处组织中病毒含量最高,球茎处的组织以及新生叶片中的病毒含量次之,成熟后的叶片中的病毒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8.
经刚果红实验、动态热流变测试、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等,研究了顺丁烯二酸二丁基锡酯(DBTM)-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三元共聚物(PDSB)对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作用.结果表明,在含锡量相同的条件下,PDSB对PVC的热稳定效果优于DBTM,还可以提高PVC的加工流动性.该研究是实现PVC有机锡热稳定剂高分子化和多功能化的探索之一.  相似文献   

9.
TS—1沸石合成过程中模板剂用量对钛进入骨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TPABr为模板剂、NH3.H2O为碱源,水热条件下合成了TS-1沸石,采用XRD、IR、UV-Vis、^29SiCPMASNMR、^27AlCMASNMR、^13CCPMASNMR等表征手段详细研究了模板剂不同用量对钛进入骨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田间几种较严重病毒病害进行了酶联免疫,免疫电镜鉴定。在免疫电镜中,我们分别观察到PVX、PVY、TMV、TEV病毒粒体及其上的套环结构。TMV大小为290-300×20nm,TEV大小为23×700nm,PVX大小为25×200nm,PVY大小为15×400nm。我们未发现CMV病毒粒体。此外我们还发现了未知病源的烟草病毒花叶病。  相似文献   

11.
嘧肽霉素对烟草花叶病毒在不同寄主上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嘧肽霉素是一种新型抗病毒生物农药,针对烟草花叶病毒的不同系统寄主进行了该药剂的防效实验.结果表明:嘧肽霉素对不同系统寄主上的TMV引起的病毒病害都具有很好的防效,对TMV侵染烟草引起的烟草病毒病害的预防较为显著,抑制率达80.4%,在辣椒、番茄上也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1990~1992年,从石河子、昌吉、阜康、乌鲁木齐及哈密等地采集了不同症状的辣椒病毒病标样75份。通过指示植物3次单斑分离,纯化后获8个病毒分离物,编号分别为P—91—5、P—91—7、P—91—8、P—91—10、P—89—2、P—89—27、P—90—3及P—90—4。上述分离物经病毒的寄生范围、鉴别寄主反应、传毒介体及传播方式、体外稳定性、电镜粒体观察、血清学反应及理化性质的测定,鉴定出6种病毒:黄瓜花叶病毒(CMV)占28%、烟草花叶病毒(TMV)占24.7%、蚕豆萎蔫病毒(BBWV)占5.0%、马铃薯X病毒(PVX)占4.3%、马铃薯Y病毒(PVY)占2.7%、烟草花叶病毒组一新成员病毒(暂定为C_aMV)占21.3%。还有两种未知病毒分别占13.2%及3%。研究表明,在北疆地区辣椒病毒病的主要毒源是CMV、TMV及C_aMV,但对辣椒危害性最大的是TMV及BBWV,导致辣椒萎蔫、坏死及顶枯。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转化黄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 (CMV- CP)和烟草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TMV- CP)的线辣椒纯合系作试材 ,比较了转化植株对接种 CMV非克隆株系后抗病性的变化以及转化植株对接种 PVX,PVY和 TEV等非克隆病毒后的抗病性变化 .结果表明 :转化线辣椒能抵抗 CMV非克隆株系的侵染 ,抗病表达特点为系统症状延迟出现 ,显症株率和病害严重度级别大幅度降低 ,接种叶片与新生叶片中的病毒含量明显减少 .对 PVX,PVY和 TEV等非克隆病毒也表达了相同的抗病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辣椒根腐病病原,从田间采集分离、纯化、鉴定、柯赫氏法则验证病原菌,并开展高氏15号生物菌剂对辣椒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和促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ITS、EF-1a、IGS基因序列比对及进化树分析)发现,引起该地区辣椒根腐病的病原物为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柯赫氏法则完成了辣椒根腐病的回接鉴定试验.田间防效和促生结果显示,多粘类芽孢杆菌在240 g/667 m2,高氏15号菌剂在50 g/穴和75 g/穴,甲霜·恶霉灵1 500倍液防治辣椒根腐病效果最好,均达到70%以上.经试验处理的株高、根长、整株鲜重、根鲜重和根干重和空白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鸦胆子素D对烟草抗烟草花叶病毒的诱导抗性和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植物源抗病毒化合物鸦胆子素D(Bruceine D)对烟草抗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诱导抗性及其对TMV感染后的保护作用,本研究分别设置清水处理作为阴性对照,接种TMV作为阳性对照,检测施用Bruceine D对烟草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并检测了Bruceine D对烟草感染TMV后体内叶绿素、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以及对烟草POD和PPO同工酶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Bruceine D能够系统性地诱导烟草体内POD,PPO,PAL以及SOD活性的提高;能够抑制烟草因感染TMV造成的叶绿素含量的下降以及MDA含量的升高;诱导烟草产生新的POD和PPO的同工酶;阻止TMV造成的烟草体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降低。Bruceine D能够诱导烟草产生对TMV的抗性并对感染TMV的烟草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磁水处理后蕃茄各生育期叶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并对其各生育期感染TMV病情调查定级。试图探许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与抗病力的关系,寻找磁水增产和抗病力间的可能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经磁水处理的植株,在染病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提高与过敏反应的增强是一致的;抗病力增强了的植株,酶活性较稳恒。因此,可以认为蕃茄感病后该酶活性的变化是其内部的“生化症状”。根据这一特点可将其作为筛选高抗病力品种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7.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是一类可以显著提高植物生理指标和防治植物病害的天然土壤细菌.PGPR可通过固氮、溶磷、分泌铁载体、产生植物激素、分泌抗菌物质和诱导系统抗性等,来发挥直接作用机理和间接作用机理.PGPR菌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有机肥的使用,在辣椒栽培中施用PGPR可显著提高辣椒植株体内的氮、磷、钾含量,从而提高辣椒植株的株高、根长、干重和鲜重.利用PGPR菌剂对辣椒进行灌根处理可有效防治辣椒病害和提高辣椒产量.该文论述了植物根际促生菌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辣椒田间栽培中的应用,并探讨了PGPR作为生物菌剂防治植物病害的应用潜能,可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弄清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的传毒规律.试验以烟草品种K326为材料,连续3a以不同接种方式对健康烟株进行TMV接种试验.结果表明:烟草普通花叶病不通过烟叶气孔传毒,而是通过微伤口、大伤口和叶面与叶面接触渠道传播病毒,而且病毒人口离生长中心越近,病毒传播表现的速度更快,病毒的潜伏期为15~30 d,且在接种30~45d内,烟叶的发病率有一高峰值;烟草普通花叶病毒在烟株的幼嫩叶片上更易传播,症状表现在接种以上的叶片上,带病症的老叶片随着烟株的生长,症状会慢慢消失;在20~35℃的范围内,高温高湿有利于病毒的侵染和症状的表现.杜绝烟草幼嫩叶片摩擦伤口和TMV接触,是防治烟株上TMV传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商陆抗病毒蛋白(PAP)是一种广谱的植物抗病毒蛋白.本试验以商陆叶片为外植体,在附加0.5 mg/L 2,4-D(2,4-二氯苯氧乙酸)和0.5 mg/L 6-BA (6-苄氨基嘌呤)的 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通过继代筛选培养获得3个稳定的愈伤组织株系:黄色系(Y-型)、粉色系(P-型)、红色系(R-型),不同株系具有不同的生长特性. Northern杂交结果证明不同株系中PAP基因转录水平有明显差异.离体烟草叶片摩擦接种实验表明,不同株系的蛋白提取液对TMV均具有显著抗性,其中黄色株系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商陆离体愈伤组织的研究为生产安全、高效的植物源抗病毒制剂提供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验证冠菌素(COR)、脱落酸(ABA)和矿源黄腐酸(MFA)3种调节剂对提高甜椒抗寒性的协同效应,以甜椒为材料,采用砂培法,用三元复配剂(MIXII)和各种单剂进行灌根处理(10mL/株)并于低温(10~15℃)环境下生长60d后,分析低温(5℃,48h)胁迫下,幼苗生长、细胞质膜透性、渗透物质、植株体内活性氧代谢及其抗氧化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复配剂MIXII在低温环境下促进甜椒幼苗生长,同时3种调节剂对抗寒性有一定的协同诱导效应,表现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提高,从而更加有效地清除体内的活性氧,其效果比使用单剂更为明显;并且MIXII在低温环境下通过ABA的作用提高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来减轻低温胁迫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